第143章你是暴君吗!


本站公告

    当夜有几个大臣入宫。



    第一个就是吏部尚书王永光,他必须在明天天亮之前将空额的官员的官籍处理好,并且要在来年的正月将空额的官员全部补充进来。



    这实在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过迫于皇帝的压力,吏部不得不在今晚连夜加班加点。



    仅仅是从这一点来看,张晨就绝对是一个可恶的老板。



    第二个大臣当然就是首辅周延儒。



    但没有人知道皇帝和周延儒说了什么,有太监看见周阁老从乾清宫出来后,走了很长一段路,才不停叹气。



    周延儒之后,就是孙承宗、李邦华、兵部尚书王洽、兵部左侍郎魏中云和兵部右侍郎郭巩,以及英国公张维贤和都御史曹于汴。



    这是一次重要的谈话,乾清宫外的小太监都能听到皇帝暴怒的声音。



    所有人跪在地上,把头埋在长袖之间,瑟瑟发抖,连呼吸都不敢加重。



    随后,小太监们就听到一个人求饶的声音。



    再之后,就看见兵部右侍郎郭巩被大汉将军拖出了乾清宫。



    仿佛过了很久,这场谈话才结束。



    但实际上,这场谈话的真实事件也就才一刻钟。



    兵部尚书王洽和兵部左侍郎魏中云被骂得狗血淋头。



    骂完这两位兵部大佬之后,随即又将曹于汴臭骂了一顿。



    所有人都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



    当他们踏出乾清宫的那一瞬间,大明朝堂的权力重心已经在慢慢发生偏移。



    兵部贪污军粮和军饷的丑闻被揭发,一位兵部侍郎下狱,三法司会审。



    这必将是震惊朝野的一件事,也必将对兵部的威信产生根本上的动摇。



    趁着这个机会,皇帝出了两招。



    一、原所有京营,全部并入新军,即京卫军,京卫军军政归属枢密院。



    二、军督府有监察军政院,且有监察兵部之责任和权力。



    第一点实际上是进一步削减了勋贵的影响,扩大的枢密院的影响力。



    第二点则是将兵部纳入了新军政的监察范围。



    以前兵部是受都察院监察,受六科中的兵科监督,但实际上六科已经崩坏了,而都察院的监察权力过多。



    权力过多,就会导致责任太重,出问题的时候,风险太大。



    例如,现在普通官员都是都察院在监督,军政方面的官员也是都察院在监督。



    一旦军政出了问题皇帝找曹于汴说他监察不力。



    换人?



    如果换人就会影响到行政官员的监察,因为曹于汴还肩负着行政官员的监察。



    这就是权力混合带来的风险。



    如果将军政监察权剥离出来一旦军政出现贪污,皇帝找军政贪污的人并且惩罚军政监察体系里的官员就可以,这样就不会影响行政监察体系里的官员。



    这就是为什么2世纪的官员权力会划分得非常细因为这样责任也会更加清晰罢免官员的时候,带来的损失也是最低的。



    这一操作,就相当于,让新派来监督兵部在兵部头上悬了一把剑。



    这也彻底计划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也许,矛盾才刚刚开始。



    而这一切,都是皇帝乐于看到的。



    雪还在静静地下着,今夜,许多官员都睡不着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风雪未住倒是有一些白胡子老头,和一些个年轻官员一大早就到了皇宫门口,要求面圣。



    他们是什么人?



    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官员。



    翰林院编修倪元璐庶吉士刘之纶、金声检讨官项煜编修黄道周,侍讲王铎等等官员。



    国子监祭酒孔贞运,司业倪嘉善,另外还有五经博士5人,学正、学录0人。



    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



    当然是来给皇帝讲道的。



    讲什么道?



    圣道!



    皇帝你昨晚是疯了吗?



    没吃药吗?



    你是暴君吗!



    你是不是忘记咱们大明朝是圣道治国?



    圣道明君怎么能这么杀人呢?



    你不怕天降灾祸,亡我大明?



    你现在是与士大夫一起共治天下啊,你把大家都弄死了,谁来为你忠心治国?



    你看看人家大宋,多好!



    国子监当然就是大明最高学府,官方太学所在,里面许多贡生读书,属于最高教育部门。



    国子监是有一定的监国的属性的。



    因为它代表的是儒学,是圣道之学,可以以圣道之名义,来弹劾官员,甚至国政。



    尽管自宋代以后,这种属性不是很明显了,不过毕竟他们掌握了教育的话语权。



    当然,他们一大早进宫的时候,就被拦下来了。



    皇帝发话了,朕身体有恙,谁都不见。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官员吃了瘪,当然不会就这么回去,而是跪在那里,然后对王承恩说:“王中官,若是陛下不见吾等,吾等亦觉得此身无以报效国恩,请陛下恩准吾等辞官隐退。”



    王承恩连忙去禀报了他们的原话。



    那皇帝听完之后说了什么呢?



    皇帝是这样说的:“辞官可以,最近有人弹劾说国子监和翰林院有人受贿,让都察院立案做调查,一个个查,查完没问题的就都可以回老家了。”



    王承恩赶紧将皇帝的话一字不落的告诉了那些人。



    “王中官,吾等突感身体不适,劳烦禀报,先回去歇息。”



    王承恩看着这些个老学究和小学究连忙转身离开,甚至还小跑着离开,还有一个人滑到摔了一跤,但爬起来就跑。



    “陛下的话还真是管用啊。”



    下午的时候,曹化淳给崇祯做了一个汇报。



    追回赃款600万两,其余还在追缴中。



    听到这个数字,崇祯心头微微一缓。



    需要一笔启动资金来为之后的各项新政发力了,看来对宗室动刀子还是不错的。



    不过,杀人抄家来钱快,却并非长远之计。



    还是要发展朝廷自有产业。



    等曹化淳汇报完后,崇祯就见了徐光启、汤若望和毕自严。



    徐光启将目前大明制造局所有的事情汇报了一遍,并且将汇报呈递给了皇帝。



    目前香皂、洗发水、卫生纸、香水这些生活用品的产业线已经打通。



    这一年,从宫中抽离出了近3万人,进入到大明制造局里。



    有的种植原材料,有的砍树,有的运输,有的做加工。



    你不得不承认,徐光启还真是个实干派,这些在一年的时间,都办理得井井有条了。



    而这一切,都将在崇祯四年,来一次爆发!



    就在年关将至的时候,崇祯收到了一份来自长城外的军报,是李平派人送过来的。



    喀喇沁内部得矛盾加剧,束不的准备削万丹伟征的权。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