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山西的新政策


本站公告

    大明朝的官员虽然不爱干正经事,但是一个个脑子都不傻啊。



    都在疑惑,这叛军打到保定府,之前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实在是太奇怪了。



    大家又将易县县城的奏疏拿出来反复看了好几遍,逐字逐句分析。



    最后韩爌说道:“可能是普通的匪徒趁机进入易县城,但是杀了知县,这的确是大事了,得立刻调动一批军队去剿匪。”



    可是问题又来了。



    谁来调兵?



    明朝在兵权上继承了宋朝的玩法。



    即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



    不过大明朝因为废除了宰相,即便是兵部,也没有最终的调兵权,要调兵,只有皇帝签字盖章,并授予兵符才有效。



    不然谁都不能私自调兵,谁敢私自调兵,那就是谋反,要抄家灭族。



    可是,皇帝还在外打猎。



    最后大家商量完之后,决定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



    再紧急的事情,明天皇帝回来再商量。



    这事就算去找司礼监,也没用,因为牵扯到军队了,不是普通的行政申报。



    大家都回去睡了,睡得很香。



    可是有一个人睡得不香,不但不想,还特别郁闷。



    保定府知府李诚如,现在相当郁闷。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李诚如呢?



    大晚上的,洗了正准备搂着妹子睡觉,结果就有人在外面喊,而且喊得特别急。



    李诚如穿好衣服就准备出去骂人,结果被告知是锦衣卫来了。



    锦衣卫来了?



    天使来了!



    他赶紧穿好衣服,跑出去迎接,一看这来人穿的也不是飞鱼服啊,但拿的的确是绣春刀,一看还真是练家子。



    他也不敢怠慢,万一真的是锦衣卫呢?



    信总比不信好。



    “两位天使大半夜莅临寒舍有何贵干?”



    “这是陛下交给你的,让你先打开看。”



    李诚如顿时大喜,哎哟哟,太好了,陛下总算想到咱了,还特意派人给咱送了礼物。



    结果李诚如一打开,差点吓得尿裤子了。



    里面的人头面朝上,那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还保留着死之前那一瞬间的恐慌和绝望。



    从李诚如这个角度看上去,那正好是盯着他的。



    李诚如吓得本能将匣子扔了出去,大叫一声。



    那王福林的脑袋就在地上打滚,滚了好几转,被锦衣卫给捡了起来,然后道:“陛下说让你好好看看。”



    李诚如只觉得头皮发麻,他当然扔出来那是谁的人头了。



    “陛下……陛下这是要……”



    “王福林私自将朝廷的公田卖给李员外,违反了新政的规定,陛下说,给你三个月时间整顿,不然让你提头去京师。”



    李诚如顿时大惊,这……



    说完,那几个锦衣卫也不再停留,转身便离去,留下一脸懵逼、心惊胆颤的李诚如。



    李诚如坐了好半天才平静下来,立刻给北京写信。



    此时,崇祯在野外扎起营帐,已经入睡。



    锦衣卫轮流守值。



    一夜睡得特别香,第二日天微微亮,就又出发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北京城的大臣们跑到乾清宫,依然不见人。



    后来吏部侍郎陈于延接到了一封信,是保定府写来的。



    他连忙跑到内阁。



    这下大家都懵逼了。



    皇帝把王福林杀了,然后把人头送到保定府了?



    卧槽!



    皇帝不是去打猎了么?



    怎么跑到保定府的易县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现在也该回来了吧。



    结果大家晚上去乾清宫求见的时候,被告知皇帝依然不在。



    这下大家都开始担心起来了。



    皇帝跑哪里去了?



    内阁和六部某些官员在这一天,差点没有集体疯掉。



    可为了维稳,皇帝不在的消息并没有传出去。



    韩爌就建议对外宣布皇帝已经回到紫禁城,只是身体累乏而已。



    周延儒立刻找来张维贤,现在已经不是调不调兵的问题了,现在是皇帝不见了,得赶紧派人去找。



    按照李诚如写过来的信,皇帝是在易县,于是一批人马连忙跑去易县。



    可啥都没有找到,最后被告知有一队人马向西边跑去。



    在离开京师的第五天,崇祯抵达了太原府地界了。



    这一路走来,心情甚是沉重。



    民间实在太过凄惨。



    难怪有人说明末是人吃人的时代。



    官僚、乡绅和贵族将生产资料全部兼并在手中,无数人成为农奴,苟延残喘。



    崇祯就在太原府外看见有人艰难地走着走着就倒在路上死了。



    还看到不少腐烂的尸体。



    能处理的唯一方式就是围上鼻子和嘴巴,过去将尸体都烧掉,以免出现瘟疫。



    这一路上,烧了不下三十具尸体了。



    宁做盛世狗,不做乱世人。



    这句话说得再正确不过了。



    当然,他不仅仅是看到了饿死的人。



    他还在家里的大地主家附近看到了为了祭神,摆出的牲畜、水果,还看到有些地方围着大片大片的良田。



    他没有多管,因为他真的要一件件去管,这个皇帝也别做了。



    站在他的角度,还是要抓大放小。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去太原城和卢象升会合。



    两天后,崇祯便抵达了太原城外。



    当然,山西巡抚耿如杞,带着整个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和太原府的所有官员出来迎圣。



    当然,还有卢象升、曹化淳。



    崇祯本身的目的是去陕西。



    来太原纯粹就是来和卢象升会合的,顺便数一下晋王的家产,心中好有数。



    在一顿隆重的迎接后,皇帝入了太原城。



    与此同时,一匹快马八百里加急就将消息送到了北京。



    崇祯直接就住到了晋王府的王府中,将这里当做自己的行宫。



    没有任何废话,崇祯面前摆放着一派的文档。



    一是晋王府抄家的明细。



    二是山西省今年夏税收税的明细。



    崇祯道:“耿如杞。”



    “微臣在。”



    “这晋王的十万亩田,要好好处理,朕倒是有个建议,你看成不成?”



    说是建议,其实就是命令了。



    “还请陛下明示。”



    “顺天府现在是分期售卖给老百姓,朕倒是觉得这个政策麻烦了一些,你山西可以尝试新的方法。”



    耿如杞竖着耳朵在听,山西布政使赵建极也竖起了耳朵。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