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要不,还是亮下相?


本站公告

    老范家想对老赵家悔婚?

    吕武琢磨着不可能啊!

    哪怕指腹为婚的事情没流传出来,以范氏的地位以及社会声望,悔婚这种事情一样干不出来。

    “范伯不致于此。”吕武一本正经地说道。

    其实,智朔也知道。

    他们这种家族,再不要脸也不会干出那种事情。

    嫁女是一定会嫁的。

    付出多少陪嫁,又或是成为姻亲之后该怎么相处,另外再盘算就可以了。

    韩氏与阴氏,不就是这样?

    “苦了我家娇娇。”智朔很感慨。

    他这是在上眼药吗?

    现在这个年头,女性的地位不高,却也低不到哪去。

    其实要看女性是出生在什么家庭,又能获得多少来自亲人或夫家的宠爱。

    最现成的例子就是赵庄姬。

    她嫁给了正鼎盛和风光的赵朔。

    而赵朔正是赵氏的宗主。

    因为赵朔和晋景公的宠爱,谁敢小觑于她?

    另外那些姬姓众女(宗室女),一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只是能出的力气有多有少罢了。

    而各个大家族的女子,她们虽然会成为“利益伴生品”,该获得的教育一点没缺,甚至比一些嫡系男丁接受的教育要多,别提远超一些旁支子弟。

    赵庄姬最风光的时刻,是丈夫赵朔死了之后。

    有来自晋景公的支持,使她以女子之身把持了赵氏主宗的大小事务。

    后面赵氏主宗被灭,其实就是赵括与赵同联合反击赵庄姬对赵氏的把持,引发了一连贯的后续。

    赵庄姬是晋景公的棋子。

    她这颗棋子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不但交好了郤氏,还跟很多姬姓众女形成同盟。

    这些事情,有些是已经浮出水面,更多则是吕武有心窥视给挖出来的。

    所以,吕武才会认为一旦赵庄姬真的为自己的儿子(赵武)着想,愿意将手中的力量交给赵武,赵氏立刻就能实力猛增。

    智朔看到赵武依然苦笑,憋不住自己的聪明劲,问道“不知贵母勿恙?”

    这一刻,吕武挑了挑眉头。

    上一次有人讲了类似的话,得到的答案是士燮想死了。

    赵庄姬手中握着不俗的实力,果然也不止是吕武查到,只是知情者不愿也不想公开。

    现在,智朔问赵庄姬的情况,明显是在提醒赵武啊。

    那么,韩厥知道赵庄姬的事吗?

    连智朔都知道,没道理韩厥不知道。

    为什么韩厥从来不对赵武提起?

    里面怕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赵武明显被问得有些愣住,反应过来很是尴尬地说道“自是安泰。”

    智朔又说“如此 不可告知贵母范氏之事?”

    这些话也不算过份。

    荀氏跟赵氏一样有指腹为婚的约定。

    履行这个约定落到了智氏这边。

    作为智氏的下一任家主继承人 智朔来提这个建议,其实是一种好意。

    韩起说道“朔之言甚是有理。”

    而赵武却是依然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吕武说道“范伯有恙 举世皆知矣。”

    老弟 你要是动作不快点,等士燮真的死了 婚事就要拖到至少一年之后,说不定拖了三年都有可能。

    赵武叹息了一声 说道“婚姻之事 武不好多言。”

    这是屁话!

    现在是春秋没错,赵武却已经成为一族的族长。

    他的直系亲属也老妈一个长辈还健在。

    至于邯郸赵?

    不但赵氏主宗不觉得邯郸赵是一家人,其余家族也是相同的看法。

    “有一事……”智朔看向吕武,问道“邯郸赵曾言送女予你 为何迟迟未有动静?”

    就你记性好 是吧!

    现在提这个,合适吗?

    没看到赵武和韩起听了,立刻就是一副吃了翔的表情???

    智朔明显就是嘴巴比脑子动的快的那一类人,知道自己在错误的时间问了正确的问题,尴尬地笑了几声 举起酒盏自罚了一盏。

    然而,吕武怀疑这个家伙是故意的!

    “确有此事。”吕武不可能反驳 因为那是真事。

    赵武听到吕武那么说,神情很是郁闷。

    “邯郸赵于我有恩。”吕武不是在寻什么由头 很严肃地说“如非邯郸赵与栎阳魏,武哪有此般光景?”

    这个栎阳魏当然是指魏琦这一家。

    话说得韩起有些郁闷 更多的是尴尬。

    谁让韩氏真没在吕武的崛起过程中 有过什么实质的帮助呢。

    现在邯郸赵已经被晋国众贵族很有默契的遗忘掉。

    主要是 赵旃干的事情很操蛋,各家那是绝不希望自家也出这么个旁支的。

    要是人人都学邯郸赵?

    各家绝对无法安稳。

    所以,就让这么一家子被遗忘到天荒地老吧!

    有些聪明人,偏偏就喜欢干自以为聪明的事情。

    “智朔这是在离间我和赵武的关系?”吕武不得不这么想。

    关键是,老赵家现在也就那样,智朔为什么要这么干,并且做得过于明显?

    韩起也在思索这个问题。

    他已经从父亲韩厥那里得到答案,老韩家不会跟老赵家形成姻亲关系。

    是那种不嫁女成为妻子,陪嫁藤女也不做,很坚决的态度。

    这样让韩起和韩无忌很不解。

    关系亲近,亲上加亲不是挺好的嘛!

    老赵家舍得嫡女……,哪怕不是嫡长女,嫡女的身份也不算差,肯给吕武当藤女,明明就是要栽培赵武,咋就舍不得一个嫡女了?

    两兄弟没敢多问,只能将困惑藏在心里。

    一场宴会在多少有些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韩起后面拉着赵武一块去了自己的山庄。

    智朔刻意等了等,跟吕武解释宴会上提到邯郸赵没有恶意。

    甭管是什么,吕武只能是一笑了之,不然还跟智朔这么个老智家的未来接班人闹翻?

    往后的几天。

    程蒲和蒲元多次求见。

    他们每一次得到的答复都是吕武很忙,请静待接见。

    吕武在等外界传回讯息。

    栾氏和郤氏闹到什么份上,到底有没有打起来。

    要真的不顾冬季就开打,肯定是打起来就不死不休的那种。

    吕武最为关注的还是国君那边。

    某种程度上来讲,栾氏和郤氏会不会真的打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暴躁老哥到底莽到什么程度。

    再来就是国君的推波助澜到底成没成功。

    国君现在巴不得栾氏和郤氏打起来,就是不知道国君有没有详细的计划,能够从中获得好处。

    一心想要待在封地坐看风云跌宕的吕武,得知胥童代表国君而来,很清楚胥童是来干嘛的。

    他更知道胥童跟郤氏有不共戴天之仇,国君一再针对郤氏,少不了胥童的火中添柴。

    “阴子。”胥童见到吕武,恭敬行礼问候。

    要是能避,吕武肯定不想见的。

    关键在于,有时候避开不是最佳选择。

    现在超大概率是打不起来的。

    吕武琢磨着,里面有没有什么可以给自己的机会?

    “谒者。”吕武回礼。

    胥童的身份是国君的谒者,也就是近侍,一般负责传唤谁,有人要见国君也需要经过谒者的通禀。

    这种近侍并不是需要割掉蛋蛋或是小丁丁的那种。

    失去那玩意的人,目前叫寺人。

    胥童的好兄弟长鱼娇则是国君的中车令。

    所谓的中车令就是个掌管车马的官,同样不是寺人,就是个正儿八经的官。

    “阴子,国君有招。”胥童保持跟吕武交流的风格,也就是直来直往。

    吕武直接伸出手。

    他本以为胥童就是传达口谕之类的,没想到还真掏出一块白娟。

    上面写的字不多,大意上就是希望吕武能够到“新田”进行保护,并且加盖了印章。

    这是一个除了缺少元帅的印玺之外,符合正规流程的命令。

    直白说,吕武要是尊重国君的权威,理所应当接令并听命行事,要是不乐意就问为什么没有加盖元帅的印玺。

    “阴子,荀阍人亦来矣。”胥童提醒了一句。

    吕武一下子有些没反应过来,稍微一愣神才想起程滑就是荀氏,真实的称呼应该叫荀滑,只是因为封地为“程”才号程滑。

    关于称呼,现在反正是挺乱的。

    不去特别了解的话,很难分得清到底谁是谁。

    另外程滑的那个荀氏,并不是中行氏、智氏的那个荀氏,是另外一家。

    吕武知道程滑来了,以为是护送胥童。

    他本打算见了胥童,再去见一见程滑。

    招待什么的?

    要看程滑的公务允不允许接受招待。

    “请来。”吕武对旁边的茅坪吩咐了一句。

    程滑就在外面,一身有着水迹的戎装进来。

    外面没下雨,水迹该是雪融化之后产生。

    吕武快步过去,伸手分别抱住程滑的双臂,很热情地说“多日未见,勿恙?”

    说完,他自己脑子懵了一下。

    现在是不是都流行问一问身体状况?

    程滑比较僵硬地笑了笑,恢复木木得表情,只是点了点头。

    他一贯就是这样,对谁都没区别。

    “阴子,请做安排,不日随我等往‘新田’护卫君上。”胥童催促了一句。

    程滑用着一张木木的脸,说道“国中或恐生乱,君上安危不得有失,阴子为天下第一,君上需你维护。”

    吕武倒也痛快,点头答应下来的同时,问道“武需点兵否?”

    胥童立刻说道“阴子,多多益善。”

    吕武就不得不问了,道“不知中军尉(祁奚)可在护卫君上?”

    胥童答曰“自然。”

    情势真的到了这等剑拔弩张的地步啦?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