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坏了老夫好事!


本站公告

    栾书这是什么意思?

    嘲讽?

    昂或是提振己方士气?

    吕武跟养由基当然不是一个级别。

    养由基早就名传“世界”,还是用无数猛将的鲜血来浇灌威名,搞得现在都不屑于对没名气的人射箭了。

    挑战养由基的人很多。

    一个个以为自己能拿养由基当垫脚石,取得“天下第一”的桂冠。

    然后,他们用自己的血染红了养由基射出的箭矢,成为养由基箭下的又一条亡魂。

    吕武不能怂,径直答道“确有此事。”

    没走的贵族下意识地“噢!”了一声。

    栾书先是眉头一皱,随后鼓励似得说道“志气可嘉。”

    原来不是嘲讽。

    也不是鼓舞士气。

    是一种长辈对后辈的殷切期待。

    吕武见没自己什么事,自然是下去准备干仗。

    魏琦被刻意地留住。

    想来,栾书是有特别的事情需要向魏琦进行交代。

    高层商议出结果。

    大军开始了听命从事。

    战车和步兵开始一队又一队地向前开进。

    准备拆除营帐和夷平灶炉。

    这个当然需要一个步骤,不是一股脑全部这么干。

    要不然,楚军抓住机会给来一下狠的,己方没有严阵以待的部队,岂不是要被一波流?

    站在巢车之上观看的楚共王熊审,指向了晋军营寨里面,有些不解地问道“骋而左右,何也?”

    晋军的营寨,前方的营帐已经全被拆除,部队向前开进时,有不少没跟随步兵的车辆在驰骋。

    伯州犁为了随时听候问话,跟楚共王熊审一起上了巢车,答道“此为召唤军吏。”

    临战才紧急下令?

    楚共王熊审脸上露出笑容,说道“寡人举兵迫营,如何?”

    伯州犁想说很不要脸,只是已经在楚国混了,违心说道“已致晋军失却方寸。”

    从没觉得自己不要脸的楚共王熊审看到伯州犁脸上笑容很勉强,不知道伯州犁在内心非议,以为是为晋国未来担忧,笑呵呵地说“大宰或可有重回晋国之日,介时寡人为大宰风光送行。”

    这是觉得能打赢晋国,已经在布局准备干涉晋国的内政啦?

    伯州犁知道楚国的老传统。

    一旦楚国将哪个诸侯国给打残了,必然会遣送早先投靠的贵族归国,再利用他们把持那个国家的朝政,某天来个水交融的成为一家人啦。

    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兼并了数十个国家,才有了楚国现在的体量。

    即便是养由基所在的养国,也是被这么搞没了的。

    近期楚国已经在操作许国,不出意外许国没几年好蹦跶了。

    看了一小会的楚共王熊审突然看到晋军营内张起了一个很大的帐幕,纳闷地说“晋人虔卜之风,盛也!”

    在这件事情上,伯州犁可不会开任何玩笑,极度严肃地说“虔卜于先君也!”

    楚人在宗教文化上自然也是虔诚的。

    只是,楚国在作战时,也就是让巫师意思意思,并且每次绝对是大吉的卦象。

    很多时候,楚王都没来得及让巫师表演一番,等事后才补了个流程。

    巫文化在南方十分盛行,掌握的话语权超过北方。

    历任楚君(王)这么干只有一个目的,削弱巫师的话语权,斩断向军队伸手的爪子。

    晋国那边的话,巫师自然也有话语权,只不过已经被削弱到通报时节,主持一些祭奠。

    偏偏晋国每次出兵之前都要先卜卦,战前也肯定要进行庄严的祈祷。

    楚共王熊审听到晋军营寨里面吵杂声一片,还有烟尘漫天,声音略大地喊道“甚嚣,且尘上矣!”

    不愧是晋人的伯州犁立刻猜到晋军的选择,深沉地说“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

    晋军很少会有全军喧哗的时候。

    一定是得到了过于突然的命令,导致士兵有些没反应过来。

    一开始是带着疑问,下意识地惊呼出声。

    接下来的吵杂声则是因为干活才发出。

    一个又一个营帐被拆除,事发突然也顾不得将活干得精细,能怎么快就那么干。

    吕武就在营寨前端,看着自家的营帐被蛮横地拔除。

    尽管知道这样的损失无法避免,他还是控制不住眼角一抽一抽。

    玛德!

    现在的布可不便宜,帐篷损坏一两顶没关系,数百座帐篷被弄坏,要花不少钱来补的!

    最要命的是,栾书下达了那样的命令,却是没提补偿的事!

    心疼的不止吕武一个。

    只是没有贵族敢于多哔哔。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

    是心疼那些帐篷的时机么!

    这一仗胜了还好说,或许能够得到一些补偿。

    一旦战败,损失就不止是那么点了。

    营寨前端的帐篷被拆除之后,大批的辅兵涌上来,甭管手里有没有工具,杂物被搬走,地面被平整。

    栾书在祈祷楚军不要这个时候压上来,要不然绝对有晋军难受。

    事实上,楚军这边也乱得可以。

    他们摆出了一个三“矩”的阵型。

    司马子反将中军,令尹子重将左军,右尹子革将右军。

    看上去,楚军只有中“矩”还算守纪律,布好阵势虽然也有吵杂声,却原没有左“矩”和右“矩”快吵死人的喧闹。

    楚军中“矩”的士兵也不见随意走动,他们摆出了两“彻”的阵型,只有一些军官在来回约束士兵,除此没人乱跑乱动。

    关键在于左“矩”和右“矩”就显得有些不堪了。

    左右两“矩”的人,不管是楚兵还是蛮兵,好像是得了多动症那样,不动就浑身不舒服。

    楚兵其实还略略好一些,他们会挪动,却不至于乱寄吧跑。

    蛮人就不一样了!

    可能是觉得某个位置不吉利,蛮人就会动起来,有些甚至一动就从前方给跑到后面去了。

    栾书看着楚军左右两“矩”像是蠕动的啥玩意,没个阵型不提,还在飘忽不定地挪着,一颗提起的心重新安稳了下来。

    “阴武识兵啊!”他对士燮说“楚军浪漫,少有精锐,皆聚于中军。”

    按照晋国高层的理解,楚共王熊审摆出了一个进攻姿态的大阵,三“军”其实可以视作一个整体,中军自然是阵眼,左右则是随时会压上来的“钳”,只是看着太过于虚浮了一些。

    士燮还记得吕武拉着自己那个傻儿子一把,愿意抬一下花轿子,说道“此番若胜,阴武功劳大也!”

    栾书脸上笑眯眯,心里多少有些妈卖批。

    他有意要稳一稳,甚至都打算退兵,只是有太多的顾虑,只是想拖到合适退兵的时机。

    楚共王熊审摆明了就是想尽早决战。

    栾书清楚自己的想法难以得到落实,只是发现众“卿”意志不统一,觉得没有战而胜之的把握,只能选择稳一波。

    他正感到着急,想着赶紧刺激郤氏的一叔二侄一下,使得暴脾气的郤至或极力主战的郤至爆发一波,没想到站出来的会是吕武。

    有人站出来,话还讲得非常漂亮。

    按照道理栾书该高兴才对。

    关键是话真的讲得漂亮又有道理,直接让众人被打了鸡血那样。

    表露出退缩迹象的栾书,一下子就显得很尴尬了。

    他能看得出士燮因为自家傻儿子的关系,会在近一段时间内“捧”吕武,只是难以判断会出多大的力气去“捧”。

    另外,他知道韩厥是个什么人。

    仅是以国事为重,韩厥都会力挺吕武这个重新让众“卿”意志变得统一的人。

    郤氏的一叔二侄更不用说。

    郤至的立场非常坚定,就是打得过就痛揍楚人,打不过就跟楚人拼了。

    这样一来,郤氏在这一场战争中,必然也会看顾“力挽狂澜”的吕武。

    中行偃和智罃不必多说。

    栾书已经试探了中行偃,发现这位小跟班对吕武非常欣赏。

    智罃则是早早表态看好吕武。

    经过这一次,智罃指挥更看好吕武,甚至可能心生感激。

    这就很特么难受了啊!

    栾书很清楚一点。

    若是这一战,晋国败了的话,吕武超大概率是一点屁事都不会有。

    毕竟,胜负是全军的事情,吕武在合适的时间站出来,担当了那位该出现的人选。

    要是这一战晋国获胜?

    栾书可以断定吕武必然要一飞冲天了!

    “或许无意,却是坏了老夫的好事!”他感到恼火的是这个。

    为什么要刺激郤氏?

    不就是希望郤锜或郤至站出来挑大梁,无论胜败都能使栾氏获利嘛!

    要是获胜,郤氏在其中充当了关键作用,以郤氏的尿性绝对要更嚣张和跋扈数十倍。

    知道什么叫烈火烹油吗?

    去了解一下!

    栾纠过来,告知国君要求过去集合,准备进行战前祈祷。

    下了巢车,栾书与士燮过来,国君和其余的“卿”都已经齐了。

    楚军这边。

    左右两边的阵型还在动,并且好像完全停不下来。

    楚共王熊审听着“嗡嗡嗡”的吵杂声,脸上表情很是不悦,说道“蛮兵恐会误了寡人!”

    伯州犁心想“您才知道呐?”

    其实,郑军、陈军和蔡军也都列阵,只是他们被摆在最后面。

    并不是楚共王熊审爱惜这三个国家,纯粹是觉得不信任,尤其对郑国更是那样。

    “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楚共王熊审这是第一次率军跟晋国交战,对什么都感到好奇。

    他是周定王三年即位(公元前年),经过“邲之战”大胜后,楚国跟晋国有过多次交锋,只是规模方面都不大,也就没有亲征的机会。

    晋军营寨之中。

    大量的贵族和战车兵上车,却是又拿着武器下来。

    伯州犁没有解释,他知道这是晋军要进行战前祈祷,将由栾书发布誓师令,晋军众将士聆听誓言。

    楚共王熊审听不见对面的栾书都喊了些什么,多少有些紧张,问道“将战乎?”

    伯州犁没看到晋军的贵族重新上车,如实答道“尤未可知。”

    结果,没多久之后,晋军的贵族重新上车。

    贵族乘坐的战车向前,没有走多远的距离重新停下。

    在楚军的注视下,晋军的贵族重新下车,全军来了个单膝跪地。

    楚共王熊审知道那是在干什么,明白战争就要开启,情不自禁大声喊道“晋人祈祷矣!”

    这时,潘党快步而来,昂头喊道“我欲邀战阴武,请王上允之。”

    楚共王熊审微微探出身躯,看着杀气腾腾的潘党,满脸笑容地回应“可!”

    在战前,潘党被认命为楚共王熊审的车右(戎右)。

    另一个叫彭名的战将则是楚共王熊审的御戎。

    现在潘党要锐意进取,楚共王熊审不介意继续待在军中的巢车上面,等着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晋军这一边,万众共同低吟祷词,听着很是气势磅礴。

    晋军的战前祈祷完全压过了楚军的吵杂声,后知后觉的一众蛮兵开始面面相觑。

    列阵的楚军后面的郑军、陈军和蔡军。

    完全打酱油的陈军和蔡军比较无所谓,他们的打算是楚王下达什么命令就干什么,赢了跟着往前跑,输了转身就溜。

    郑军听到晋军的战前祈祷则是一个个露出了恐惧的表情。

    他们的老家之前被抄了,应该对晋军无比忿恨,怎么会是一脸的恐惧?

    这个完全是郑国跟陈国、蔡国不一样。

    郑国很多次会参与中原的战争,才不像陈国和蔡国那么无知。

    “王上且看!”伯州犁指着某个位置,说道“晋君便在此处!”

    楚共王熊审顺着伯州犁所指的方向看过去,讶异道“此军为何如此不同?”

    啥情况???

    这支军队怎么跟杀气腾腾的其余晋军那么不一样。

    伯州犁如实说道“当为公族之兵。”

    楚共王熊审下意识看向自家公族的部队,发现是楚军中状态最好的,不免感到自得。

    他后一秒反应过来。

    特么不对呀?

    自家公族的部队看着精锐,只是其余不对很拉稀!

    楚共王熊审目光移到孤独向前的那一辆战车,说道“阴武可会应战?”

    一提起这个,伯州犁就觉得有些荒谬。

    吕武在晋国是中大夫,军职为“帅”。

    楚国没大夫这个爵位,潘党的地位却是一点都不低,平时是楚共王熊审的贴身保镖,战时是一名车右(戎右)。

    明显是身份不对等。

    伯州犁没搞懂潘党为什么会主动邀战。

    他也搞不懂楚共王熊审怎么会同意。

    这不是平白自降身份嘛!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