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村子


本站公告

    钟才接着道:“山洞中的另两个路口,我二人探过便知通向何处。



    只那最后一个路口,竟然设置了一扇坚固的铁门。我们二人无法探知其后通向哪里,又不能断定主子与夫人,是不是在里面,还好后来罗大哥想出了一个法子。”



    罗三闻言,笑道:



    “我这也只是个笨法子。既然那路口处被铁门阻挡,无法通过,我便与钟才二人,用了几功夫,将铁门的前方与背后挖通了,直接绕过铁门,进入了路口内。”



    唐香好奇问道:“那铁门后面的密道,到底是通向何处的?”



    罗三与钟才对视了一眼,罗三回道:“此事关系重大,实在不便透露,还请唐姑娘恕罪。”



    这个密道背后的秘密,可能关系到大武朝的兴衰,他要等找到杜婵音,先将此事禀报于杜婵音知晓,至于是否将此事公布于众,自是由杜婵音来定夺。



    唐香本也只是随口一问,也没指望罗三会出一个子丑寅卯来,闻言并不在意地点零头。



    看到芊书满脸的担忧,钟才伸手拽了拽褶皱的衣摆,两步跨到了芊书跟前,“芊书,别担心,有我家主子相护,夫人不会有事的。”



    芊书点点头,目光望向远空,口中道:“不知夫人如今在哪里?有没有渴着、饿着,过得好不好?”



    而在一个村落中的杜婵音,突然之间,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她抬手抚了抚发痒的鼻子,“谁在念叨我”



    那,杜婵音与叶北承二人,顺着溪来到了这个村落。



    这个村子依山傍水,环境清幽。



    这里的村民很是淳朴良善,那见到他们二人,当即便同意了他们留下来,并将村口这两间闲置的房屋,借给他们二人暂住。



    只是这房屋很是简陋,屋顶更是破败不堪,杜婵音甚至能从屋顶的裂缝处,仰头看到外面的太阳。



    不过这对于杜婵音来,已经很满足了,这里比暗潮湿的崖底,不知好了多少倍。



    起码她夜里入睡时,不用担心,会被突然窜出来的野兽叼走。



    杜婵音走出屋门,拿起院中的背篓准备背到背上。



    自从她与叶北承到了村子那晚,叶北承便晕倒了。



    那时他全发烫,神智也是迷糊的,脸颊更是被烧得通红一片,醒来不足一刻钟,马上就又会继续晕睡。



    杜婵音知他是伤口感染引起高烧了。



    她心中暗道,怪不得他们一路前行的时候,叶北承一声未吭,只闷头向前走。



    想来,那时他就觉察出了体的异样,只是不想拖累她,所以一直强行忍着,直到后来进到了村子,听到村长亲口答应他们可以留下来,他才头一栽晕了过去。



    当时,可把村长几人吓坏了,众人手忙脚乱的,将叶北承抬进了屋,检查起了他上的伤口。



    叶北承不仅头部赡重,后背更是被锋利的灌木林,划出了数条很深的口子。



    那些伤口处泛着猩红,肿的吓人,有的地方一摁,还有脓水流出来。



    这村里没有郎中,村民受了伤,都是去山中自己采一些草药敷药。



    几个村民见到叶北承的惨状,纷纷跑回了自己家中,取来了,平里存下的草药给叶北承用。



    只是,他们二人总不能白用那些村民的。



    况且村民们拿来的,那些草药她都识得,甚至村民们不识得的,她也都识得。



    于是杜婵音这两,便自己寻了箩筐,去山中采草药,采的多了,还会分给其它村民一些。



    杜婵音对这些淳朴善良的村民充满了感激,本来她是想给这些村民一些银钱的。



    只是她与叶北承二人,掉下悬崖时,上物饰都已掉落,就连上穿的衣裳都已划破,他们二人如今上穿的,都是别的村民送与他们的。



    他们唯一留下的,值点银钱的东西,就是叶北承这把长剑了。



    只是这剑,杜婵音还要用来防,是不能赠与村民们的。



    杜婵音看过叶北承后,又在背篓里装上了一把锄头,随后她关好院门,便提剑上了山。



    山上草木很是茂盛,看过去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在山上挖零野菜,又采了些野果子,杜婵音犹豫了一下,又向着树林深处走去。



    这些野菜、野果只能垫垫肚子,可是只吃这些,她怕她和叶北承的胃会承受不了。



    她从穿越到婴儿“杜婵音”上时,就是官家子女,吃穿自是不愁的。



    不每里都是山珍海味,却也顿顿是美味佳肴。



    叶北承更不用了,他不仅是军统领,还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吃用自是肯定比她还要好。



    所以,为了她与叶北承的胃着想,她要设法弄回去点好吃的。



    杜婵音正暗暗盘算,忽然有一只兔子从草丛里窜出来。



    这是一只灰白杂色的兔子,又大又肥。



    杜婵音连忙将手上长剑,投掷了出去,只是她投得很没有准头,山兔子很快从她眼前跑了过去。



    杜婵音甚至看到,那只兔子还回头看了她一眼。



    虽然没有捉到兔子,但是此时,杜婵音进山的大涨。



    她一路走,一路弯,从地上捡了几个尖利的石子备用。



    这时,一只昂首的山鸡,从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后走了出来。



    杜婵音顿时高兴起来。



    看到这只肥山鸡,杜婵音不由想起了,在崖底时,叶北承烤的,那只金黄流油的山鸡。



    她似乎又闻到了那只山鸡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杜婵音隐在暗处,看到山鸡又走近了一些,她立刻将手上的石子,接二连三地向着山鸡投掷了出去。



    只是,山鸡似乎察觉到了动静,扑扇着翅膀就要逃走。



    杜婵音好几颗石子接连飞出,可只有一颗,勉强砸到了山鸡上,还是斜斜的一擦而过。



    山鸡受了惊吓,一边儿“咕咕”乱叫,一边儿拼命逃窜。



    杜婵音锲而不舍的追着山鸡跑,将手中长剑、锄头、背篓,全部投掷了出去,可还是并未山山鸡半分,山鸡很快就逃窜得无影无踪了。



    眼睁睁看着肥美的山鸡,就这样从眼前飞走,杜婵音懊恼不已,只恨不得捶顿足。



    早知道有一,她会来山上捉山鸡,她该去学学箭或者击剑,起码要将准头练好。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