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盛的躯体,四十岁出头人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真是完美的结合。
要知道陈浮可是念过英语文学博士之人,回答大三课本上的问题,轻而易举。
于是,他滔滔不绝。
完毕之后,包括老师在内,全班齐刷刷地鼓掌。
赵纸月还侧过身来,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有同学说他上课时睡了一觉,反倒修炼成仙了。
但是,刚刚经历过的痛苦却没人知道,也不能让人知道。
那么,刚才的掌声与其说是对圆满回答一个问题的赞美,倒不如当作重踏人生之路的鼓励。
1999年。他要在这一年树立人生的里程碑。
按照已经走过的经历,他知道大学毕业,顺利考取山师大的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又到京城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京城工作,并有了辉煌与不堪回首的经历。
但是,现在人生又开始。研究生该考的还得考,因为,从1999年以后,无论是从政,还是在高校工作,甚至经商,学历都是最坚硬的敲门砖。
只是,不能完全照搬,还得开辟新的路径出来。
他知道,这个年代很多行业都是刚刚起步,机会难得。
这些行业中,按照他经历过的人生,他能操控得心应手的一个是计算机和通讯行业,另外一个是教育培训行业。
先说计算机。已经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台式机在政/府机关和高校尚未普及,更是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而且,这时的配置版本比较低,普遍是用英特尔2和3的处理器,硬盘空间能到10G就不错了。但是,到他们大学毕业时,计算机就开始粉墨登场,扮演重要的角色。最起码,毕业论文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在键盘上敲出来;而且,齐鲁省组织的计算机基础考试还和毕业证挂钩。计算机很快就会和能否正常毕业也就从此结缘颇深。
再说通讯。按照同学们经常说的“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商界成功人士也不见得手持大哥大,能佩戴BP机就很了不起了,更不用说还依然在学校的学生。到了大三,学校通讯最大的改善就是,每个宿舍有了内线电话,也就结束了“靠吼”的岁月。出了宿舍,再想远程相互联系,就基本没打可能。不过,BP机即将刮起一阵旋风。尤其是到了毕业之年,找工作留宿舍电话已经不大可靠,不在宿舍留守,就会常常错过用人单位的来电。这时,BP机的价格已经下降到普通家庭可以接受的范围,众多的学子会涌向市场争相购买,然后别在腰带上,或者放在背包里。
至于培训行业,那就是广阔无边。不过,按陈浮的眼光,他可以做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培训,也可以专注做英语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后者。在海滨市,英语培训连起步都没起步。有些时候,只是个别家庭通过关系,来学校找个学生充当家教,尚且没有分门别类的少儿英语方面的培训。再就是,每年考研季到来,有些机构组织个考研英语临时辅导。至于托福培训,出国留学还不是热潮,倘若需要培训,还得坐着绿皮火车跑到首都去。至于雅思,找个年代,就算英语专业的他们,都闻所未闻。
所以,这个时代是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在人们的意识尚未被唤醒之际,抓住其中一个,坚持不懈,就能很容易成功。再过十年,也就是2010年以后,这些可复制性很强的行业,都是充满竞争,稍有不慎,就会翻入阴沟,被臭水淹没。
经历过一次人生的人,边走路边选泽,也会做的不错。
这些行业十年黄金期之后,还有更多地选择。
事不宜迟,陈浮决定这周就要准备好材料,先去注册公司。
要把一番事业做强做大,仅凭自己单枪匹马还不行。还得寻觅到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共同解决人财物和场地的问题。尤其,他来自鲁西南农村,没什么家底,上学期间吃饱穿暖已经难得,更何况还需要创业资金。
反正这高级英语中这一课,他前生已经听过,现在依然是重复。他就分散注意力,踅摸班里的哪些同学有可能参与进来,还有哪些同学能提供帮助。
虽然,他不知道这些同学的前世今生,但是,最起码的走向还是了如指掌。
思考了一番,他决定范围锁定在曹流、芦青、宁采烟三人身上。这三人都是室友,知根知底。
他也很想把赵纸月拉进这个小圈子。只是,根据她的后来经历还是把她派出在外。
宿舍老大曹流,也来自农村,人品上佳,会拳脚功夫,学校鲜有对手,是首选。陈浮知道老曹大四报考了辽宁大学的研究生,但是,没有被录取,毕业后,他进了他家乡的一所高中,成为优秀教师。
宿舍二哥芦青,海滨本地人,出身官宦之家,沟通交往能力超强。毕业后,选调到当地县级市团委。后来,一步一个台阶到了市一级的副市长。到陈浮出事之前,上升势头犹未减少。看来只能借用他两年的时间。到毕业之际,不管事业进行到什么程度,还得支持他参加全省选调考试。这时他们的学校还叫海滨师范学院,主要给全省各地输送中小学老师。他们这届同学以后读硕读博的很多,绝大部分都去当中学和高校当老师。从政的只有芦青和晋一阶两人。这凤毛麟角可不能断送在他手里。只是不知道,他能重生,这些同学的命运将来是不是也会不同。
宁采烟宿舍排行老七,虽然和他们一样也都是英语专业,却是财物管理方面的天才,自学了很多科目不说,还持有全国影响力的证书。况且,此人特立独行,不盲从。就像班里同学到了大四基本都在准备考研和找工作,他选择了走创业路线,并且有所成就。只是,过了而立之年以后,有太多的情感纠葛,一蹶不振。陈浮重生,把他的创业时间表更改了一下,提前了差不多两个年头。希望因为这两个年头,他能避开后世的霉运。
中午吃饭的时候,陈浮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三人。三人很很吃惊,反响也很热烈,积极出谋划策。
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公司名称为:华夏新世纪520国/际教育有限公司。
陈浮知道,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年头,公司名称如果带上华夏和国/际字样,不好注册。这个年代还百无禁忌,只要不和其它公司重复就行。
按照四人约定,陈浮是倡议者,担当公司总经理,股份占30%,其它三人各站20%;剩余10%留给以后能重磅加入充当合伙人的人。如果,没有新的合伙人,就给所有员工平均分配。
注册的事情,芦青当仁不让,全权负责。
陈浮等三人忙着找场地。
除此之外,还有最紧缺的是启动资金。
这四人搜刮一下老底,除去每月的饭钱,加起来也凑不到五百元。这点费用,租房子都不够,更不用说还得装修和买设备了。
筹钱是重担。
要是时间是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年头,在同学群里筹集一笔资金不成问题。现在还都停留在吃饭穿衣的层次,筹集不来。更何况,为踏入社会的学生对开公司还没概念。
目标清晰可见,箭在弦上,怎可不发?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