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彗星降世


本站公告

    第三章彗星降世



    大唐长安城,以隋朝的大兴城为基础,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重地。



    长安城初名京城,后为长安。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又称西京(官称西京,俗称长安)



    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为规范化的一座都城。



    其营建规划布局的特点,是规模空前、除了大还是大、三城层环、六坡利用、布局对称、街衢宽阔、坊里齐整、形制划一、渠水纵横、绿荫蔽城、郊环祀坛。



    象天设都,依据天象星辰位置布局,体现着天人合一与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



    大唐长安城,是按照中国传统规划思想和古典建筑风格,建造起来的城市,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有东西两市又一百零八坊,面积约八十平方公里,



    城内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最多时人口近百万,显示出古代中国民居建筑规划设计的高超水平。



    贞观元年八月,



    午后得阳光,正当毒辣,晒得东宫的琉璃瓦,明光闪亮,苍蝇落下去,恐怕也要打个出溜滑。



    太和殿虽然高达两丈,还是让李世民觉得酷暑难耐,跪坐在矮几前,已经多半个时辰了,禁不住停下手中的狼毫,伸展着疲惫不堪的躯体。



    世人都想做皇帝,可又有几人知晓,这做皇帝的辛苦。



    别的暂且不论,单说这每日里,批阅奏章,就是个无比繁重的事情,却又无可奈何!



    大业末年,杨广不仁,天下大乱,十八路诸侯,六十四路烟尘,



    李渊自晋阳起兵,顺应民心,天命所归,成就了这李唐的江山,待平定了四方诸侯,这天下万民,也少了百万多户,



    如今大唐初定,百废待兴,李世民又是一个雄心壮志得英雄人物。



    自是不会怠慢,即便这八月的天气,也稳坐在太和大殿,梳理政务。



    旁边侍立的内侍(唐朝没有太监的叫法,就以内侍替代。)乃是李世民做秦王时的老部下,



    秦王府内侍首领钱得海。



    (唐朝只有内侍省总领叫太监,比如太监,监正,等官职,太监是后世里,对阉人的统一称呼,在唐朝只是一种官职称谓)



    皆因为跟对了人,如今,已经是正五品上的内宫首领太监,



    便是一些势力稍弱的嫔妃,也要给他三分面子。



    静静的站在李世民下首,钱得海回想着,当初的英明选择,暗自欢喜得意,



    忽见太和殿外,来一小黄门,想是有事禀报。



    跟了李世民十几年的钱得海,深知这主子的脾气,



    做事的时候,最不喜欢被人打扰,便悄无声息的走到太和殿门口:“何事?”



    问话干脆利索。绝不拖泥带水。



    “启禀总管,钦天监,监正袁天罡求见。”



    这钦天监,乃是夜观天象,查定吉凶之所在,



    袁天罡又是道门高层,深得其中三味,一身本事,莫测高深,今日前来,必是有要事禀报。



    钱得海也不敢怠慢,轻声回道:“着袁监正稍候片刻,待咱家前去通禀大家。”



    (大家,至尊是私下里对皇帝的称呼,当面就称呼圣上,圣人,陛下)



    话未落地,也不待小太监回应,便既转身而回。



    “启奏圣上,钦天监,监正,袁天罡求见。”



    哦!李世民缓缓得舒展着久坐的身体:“宣!”



    “诺!宣袁天罡觐见!”



    钱得海话音落地,宫殿门口又传来一句重复:“宣袁天罡觐见…



    只见一身粗布道袍,洗的干干净净的中年道士,不紧不慢的走进大殿,在大殿中央站定之后,稽首为礼,“臣参见陛下。”



    “袁爱卿免礼,不知爱卿到来,所为何事?”



    对待有真本事的人,李二向来是尊敬有加,语气也颇为和善,



    态度端正,帝王之相,却是不怒自威。



    “启奏陛下,三日前,臣夜观天象,是夜星空浩瀚,群星璀璨,独长安东南,秦岭北麓,雷声滚滚,暴雨倾盆,



    戌时六刻兴雷,亥时布雨,亥尽而雨收。复又晴空!



    紫薇闪烁。七星连珠。



    说到此处,这道士不经意的停顿了一下,似是在回味,当时的天象变化。



    李二向来知道,这袁天罡可是有大智慧的人物,



    曾经在自己还身为秦王之时,便断言,自己有九五之相,



    一身的术数,深不可测,堪称道门一代宗师。必不会无地放矢。



    自去年逼迫父皇退位,又诛杀隐太子李建成,与巢王李元吉,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尽管满朝文武,无人敢提起这犯禁的事来!



    可自家的事儿,自己心里清楚,毕竟是皇位来路不正,



    是以,自己继位这半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心想要打造一个,太平盛世,来证明自己才是那真龙天子,



    可李世民心里十分清楚,终究难堵天下悠悠众口,



    自己登基为帝,方知举步维艰,整个大唐,百废待兴,满目疮痍。



    国库里甚至能饿死老鼠,这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渭水之盟,将国库里的金银珠宝,尽皆拿去,给了突厥可汉,才换来如今短暂的和平。



    想要盛世…谈何容易。



    此时的李二,非常需要一场祥瑞,来为自己正名。



    那紫薇又号称帝星,帝星放光这可是大大的吉相。



    压下心中的喜悦,李二说话不急不缓:“这玄门之术,吾不知也!还需爱卿教之。”



    唐初得时候,还不像后世的宫廷剧,动不动朕不离口。



    非是君臣奏对的场合,皇帝多是以我和吾为自称。



    “臣不敢!陛下过谦了,陛下自幼便熟读四书五经,又深谙兵法,



    文治与武功并驾,堪称大家!至于这旁门左道,奇门异术,不必太过较真!信则有,不信则无。”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马屁自古以来,没有谁不喜欢听,



    尤其是一代宗师,拍出来的马屁,听着那叫一个浑身舒坦。



    “微臣试言之,陛下试听之。”



    “爱卿尽管仔细道来”



    昨夜微臣再观天象,前有七星连珠,紫薇闪烁,



    后,又见彗星滑落于紫薇之旁!如此异像…数百年难得一见。”



    “真人可是说,有大能降世???”



    李世民终于压制不住内心的狂喜,连爱卿都改做了真人!



    “陛下聪慧,当如是也!



    彗星又在民间被称为扫把星,然百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彗星也主大能之人出世。



    彗星滑落,必出人杰,



    今彗星出世,且滑落紫薇之旁,此人杰,必为陛下所用也,



    定会辅佐陛下,成就,不世之功,陛下之威名,当远播四海,流传百世不灭!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这边袁天罡终于肯定了李二的猜测,再次弯下腰,稽首行礼!



    “哈哈哈哈!爱卿免礼,爱卿免礼,传旨,钦天监监正,食君之禄,忠君之忧,大善,赐金一千!”



    心情大好得李二,当然不会去心疼几个银子的事儿。



    “谢陛下!”



    道士怎么了,道士也得吃饭,况且唐时的道士,不禁荤腥,你吃肉不给钱,总是说不过去吧?



    再有本事,这锅碗瓢盆,衣食住行,一样也不能缺,至此袁天罡心满意足。



    “微臣告退”



    “准”



    李二满意的点点头。



    目送袁天罡离去。李世民低沉的声音响起:“查,长安东南乃是蓝田所属,



    自蓝田至秦岭,明查暗访,我要知道,出了哪些奇人异事?切记不可惊扰四方。”



    李二虽然开心,智商却并不因此而下降,开玩笑,这种事情当然越少人知道越好。打枪滴不要。



    “唯”和“诺”



    这两个字,都属于应词。



    是唐朝古代,以下应上的专用字,也表示迅速快速的答应。



    (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后文里,侍女丫鬟,宫人就用诺,军士,男性下人就用唯。)



    “唯”!随着一声干脆得回应,大殿左侧的一根柱子后面,闪身离去一带甲兵士。



    背影依稀可见,黑衣黑甲。这便是大唐赫赫有名得百骑司了。



    这百骑司乃是李世民的玄甲骑兵,只是换了个名头而已,



    专门替皇帝行那些不方便之事,玄甲骑兵虽然只有几千,却全都是百战精兵,



    精锐中的精锐,李世民怎能放心将其交给其他人,一直都是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心里…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