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自己穿越过来,虽然管嬴政叫父皇,还认识了暮雪,但不管怎么说,归根结底,他根本就不算认识嬴政,而且,暮雪仔细说起来的话,还算是赵高拍来监视他的,一时之间,公子高突然感觉到一种没有朋友的欢乐。
虽然此时此刻的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扶苏是长公子,但是,秦始皇并没有立扶苏为太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那就是说。只要有能力,谁都可以争成为大秦的合法继承人,根本不需要理会扶苏是不是长公子,只要他有能力就可以了。而且要和他争的主要并不是扶苏,而是胡亥。
终观扶苏的一生,扶苏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仁,有政治远见,经常劝谏其父亲,后因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秦始皇,被派到上郡监督军队,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死前诏令扶苏即位,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扶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矫诏以始皇身份赐死扶苏,扶苏遂自尽。
说自尽扶苏便自尽了,丝毫没有一丝丝的质疑,身为大秦公子,怎么可以没有一丝丝的杀伐决断,任凭一个太监指手画脚呢?
今天,就算是胡亥答应,扶苏答应,自己身为公子高,也绝对是万万肯定不会答应和同意的。
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逮捕并审问所有的儒生。儒生们彼此告发,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还向全国宣扬,让大家都知道此事,以惩戒后世。同时谪罚更多的人流放到边地戍守。
扶苏反对父亲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措,多次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让他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现如今,扶苏因为反对秦始皇已经被派去守卫长城了,这才给了赵高修改秦始皇命令的机会,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如果扶苏继位,那秦朝会不会因此而不一样了,或者是说延长秦朝的寿命,这的确是很难说的,因为当时许多人对秦朝已经是不满了,项羽的铁骑也是一天一天的靠近咸阳,别说是扶苏,就算是秦始皇在世,也许也未必就一定能守卫大秦吧???
想到这里,公子高的深呼吸了一口气,这也难怪,毕竟,自己穿越成为公子高,如果大秦不能被很好的守卫,那他身为大秦的公子,有能够跑到哪里去呢???
所以啊,不仅仅是为了大秦,也是为了自己,所以他决定要打败胡亥,打败赵高,打败扶苏,打败项羽,打败刘邦,打败韩信,打败张良。。。。。。。。。许许多多的人都必须被打败,因为,现在的公子高是不一样的公子高,公子高是一个拥有知识的人才,他绝不允许自己穿越过来,什么都没做,就被打败,打败也就算了,万一还要被抓去服。这可如何是好。
现在,秦始皇让他成立锦衣卫,那么,他就按照明朝的制度来成立锦衣卫就好了。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为太子朱标继承大统而铺路,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还好自己熟读历史,对这一切都了如指掌,那么,自己只要认认真真,把这一切规划好,然后上报给英明神武的秦始皇就好了。
相信以自己的智慧和秦始皇的英明神武,看懂这些个东西,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而现在,秦始皇有让他统领锦衣卫,那无疑,这锦衣卫,他公子高可以用来排除异己,监视赵高,监视李斯,监视扶苏,监视公子胡亥,监视江东项羽,,,,,,,,
所有人都在他的监视之下,那么,他要对付这些个人,可就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容易了,所以他决定,要按照秦始皇的吩咐去做。
不仅仅是去做,而且是尽心尽力的去做。
毕竟,这件事如果是做好了,不仅仅可以讨好秦始皇,也是在扩充自己的实力,不然,论实力,自己是肯定万万比不过扶苏的,所以啊,他只能尽心尽力是自己变得更强,这样才能够和扶苏一较高下,和胡亥一较高下,和赵高一较高下,和李斯一较高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