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西湖畔,白蛇传说


本站公告

    我在聊斋写小说正文卷第一百零八章西湖畔,白蛇传说钱塘县,因西湖而闻名。



    再加上距离余杭府很近,距离姑苏府也不算很远,因此前来游玩的人很多。



    有的只是单纯前来游玩,但也有不少小姐或是书生慕名而来,期望能逢上一段良缘。



    毕竟,西湖边自古便不乏才子佳人的传说。



    顾鸣三人抵达钱塘之后,因时间关系并未直接去游湖,先在县城里游玩。



    毕竟城里的名胜也不少。



    路经一处露天茶摊时,一个说书人正坐在叠起的茶桌上讲得口沫飞溅:



    “且说那白娘子,本是修炼千年的白蛇精……”



    “许宣本是肉眼凡胎,又如何识得破白娘子真身?



    初一见面,便被白娘子绝色风韵给勾走了魂……”



    一听到白娘子,许宣这样的字眼,顾鸣顿时迈不动步了。



    “顾兄?”



    马匀走了一段,却发现顾鸣没跟上来,便走了回来。



    “要不你们先去逛,我听听这段评书。”



    “呵呵,没想到你也喜欢听白娘子的故事,这在我们余杭一带流传甚广……”



    既然顾鸣想听评书,马匀自然也就迁就他,将许加应叫了回来,泡了三碗茶坐下一起听。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里,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正听到精彩之处,说书人却不讲了。



    套路,全都是套路。



    眼见顾鸣意犹未尽的样子,马匀不由笑了笑道:“没事,这故事我都不知听多少遍了,不如我讲给你听。”



    “甚好!”顾鸣欣慰地点了点头。



    于是,马匀一边喝茶,一边讲起了当地流传的白娘子传说。



    白娘子的传说在顾鸣的前世流传着不少版本。



    但,最令人喜欢,传播最广的版本无疑是那部公认的经典剧版《新白娘子传奇》。



    之后的一部动漫《白蛇:缘起》也很受欢迎。



    不过这个世界流传的版本顾鸣却不太喜欢,与他心目中的白娘子形象相去甚远。



    此版本的白娘子形象完全没有一丝仙气,依然无法脱离妖精的影子。



    最终,还被法海轻轻松松镇压于雷峰塔下。



    这样的结局顾鸣当然不喜欢,因此内心里又下了一个决定:写一部《白蛇传》为白娘子正名。



    力争像前世那般,让白蛇传成为经典神话,让白娘子在百姓心目中成为仙女一般的存在。



    逛到傍晚,三人一起去酒楼喝了几杯,然后返回客栈休息。



    顾鸣早就习惯了半夜过后睡觉,闲着无事便开始看书。



    毕竟这一次乡试他是志在必得,所以来到余杭府之后除了日常任务,空闲时间几乎都在用心看书。



    一夜无话。



    天亮后,顾鸣三人吃过早点,稍稍聊了一会便步行前往西湖。



    时间尚早,湖边游人还不算多。



    说起来,顾鸣前世也游过西湖。不过前世的西湖和这原始风光的西湖比起来,那真就差远了。



    晴空万里,烟波缥缈。



    湖上有渔船,也有一些早起的游人泛舟。



    再加上湖中荷叶摇摆,鱼儿嬉戏其间,更是凭添了几许风韵。



    一时间,顾鸣诗兴大发,忍不住吟诗一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一出口,顿让马匀与许加应二人抚掌呼妙。



    “以顾兄的文才,想必这次中举不是什么难事。以后再考中进士,那就真的一飞冲天了。”



    “对对对,顾兄以后飞黄腾达时,可别忘了我们才好。”



    顾鸣乐呵呵道:“承二位兄台吉言。不过,就算小生真的中了进士也不想做官。”



    “啊?”



    一听此话,马匀二人不由面面相觑。



    天下读书人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求得功名,也好步入仕途光宗耀祖么?



    “难不成顾兄是担心仕途险恶?”



    许加应忍不住问。



    “没错,一入仕途深似海,哪里还能像现在这般逍遥自在?”



    闻言,马匀不由笑了笑道:“顾兄果然不同凡响。其实,小生也不想做官,只想考个举人求个功名,之后用心打理家里的生意……”



    三人一边聊,一边绕湖而行,不知不觉便到了晌午时分。



    这时,人流明显多了起来。



    “顾兄,前面便是出了名的断桥,也就是评书里所讲的白娘子与许宣的相遇之处。”



    “哦,那得看看。”



    断桥,并非断了一半的桥,而是一座古朴的青石拱桥,桥两端还有凉亭。



    据说此桥原本只是一座简陋的木桥,后来由一对姓段的夫妇出资修成了青石拱桥,故名段家桥。



    后来不知为何,名字却变成了名闻天下的断桥。



    关于此桥还有着不少传说,除了各类民间神话故事之外,同时还有不少文人骚客在此作赋留词。



    桥上人来人往,除了少数赶路的百姓之外,大多都是游人。



    不时的,能听到一些书生吟诗作赋之声。



    有些的确是诗兴大发,有的恐怕是孔雀开屏,期望能吸引某家小姐,也好传下一段佳话。



    走了桥中间时,迎面突然走来一个熟人:牛化跃。



    与之随行的还有两个人,一个在客栈中见过的书生,另外一个装束有些奇特,似道非道,应该属于江湖术士一类。



    “晦气,怎么这家伙也在?”



    许加应不由皱了皱眉。



    马匀笑了笑:“呵呵,无所谓,遇上了大不了打个招呼罢了,又不同路。”



    这时,牛化跃也发现了顾鸣三人,眉头一动,不由斜刺里走了过来。



    “真的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没想到这么巧,竟在这断桥之上遇见了三位仁兄。”



    以牛化跃的个性来说,如此主动客套真是不多见。



    “是啊,没想到牛公子也有此雅兴前来游湖。”



    许加应不冷不热说了一句。



    “西湖天下闻名,难得来一次余杭府,自然要多逛逛。”



    “呵呵,牛公子说的在理……没什么事的话我等便先告辞了!”



    没料,牛化跃却笑了笑:“既然在此遇上,不如再叙叙……”



    说到这里,牛化跃眼光瞟向顾鸣,继续道:“最近听闻不少人提起这位顾兄,说顾兄不仅会写书,还会捉鬼除妖,也不知是真是假?”



    “传言罢了,牛公子不必当真。”顾鸣淡淡回应。



    “呵呵,顾兄又何必如此谦虚?对了,本公子给各位介绍一下……”



    牛化跃回身指了指随行的那个江湖装束的男子:“这位方大师在江湖中赫赫有名,擅长奇门八卦,驱邪除妖更不在话下。



    既然顾公子也懂得一些术法,不妨与方大师交流交流?”



    这个所谓的方大师本名方大同,宣称精通奇门遁甲之术,能推演天机,替人逆天改命。



    要说什么江湖赫赫有名,无非是往脸上贴金。不过,在余杭府一带的确小有点名气。



    牛化跃也是经人介绍与之结识,花了不少银子让方大同替他改运,希望这次能够顺利中举。



    说起来,这也算是一种常态。



    每逢科考,很多书生都会跑去求神拜佛,以求个心安。



    “不好意思,小生只是一介书生,不懂什么江湖之术,告辞!”



    顾鸣懒的搭理对方,拱了拱手便大步而去。



    这下,顿气得牛化跃一脸涨红。



    毕竟平日里总被人捧着惯着,早养成了一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个性。



    同一时间,方大同也有些暗自不爽。



    其实一开始他对牛化跃擅作主张的行径有些不满。



    好歹他也是个有点名头的人,与一个无名之辈有啥好交流的?掉价!



    哪知顾鸣却正眼都不看一下,说走便走,还轻描淡写说什么江湖之术,这是瞧他不起的意思?



    牛化跃眼见方大同阴沉着脸,不由暗自冷笑,趁机怂恿了一句:“方大师,此子如此狂傲,根本不把你我二人放在眼中,大师不如小小教训他一下?”



    “哼,黄口小儿!”



    经此一激,方不同不由转身冷哼一声,曲指捏了个手诀,冲着顾鸣的背影默念了两句咒语。



    此咒名为“失魂咒”,一旦中咒便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有失常态之事,如同疯子一般。



    方不同此举便是想让顾鸣当众出个丑,也算是一个小小教训。



    这边,顾鸣正走着,突然间识海一荡……



    “文星兄怎么了?”



    许加应见到顾鸣突然顿下脚步,不由疑惑地问。



    “多半是有人在背后暗算于我!”



    顾鸣寒着脸回了一句,并缓缓转身。



    “啊?”



    许加应二人大吃一惊。



    “嗯?”



    同一时刻,方大同也有些讶然:这小子竟然没中招?



    不应该啊!



    这时,顾鸣已经大步走了回来。



    一开始只是有点猜疑,结果回身一看方大同的神色,便没什么好怀疑的了。



    想玩是吧?



    那就玩大一点!



    “方大师,这小子有点邪门,给他点厉害瞧瞧。”



    牛化跃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神态再次怂恿。



    这小子一向自负,结果上次在客栈却当众丢了个脸,自然巴不得扳回一局,让顾鸣也当众丢个脸。



    “小子,想不到你竟然还有几分本事。”



    方大同眯了眯眼,一副高人的语气。



    “你想不到的多了去。”



    “狂妄!给你三分颜色便想开染房不成?”



    方大同冷哼一声,抬掌结印虚空拍了几下……



    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这已经算得上是他的绝技之一,名为困魔印。



    无论是人还是鬼或妖,一旦施展此印,便会将对方困于方寸之间无法脱困。



    届时便成为砧板上的肉,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