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没想到话题居然能如此的飘忽不定,一秒钟之前还在研究增兵和建立军事基地的问题,怎么就糊里糊涂转到自己上来了。
“咳咳,咳咳~”
猝不及防之下被口中雪茄的浓烟呛了好几口,挥散了面前的浓烟后一脸无辜地开口说道:
“铁路的问题不在我上,呃......或者说不全在我上。”
“啊?”
施成一脸懵地问道:“不是,我说老乔,这铁路呀,蒸汽机什么的,上次你不是说已经造出来了吗?不是说早就已经开始进行耐久和稳定测试了吗?怎么就和你没关系了?”
“嗯,造是造出来了,不仅造出来了,而且现在军工厂内部的铁路已经真正投入使用了,另外从宝山钢铁厂至军工厂的铁路线也可以在最近几天内完工。还有,之前仿制的芬兰Hv1型机头只能输出176千瓦,也就是240马力左右。这段时间我重新改良了加室,在燃烧室面积没有增加的况下,现在的效率就有了显著提升,输出功率已经又增加了75%,拖动几十吨的货物不成问题。”
“这不是好吗?那你之前说什么建造铁路不在于你,什么意思?”
乔纳森并没有说话,而是将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捏在一起搓了搓,比了个钞票的手势,同时看向了郑纪。
这意思再明白没有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到底,要钱,要银子。
这一下,所有人的目光又从乔纳森头上再次转向了郑纪。
郑纪现在才体会到乔纳森之前面对的窘境,一脸尴尬地看看这个瞧瞧那个,见众人都等着自己开口,无奈地自嘲道:
“我也算瞧出来了,你们一个个搞到最后都是找我要钱的,哎~~~好好一个会,被你们开成了鸿门宴。人鸿门宴好歹还能吃上口饭吧,我一口饭没吃到,倒是吸了满肚子的二手烟。”
陆远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掐掉了手中的烟头说道:
“小郑头,你就先别倒苦水了,咱们有多少银子可以用?这个......铁路的重要你也知道,这个钱可是不能省的,眼看着我们已经迈上了正轨,总是能挤出些银子来吧?”
郑纪倒也不反对,点点头。
“银子是有,因为我们一直在打胜仗,而且部队规模暂时也不算太大。以现在来看,军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不高,目前只占5%左右。当然咯,我们不能用二十一世纪的标准来看,要知道宋孝宗时期养兵占到国家收入八成,所以我们现在这个7%的比例是非常健康的。但是!”
郑纪说着说着站起。
“但是这是有前提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粮食政策是财政收入的大头,苏松常三府有很多土地原来是官田,另外我们也从各个渠道,或者说难听些就是巧取豪夺地从那些地主老财手中又搞过来一批土地。这批土地才是我们真正的收入来源。”
“这不是好吗?给点钱怕什么呢?”
面对施成无脑的提问,郑纪一翻白眼继续说道:“成哥,你是不是忘了我们还欠着一大笔债啊?”
“什么债?我们欠谁了?”
“哎,当时在苏州府的政策成哥你忘了?我们为了收回土地,可是发出去数以百万两的国债啊,这些国债可是要还的。怎么滴?不用提前准备吗?难道到了那时候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远东帝国信用破产吗?”
施成听完,立刻犹如霜打的茄子--蔫了下来,无奈地问道:
“那你多少总能挤出一点来吧?”
“有是有一点,得看你们要多少了?你们做好预算了吗?”
乔纳森一听有戏,立刻点头说道:
“这个预算,我粗略地算过。建造铁路的花销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人工、物料和土地。我举个例子,如果以帝国公民作为雇工,加上原材料的采购和运输费用,再加上土地征收价格,修建每百公里铁路需要花费35万两银子左右。如果去除人工费,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至25万两。不过这仅是建造铁路的费用,其中并不包括蒸汽机头和车辆的制造和运营费用。”
李文斯顿立即接话问道:“那机车的价格是多少?”
“现在的蒸汽机头如果按照成本价来算,大约每台在五千两左右。当然这个价格是非常纯粹的,其中既没有什么设计费,也没有厂家的利润,完全是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如果大批量生产,价格还能下降20%至30%左右。还有之前我估算的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如果我们能获得好的矿源,这些成本同样也可以大幅降低。”
听到这儿,郑纪长出了一口气,心说这价格倒还不算贵,面色也轻松了不少。
陆远从抽屉中找出地图铺在桌面上,拿着铅笔在不时在地图上比比划划,众人叽叽喳喳发表者各自对于铁路线路的铺设建议,商讨了好半天功夫终于确定下第一期的铁路建设规划。
第一期建设规划中主要包含三条线路,分别被命名为淞沪线、高林线和南林线。淞沪线完全移植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的全部路线,全长近15公里,单程行驶时间30分钟,沿线设三个车站,预计三个月内建成通车。并且还规划了直抵黄浦江上游闵港的延长线。
淞沪线建成后,便能直接将远东帝国最重要的位于顾泾和宝山的重工业基地与地处江湾的海军训练基地,也就是赵一杰最早的海防驻地和虹口的陆军驻地相连通,并且一路南下直抵苏州河北岸。
第二条线路为高林线,顾名思义北起外高桥海军基地,南至三林庄,全程32公里,途中经过高昌乡二十二保的两家造船厂、陆家行、塘桥、堡,最后抵达三林庄海汇寺附近。并且可以直接与南林线相连接。同样也规划了延长线,未来将沿着三林庄继续南下,直至奉贤南桥。
淞沪线与高林线都是南北向线路,而南林线则是东西走向,由三林庄作为始发站,向东行驶,沿路途径周浦、新场、下沙直至南汇咀盐场。全长28公里左右,不设延长线。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条线路均被设计为复线。
除了这三条线路之外,众人还另规划了三条线路作为第二阶段铁路建设工程,其中一条是淞沪铁路的支线,由上海县城抵达青浦的沪青线。
另两条则显得更加野心勃勃,分别是途径苏锡常的沪常铁路以及规划中的沪杭铁路。
由此,又牵出了另一个话题,谁来将如此宏大的铁路规划和建设真正担负起来。
乔纳森史密斯作为设计者,自然是最佳的人选。但既要配合设计城建,又要负责武器和工业开发,甚至隔三差五还要去学校给那些未来的工程师们上课的乔纳森实在是分乏术。再让他去专门负责铁路方面的建设工作实在是太难为人了,不可能也不现实。
那除了乔纳森,整个远东帝国就只剩下了原来下沙盐场的管勾,现任远东帝国交通运输部部长王召平勋爵能够承担起这个重任了。
就这么着,王召平脑袋上除了交运部长的头衔之外,又被强加了一顶远东帝国铁路司司长的帽子。
可即便是任命了王召平,陆远也深知仅靠着王召平一个人还是不能成事。司长能耐再大,再是勤劳,也不可能跟个包工头一般每天都亲临一线督工,更多的任务还是协调和管理,上报预算。
而且建设铁路不是王召平的铁路司拿到了财政拨款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最重要的还有原物料,说白了就是铁。
铁路铁路没有铁还叫什么铁路,可现在的钢铁产量只能称得上勉强够用,用捉襟见肘来比喻也毫不为过。要说苏锡常和浙江也有不少冶铁作坊,可惜那些零散的小作坊出产的铁器,只能用来铸个剑打口锅,制些盔甲,完全不成体系。连那些铁匠们的水平都参差不齐,更别谈什么工业化规模化。
在苏锡常等地,经过这么大半年的统治,倒也挑出了不少手艺过得去,多少有些基础知识的铁匠被挖到了松江,再通过培训开始为帝国出力。但浙江刚入不久,还完全来不及整合。
人手这方面还是其次,钢铁产量上不去最主要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受制于铁矿开采量不足,当然这并不是说陈童晟不尽心,实在是条件不许,人就这么些人,矿就这么点矿。当然咯,每的矿产量的确是可以通过堆加人力来实现大幅度的增长,可运输条件就摆在这里,想大批量运输只能走水路,这些矿工不仅得负责开采,还得负责将开采出来的铁矿石搬运上船,工作量很大。
而且受制于船只数量等原因,运输量也不可能每天每周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毕竟是造船不是造独轮车,哪怕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沙船,也不是一天功夫就能完成的。总不可能用人力把那些铁矿装在竹篓里,码在独轮车上从苏州一路推到宝山吧?
而且目前有限的钢铁产量首先还得要保证火枪和铸铁加农炮的铸造,还有工业基地的建设也是个消耗大户,这么一来,真正能用于铺设铁轨的钢铁实在少之又少。
就这么一点,根本不需要等到王召平来诉苦,只要会做加减法的小孩子都知道,更别提现在在座的这几位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