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守孝


本站公告

    app2();

    read2();  三个人步入墓旁一个草庐之中坐下,陈耀侍立于旁,端茶递水。

    “小权,守孝之事,还是我来吧,你先回旅顺。”辛邦杰说道。

    “哪能让辛大哥守孝?别说军部有多少事需要你,就凭着义父将萁国公之位传袭于我,我也当为义守孝三年。”大岩恒语气坚定。

    “都别争了。”赵权摆了摆手,举杯一口喝光茶水。

    杯子在桌上轻轻一敲,陈耀只好屁颠颠地过来给他续水。

    在旅顺时,陈耀好歹也算是一部之长。可是在这里,谈的是家里,他只能活生生地矮去一辈,连个座都没有。

    “父亲这辈子,你们俩陪伴他的时间都远多于我。所以,守孝之事,还是我来吧。”

    “多事之秋,你如何能一直在此呆着,难不成朝堂诸公,都得移到南京府来不成?”

    “你们不会轮流着来吗?”陈耀嘀咕道。

    赵权眼睛一瞪,辛邦杰却点着头说道:“小耀这主意,倒是可行。”

    “我看不用了吧,你们俩都忙去,我守在这里,我想义父必定不会有异义。而且,义父临终特地交代过,不得大办丧事、不得劳民伤财、不得烦扰诸子诸孙。”

    赵权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我先在此守孝三个月,而后你们俩各自再守三个月。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辛邦杰与大岩恒相视一眼,各自点头,不再反驳。

    “三个月后,我打算去一趟宋国。”

    “什么?”

    “这如何能行!”

    赵权轻轻叹了口气,“不去,不行啊……”

    “可是因为义父想与义母合葬之事?”辛邦杰问道。

    与母亲合葬,这是父亲去世之前,唯一留下的心愿。当然,父亲并没有给自己定下时间,甚至也只是希望,而非要求。

    但是,这件事的难度,在座之人,心里都是一清二楚。

    关键还在于,一旦让忽必烈察觉此事,迁墓不成也就罢了,万一他发起狠来,破坏了母亲与姐姐姐夫的坟墓,那就百死莫赎了。

    “这事虽然重要,但并非短期之内就能解决得了的事,还需从长计议。如有可能,我还是希望将父亲遗骸迁去长临村,而不是将母亲迁来此处。

    我想,他们应该更希望在长临村安居吧……”

    陈耀默默地点了点头。

    辛邦杰与大岩桓相视一眼,也未言语。

    在长临村安置陵墓,意味着必须彻底控制长临村,也就意味着已经占领了元国最深的腹地——河南。

    真能控制河南,元国差不多也该覆灭了吧。

    那需要多长时间?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谁都无法预料。

    但是赵权既然已经有了这个主意,他们俩自然不能反驳,能做的,就是倾尽全力的支持。

    “忽必烈,已经准备派人去与宋国进行和谈了。”赵权说道。

    “和谈,蒙古人跟宋人打了几十年仗,怎么可能合谈?”

    “没什么不能谈的,这便是所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

    “那,你去宋国,是想阻止他们双方的合谈?这有必要吗?”

    “是啊,让赵复去不行吗?或者,让姚枢去?”

    赵权摇了摇头。

    “忽必烈此次和谈,是准备联宋抗权。”陈耀插了句话。

    联宋抗权?怎么联?

    难不成,宋国会从河南或是山东出兵,穿过元国,一直打到东北来?

    或者说,宋国提供银钱粮草,助元军攻打权国?

    陈耀摊了摊手,说道:“忽必烈有什么打算,现在一无所知。但是和谈之事,却绝对不会有错。”

    “我觉得,其中必然有问题。所以,我必然得走一趟才行。”赵权说道。

    “可是……”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我得去见下贾似道,这事赵复解决不了,姚枢也不行。我会小心的,哪怕见不着他,想全身而退,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反正最少还有三个月时间,我会让伍及配合缉侦局的人,先做好前期的准备事宜。若是贾似道坚持不见,我便不去也罢。所以,此事看似风险极大,其实问题不算太大。若真出了事,你们斩了陈耀便是。”

    陈耀脸一垮,“你们斩了我也没用啊……”

    随即又嘿嘿一笑,问道:“你走之前,是不是该立个太子?”

    赵权赏了个白眼给他,“我就那么个儿子,你们愿意辅佐,我没意见。若是有其他人选,更好!”

    陈耀呵呵一声,做傻笑状。

    “和林那边,要如何处置为好?”辛邦杰问道。

    和林啊,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地方。

    蒙古国新一代的大汗,窝阔台的嫡孙禾忽,领兵西征海都。两个堂兄弟,从叶密山打到河中阿姆河,又从阿姆河打到西域别矢八里。两年多的时间,征战近万里。

    早在叶密立时,海都的一万兵力就已经被禾忽五万兵马击溃。

    然而,海都在西域各处散播流言,声称禾忽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蒙古人,他不仅奉汉人为主,还为了权国四处杀害蒙古人。这种行为,比忽必烈还可恶。

    忽必烈好哪怕背叛了蒙古人,背叛了蒙哥,他毕竟还代表着蒙古人的尊严。而禾忽,在许多蒙古人眼中,则当视若一条向汉人求尾乞怜的狗!

    两个堂兄弟因此打出了火来。

    可是海都溃而不散,禾忽的兵力却越打越少。

    别说处于遥远东北的大权国,就是和林,都根本无法对其提供任何的支援。

    在别矢八里的最后一战中,禾忽终于再次击败海都,在战场上将其杀死。然而,在得意忘形之际,禾忽在返回和林的途中,竟然被一群马贼设计伏杀。

    五万从和林出征的蒙古兵,回到和林时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

    这是一场极其可笑的战争。

    没有任何军事目的,没有任何的政治意图,甚至没有任何的作战计划。犹如两个无法自拔的神经病,就是很纯粹的,为了打架而打架。

    大权国以一种很莫明其妙的方式,彻底掌控了和林。然而,和林却已经失去了对中原忽必烈的基本威慑力。

    若不是现已惨破的和林在忽必烈眼中一文不值,以和林现有的守军甚至已经挡不住忽必烈的反戈一击。

    “和林那,现还有多少人马?”赵权问道。

    “不到五千,汉军千余。”辛邦杰答道。

    赵权沉吟片刻,说道:“把辛德勒送去和林吧。”

    送辛德勒去和林?

    辛邦杰一脸疑惑地看向赵权。

    陈耀滋了口气,“国主,这是要把和林封给辛德勒?”

    赵权不置可否。

    辛邦杰欲言又止。

    分封诸王,这是国策。大岩桓承袭萁国公,获得南高丽旧地,接下去确实该轮到自己与辛德勒。

    十八岁的辛德勒,也该让他出去历练了。哪怕不是为了分封,就当是为国镇守边境,也该培养他独挡一面的能力。

    “让列维派人去辅佐辛德勒,若是他自己想去,也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