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王斌的困惑


本站公告

    虽然这么说不对,甚至有点不尊重患者。

    但当张子凡第一次近距离,从冠状位的视野看一个打开的头颅时,里面粉红色的脑组织,确实不由地让人联想到新鲜的猴脑。

    尤其是为了充分固定患者的颅部,整个脑袋被烧烤架一样的头架死死固定住,更是让人看着不寒而栗。

    即便是张子凡这样有着充分颅颌部手术经验的专业人士,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会心中打鼓,如果是普通人观摩,确实会让人留下终身阴影。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现代医疗机构大部分手术不允许无关人员,包括患者家属在内的人观看的原因之一吧。

    不仅仅是预防纠纷,更是为了保护家属的心灵。

    这就不得不提欧洲医学在蛮荒时代是多么的愚昧了。

    如今好歹大家还是隔着屏幕,想要看一看亲人的手术。

    在过去,欧洲的医生可都是当众表演技术,甚至收取门票的。

    没错。

    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无菌观念,没有什么**保护。

    东方的产婆好歹还懂找个干净的房间,打盆干净的热水。

    可这些坚信“绅士的手必然是洁净”的欧洲医生,不但一年到头从不洗手,更会选择在大学的阶梯讲堂中、城市剧场中、或者他私人拥有的所谓“手术室”中进行手术。

    需要手术的病人,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被医生们使用各种放入满清十大酷刑中也能无缝对接的刑具,哦不,手术器械当众屠宰。

    而围观手术的观众,则随着患者痛苦的嘶嚎声,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

    与其说,他们是来看手术的,不如说,是来看恐怖表演的。

    当然,与恐怖表演不同的是,医生如果当场折磨死了患者,还是不会受到好评的。

    大家更乐于将掌声和荣誉给予那些出血最少,但切割肢体面积最大的手术高手。

    如果此刻的张子凡能够穿越回那个年代,一定会成为佛罗伦萨和威尼斯最有名望的医生。

    此时的他,小心翼翼地在显微镜下,使用显微剪刀,锐性分离蛛网膜下结构。

    这与许多手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甲状腺、腮腺等头颈部腺体的手术,一般要求术者尽量以钝性分离的方法分离疏松组织。

    所谓钝性分离,简单来说就是尽量不使用剪、切的方法分离组织。

    而是采用血管钳、刀柄、剪刀的钝面,或者是医生的手指,一点一点撑开、挤压、轻微撕脱组织。

    与钝性分离相对应的,就是锐性分离了。

    锐性分离很简单,就是用手术刀或剪刀切割与剪开的文艺说法而已,本质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很显然,钝性分离有很多好处。

    第一、它可以减少微血管、神经、肌纤维的断裂的风险。

    吃过牛肉干的人都知道,顺着牛肉纤维的纹理,可以很简单将其钝性分离,但想要破坏纤维,垂直其方向撕开,就非常困难了。

    第二、也是更加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钝性分离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组织出血。

    出血永远是手术医生的最大敌人。

    无论是出血导致血容量下降,还是出血影响局部视野,又或者外溢血液造成局部气道的堵塞,都是让人头疼且危险的事。

    “xx医院第一刀”,这种称呼,一般都是手术室配台护士叫出来的。

    而获得这一殊荣的大夫,除了对于人体解剖熟悉,同时也都有着出色的钝性分离技术。

    当然,钝性分离技术也有局限性,总有一些地方是非剪断不可的。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两者结合应用,优先钝性分离。

    不过到了脑部手术,事情就反了过来。

    道理很简单,钝性分离本质上损伤是要比锐性分离大的。

    组织上割一刀,只要不是割到神经血管之类的,四五天就能愈合,且损伤区域非常局限。

    但如果是钝性分离造成的牵拉损伤、挤压损伤、甚至是局部组织撕裂,半个月都未必能痊愈。

    这种损伤的加重,对于绝大部分手术来说是无所谓的,反正利远大于弊。

    可脑部手术不一样。

    脑组织太脆弱了。

    肌肉、结缔组织被压一压,哪怕压坏了也没有什么大关系,脑组织可不行。

    大脑是人体最脆弱的器官。

    人体之所以拥有坚硬无比的颅骨,就是为了避免大脑受到外力损伤。

    任何不恰当的挤压,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造成医源性癫痫。

    总之,大脑是一个娇贵而无比重要的器官,必须小心对待。

    ……

    老实说,过去几年间经手的神经外科医生都不是庸才,因此舒马赫大脑皮层表面的组织,该修复的都已经修复了。

    不过对于神经元再连接,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任何人比张子凡更加擅长了。

    在手术的前半小时中,张子凡在显微器械的帮助下,对受损组织锐性分离,并加以严密的再连接。

    然而这在王斌看来,场景就很诡异了。

    首先他发现,就算没有自己的指点,张子凡也总能非常准确地找到原有有修复的创区。

    甚至有一些区域,因为视野的关系,就连王斌自己都没有发现有损伤后修复痕迹,但张子凡依然很快找到了。

    这说明,要么张子凡对于脑部的解剖结构有着过人的了解,要么就是他有其他的秘诀。

    前者基本可以排除,因为如果确实是那样的话,张子凡完全没有理由请求自己进行打开颅脑的步骤。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张子凡对于神经损伤确实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技巧。

    这让王斌想到了孔祥的论文《神经束性质分析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证据》。

    在这篇比较粗糙的论文中,孔祥提出了在显微条件下初步分辨视神经术性质的方法。

    王斌看过这篇论文,却对这种方法可行性存疑,因为它根本没有量化标准。

    临床判断方法这种东西,全世界有数不清的流派。

    一旦缺乏量化标准,自然而然就会受到质疑。

    就拿最被人津津乐道,且引战不断的中医脉诊来说。

    在王斌看来,本质上,脉诊就是通过触碰患者手腕部,感受桡动脉壁因心脏搏动所引起的压力变化而已。

    因此,从很多角度来说,脉诊和用听筒听心跳时等价的,而后者明显更加直观。

    最多最多,你指尖特别灵敏,可以感受到血管弹性、血液粘滞度这些信息。

    但这充其量也就是能管中窥豹,掌握一部分心血管系统的信息罢了,远不如心音中包含的瓣膜信息有价值。

    想靠这个来判断一个人全身的病情,是完全不现实的。

    而孔祥提出的视神经束性质的临床分型方法,王斌觉得同样不靠谱。

    尽管孔祥在论文中说,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将判断的正确率提升到63%以上。

    甚至他设计了一个双盲测试,将结果附在了论文上。

    但在王斌看来,这个实验研究的病例只有二十多人,样本太小,p值也太大了,回归度不够。

    本身视神经就只有两种,瞎猜正确率都有50%,运气好点到63%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不过看着张子凡迅速熟练的判断,王斌的信念有点动摇了。

    其实放下一开始的成见仔细想想的话,听心音、呼吸音、叩诊这些现代医学常用的基础检查手段,同样也充斥着主观判断。

    一个不典型的叩击音究竟是清音还是浊音,依然需要医者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8)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