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数量


本站公告

    皇宫一隅,被雪花渐渐染白的马场里,一排整齐的马厩内,毛色各异的马在各自槽位内悠哉悠哉吃着草。

    带着儿子们来喂马的李笠,回答着儿子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为何这些马如此“样貌平平”?

    样貌平平,指的是按照相马术的要点来评价这些马,简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身高(肩高)不高,也就是矮了些;马脖子相对要短,鼻孔不大,呼吸时给人一种有“有气无力

    ”的感觉。

    四肢肌肉松垮,马蹄不够大、不够饱满,说明冲刺速度快不到哪里去;

    两眼黯淡无光,精神气不行。

    总总特征表明,这些马当做骑乘代步马还行,要作为战马有些勉强,想要作为具装甲骑,估计跑不了多少里就要垮了。

    儿子们相马的眼力,已经达到了普通牧民的标准,李笠很满意,儿子们的这个疑惑,他用提问来回答:

    “这三个月,你们照顾这几匹马,比起之前的那一批高头大马,哪一批好照顾?”

    “现在这一批好照顾!”少年们毫不犹豫的回答。

    李笠再问:“譬如说?哪几个方面?”

    他让儿子们养马,是作为动物观察课来进行的,一如后世的学校,让学生们养一些小动物,来观察动物习性。

    所以,皇子们很快就把眼下这一批马为何好照顾的理由说出来。

    一,胃口好,不挑食,喂什么草料都能吃,不**料也不容易掉膘。

    草料干一些、湿一些,都无所谓,吃了湿一些的草料,也不容易拉肚子,而上一批的高头大马就讲究得多了。

    二,受得苦,皇子们给出的证据是马厩蚊子多的时候,这些马处之泰然,很淡定。

    相比之下,上一批的高头大马,很容易被蚊子弄得躁动不安。

    三,食量一般,但能干活、耐力不错:载人、拉车,一天走个上百里(绕圈),连续几日如此,也不显疲态。

    李笠对儿子们的观察结果也很满意,给出答案:

    “这样的马,只做骑乘代步,或者拉拉车,不指望批甲冲锋陷阵,因为饲养成本低,好养活,耐艰苦条件,来干苦活累活,正合适。”

    “死了也不心疼,合适用作消耗品。”

    这最后一段“死了也不心疼,合适作为消耗品”,让皇子们有些愕然。

    辛辛苦苦养的马,死了也不心疼?

    李笠接着说:“这些马都是草原上常见的马,耐酷寒,吃草就能活,大批量饲养后,成本相对低很多,在战争中消耗,为何要心疼?”

    “大规模战役之中,马匹的损耗率过半,是常有的事,阵亡、伤重不治、过度劳累,或者照顾不周,或者杀马补充干粮、解渴,以及饿死,都是死因。”

    有皇子脱口而出:“这,这太残忍了!”

    “这就是战争,孩子,这就是战争。”李笠看着儿子,缓缓说道:“大规模的战争中,人都是消耗品,遑论马?”

    “为何百姓害怕服劳役,尤其害怕服军役,随军出征?因为这么一去,人很可能就没了。”

    “或许是死在战场上,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病死在他乡,或许是长期劳累,类似在征途。”

    “人尚且如此,马,又能好到哪里去?”

    “汉武帝时,漠北之战,汉军派出十四万匹战马,最后回来的,也就三万匹左右,损失了十余万,这就是战争。”

    李笠一边说,一边指着马厩中的马:“既然都是要死,那么,宁可死马,也好过死人,不是么?”

    “所以,它们是作为消耗品而被饲养的,离开马场,随军出征之后,就没有人想着它们能活着回来。”

    “要么,累死在千里突击的路上,要么,被杀了吃肉,喝血,为将士们补充体力,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提升官军作战时的移动速度,作为牺牲。”

    “这些马不挑食、耐力好、吃得苦,在战争期间中,不需要特别的照顾,不需要特别待遇,只要地上有草,它们就能吃饱。”

    “脏活累活,它们来干,死了,也就死了,饲养成本也低,不心疼。”

    “所以,即便它们身材相对矮小,无法披重甲冲锋,冲刺速度也不快,作为消耗品的地位却无可替代。”

    李笠的一番陈述,让皇子们觉得恍惚,因为在他们看来,精心饲养的马,即便是随军出征,也该得到精心照顾,以及小心使用。

    李笠带着儿子们继续喂马,继续说:

    “作战期间,能得到精心照顾的马,只有那些战马,他们是主人建功立业的保证,也是冲锋陷阵时生命的保障,所以,有专人照顾,每日都能**料。”

    “但是,更多的驮马、挽马、代步马,没有这样的待遇,吃的只有草,喝的水,未必干净。”

    “盯着烈日或者寒风行军一日,累得不行,却没人认真照顾,身上有伤,也无法得到及时治疗。”

    “甚至,草料还被克扣,被人私下里倒卖,拿去换钱,亦或是成为发泄的对象,遭到虐待,却无法申诉。”

    “所以,大部分的马,在战争期间,吃不好,休息不好,受伤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又累又饿还要干苦活累活,被人透支使用,死亡率高,是必然的。”

    这话题,对于年少的皇子们来说,有些沉重,但李笠还是要说,毕竟这就是现实:

    “打仗要有骑兵,仗才好打,而骑兵要厉害,就不能缺马,朝廷大办马政的意义,就在于每年大批量提供堪用的军马,其中大半是这类消耗品。”

    “一场大战下来,马匹损失率惊人,但是,只要马政给力,补充的马,数量高于损失的马,那么,官军的战斗力就有保障。”

    “大批量养马,就得圈养,若散养,中原哪来那么多牧场?而且光靠草原放牧,草场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这是十分耗钱的事情,如果朝廷没有饶州大铜矿打底,如何能在中原办下许多马场,大批量饲养这样的马?”

    李笠说到这里,向儿子们展望未来:“元魏巅峰时,全国马匹数量据说有二百万匹,而楚国,目标是在建国三十年时,马匹数量有四百万匹。”

    “四百万匹?”皇子们被这个数字震撼了,“这么多?”

    “多么?不多。”李笠觉得这个数字并不夸张,“改良后的养马、育马技术,加上高效率的马政制度,就该养出这么多马,光靠草原放牧,那要多少草场?”

    “将来,你们到了壮年,朝廷有了四百万匹马打底,什么碛南、碛北草原,什么草原霸主,都不算什么了。”

    为何是这个数量?李笠有一个依据,那就是近代的东洋岛国,改用西洋的先进养马、育马技术后,花了二三十年时间,养殖的马匹数量,超过一百万匹。

    以岛国的条件,没有大草原,靠着科学养马,都能养出这么多马。

    李笠觉得全中原进行“科学养马”,又在有草原的情况下,用三十年时间,把马匹数量从“半壁版图”元魏的二百万匹翻一番,很夸张么?

    他再次指着眼前这些其貌不扬的马:“这些马,物美价廉,吃上面不讲究,能干苦活累活,朝廷想要拥有强大的骑兵力量,这些马就是基石。”

    “等将来,有了这么多马,草原上的事情,就是朝廷说了算!”8)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