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决心(续)


本站公告

    新亭西,江上蔡洲,南郡王萧大连的船队靠泊于此。

    之所以不是靠泊岸边,是因为他们不受欢迎,靠泊岸边很容易被袭击。

    座舰上,萧大连一脸铁青,看着近在咫尺的江岸,以及东北方向,不发一言。

    建康在蔡洲东北方向约二十余里,可谓近在咫尺,但他却在建康的南大门附近止步,因为城里没多少人欢迎他。

    他提前派人到建康“活动”,联系文武官员,且将他来到建康城外的事实,在建康城内传开。

    萧大连认为自己胜券在握,因为皇太子一旦去世,其子年幼难当大任,所以按着兄终弟及的规矩,身为嫡出弟弟的他就该即位。

    那么,必然有平日里不得志,或者想要再进一步的文武官员,选择“下注”,支持他进京,主持大局。

    结果..

    结果他暗地里联系的文武官员,许多人不表明态度,反正一个个都精得很,虚与委蛇,不愿和他‘奋力一搏’。

    即便是表兄、吏部尚书王褒,也劝他返回荆镇,莫要授人以柄。

    这简直是笑话,萧大连知道自己未得诏令离开江陵、前往建康,事后追究起来,他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还什么“莫要授人以柄”?

    嫡兄、皇太子萧大器的消息,已经中断多日,不知生死。

    萧大连按照之前收到的消息判断,之前高烧不退的萧大器,现在恐怕已经病逝。

    按说该嫡子继位,然而一个小孩子坐上皇位,担得了什么事?

    主少国疑的后果,朝堂诸公不可能不知道,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他作为皇太子的嫡亲弟弟,理所当然兄终弟及,结果...

    以毫无实据的“皇太子为怪猴所伤当晚,南郡王府有猴子出没”谣言,就把他挡在建康之外,用意再明显不过。

    这帮人要立幼帝,然后分权,把持朝政!

    两朝重臣留恋权位,东宫佐官舍不得即将到手的权力,所以选择立幼帝,他们就能理所当然辅政。

    皇子们看热闹,乐得少不经事的侄儿即位,他们好为所欲为。

    宗室们大概也是这个心态。

    至于文武百官,大概觉得他南郡王兄终弟及的希望渺茫,所以也不打算下注。

    于是,他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虽然抵达建康郊外,却入不得城,因为城中没有任何掌兵将领明确表示支持他。

    他若带兵硬闯,恐怕还是会被挡在城外,因为已经有官军兵马聚集新亭,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明摆着是让他知难而退。

    怎么办?

    萧大连心中除了愤怒,还有后怕。

    他未经许可擅离方镇,本来就是授人以柄,如果回去,新君即位后,那帮掌权的有了现成的借口,能轻易收拾他。

    即便保全性命,恐怕也会被剪去羽翼,软禁在建康,再无出头之日。

    若不回江陵,待在这里,进不去建康城,又没有粮食供应,随行这么多人能待多久?

    要么强闯建康,然而他在建康没有内应,就算突破外篱,也进不得台城。

    出发前,萧大连信心满满,觉得建康城内,一定会有不少有分量的文武官员愿意孤注一掷,支持他即位。

    现在看来,是他太乐观了。

    或者,在他离开江陵、抵达建康的时间里,建康城中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皇位归属一事再无疑问,所以,没人愿意冒险支持他。

    难道兄长熬过来了?

    萧大连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若兄长熬过来,就不是表兄劝他尽早返回江陵,而是兄长手书一封,命他入宫。

    所以你们一个个都想着拥立幼帝,好占便宜!

    父亲是如何对待你们的?兄长是如何对待你们的?关键时刻,就想着占便宜,一点担当都没有!

    他越想越气,却无计可施,进退两难的处境,实在是想不出办法破局。

    但走是绝对不能走的,留下来,再坚持一阵子,说不定会有人做出选择。

    忽然有人来报,说有客求见。

    不速之客,来自建康。

    并带来书信一封。

    萧大连先看了信,随后大喜:这是有人暗中联系他。

    因为在场之人均为心腹,萧大连便问:“来人何在?寡人要见他。”

    左右闻言赶紧劝:“殿下!如今时局微妙,可得提防刺客。”

    “无妨,寡人自有分寸。”萧大连笑道,好不容易有人主动联系他,他如何能将来者拒之门外?

    再说他内穿环锁铠,可防刺客。

    对方派使者来见,自己若连使者的面都不见,对方恐怕就断了心思。

    机会难得,稍纵即逝,萧大连下定决心,要抓住这次机会。

    若有此人做帮手,问题迎刃而解。

    “快,请使者进来!”

    。。。。。。

    白雪皑皑,北风呼啸,徐州公廨,徐州刺史李笠、长史王冲,以及徐州的主要文武官员,迎来了台使,以及最新的消息。

    皇帝驾崩,皇太子病逝,皇太孙即位。

    新君年幼,自然需要大臣来辅佐,而辅政大臣的名单也确定下来。

    其中有两朝重臣、东宫佐官,也有宗室藩王。

    湘东王作为宗室领袖、幼帝亲叔祖,赫然在列。

    至于擅离职守、赴京奔丧的南郡王萧大连,其罪当诛但其情可悯,因为萧大连身着丧服孤身入城、哭拜父兄梓宫之后,率部返回江陵。

    一场刺杀引发的风云激荡,眼见着就要变成狂风暴雨,结果突然风消云散,这让李笠听到消息后觉得有些茫然。

    这种感觉,就像偷偷下载了“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文件,满怀期待打开一看,发现是水浒传时那一瞬间的心情。

    我都准备好了,你给我看这个?

    预期中的诸皇子夺位、血流成河呢?

    预期中的血腥宫变、诸王内讧呢?

    李笠收回思绪,看着和蔼可亲的长史王冲,看着一脸淡定的台使,看着一脸轻松的文武官员,忽然有电影即将开始前抓紧时间上厕所的冲动。

    风消云散?不可能的,现在还只是热身,好戏还在后头。

    第一,幼帝登基,必然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这一点,朝堂诸公不是不知道,却促成了这一事实出现,说明什么?

    说明各方势力想趁机捞好处,立一个小孩子当皇帝,最方便不过。

    于是先把成年的皇位‘热门人选’南郡王排除在外,来个父死子继,而不是兄终弟及。这“排排坐、分果果”的夺权游戏才能继续玩下去。

    接下来,围绕幼帝的控制权,辅政大臣之间必然较劲,只是事发突然,各方需要时间积蓄力量。

    所以,暂时达成妥协,选择最大公约数:立幼帝。

    第二,自古以来,辅政大臣们内讧再正常不过,胜出的人,就能完全控制幼帝,接下来,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戏上演。

    胜利者清除异己之后,就会篡位,也必然篡位。

    第三,擅自离任带兵前往建康的南郡王萧大连,止步于建康城外,忽然放下军队不管,孤身入城奔丧,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的冒险没有获得权贵们有力支持,进退两难之际,建康城里有实力派和他达成共识。

    保他孤身入城能够平安抽身,保他平安返回荆州,不会被秋后算账。

    萧大连冒险失败,其实已经没有退路,但他敢这么做,说明偷偷与他合作的实力派,一定承诺了什么。

    那么,承诺了什么呢?

    李笠想着想着,觉得心情有些低落。

    对于国家来说,当前局势下,皇位来个兄终弟及、又嫡出皇子萧大连即位最合适,因为国有长君,社稷之福。

    这一点,权贵们不可能不知道。

    然而对于权贵们来说,立幼儿为帝,皇权旁落,才是他们大肆抓权、捞好处的最佳选择。

    所以,事情必然会往最坏的方向发展。

    决定王朝命运的关键时刻,那些皇亲国戚、两朝重臣、东宫佐官们,集体选择了一条有利于自己却会毁灭王朝的绝路。

    李笠抬头看天,看着满天白云,忽然觉得萧衍、萧纲父子真是可怜。

    萧衍因为刘宋、萧齐两代血腥残杀宗室导致大权旁落的教训,选择善待甚至宠溺宗室,结果换来的是什么?

    萧纲秉承父亲的执政思路,也善待宗室,可自己不幸遇刺身亡、儿子也不治去世后,这些宗室们,到底在干什么?

    让平日里表现、品行还不错的萧大连即位,明明是最优解,却立一个小孩子做皇帝。

    李笠在建康城里有耳目,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按照他听到的风声来判断,一连串大戏就要上演了。

    所以,这帮权贵的选择,极大概率应了一句话: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8)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