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徐渭顺着湖边长廊缓缓踱步,看似消食,其实是在吃零食……没办法,虽然都是在西苑,但他和嘉靖帝、内阁吃的绝不是一样的。
这是最让徐渭不舒服的地方,这些年他嘴巴早就被随园小厨房的厨子给养刁了,最近一个多月钱渊又弄了不少新菜,徐渭吃的不亦乐乎……肚子都大了一圈。
不说在都察院的陆一鹏、钱渊、孙丕扬,其他在六部、翰林院的随园士子中午都吃得到,但西苑……实在送不进去。
沿着湖边走了小半圈,吃完整整一袋红薯干,徐渭才擦擦嘴,在心里盘算了下,去了万寿殿。
还在门口等着通报,徐渭无聊的左顾右盼,冷不丁听见喵喵叫声,一只小黑猫大摇大摆的踱来,绕着徐渭转了一圈,然后一个纵身跳上殿门,从旁边的窗户里钻了进去……然后,被卡住了。
徐渭也是无语了,用展才的话来说,送小黑进来是来刷存在感的……但也不过大半个月,怎么胖成这样了!
最后徐渭只能捞着小黑进殿,还没等他行礼,小黑纵身跳下来,一个踉跄摔在地上,黄锦赶紧上前抱起来送到榻上,嘉靖帝撸了几把还仔细查查有没有受伤……啧啧,这待遇,简直了。
撸了好一会儿,嘉靖帝才讶然道:“文长来了。”
徐渭无力吐槽,“陛下适才召臣觐见。”
“对了,今日随园如何?”嘉靖帝随口问:“展才呢?”
果然问到这事儿了,徐渭暗暗庆幸,昨晚钱铮还鼓动侄儿带几个随园士子出迎,结果钱渊宁死不屈……开玩笑,李默入京关系到太多方面,钱渊哪里会去掺和一脚。
“臣早起轮值西苑,展才……应该还没起来。”徐渭咳嗽两声。
“不出城相迎?”
“用展才的话说……不去讨人嫌了。”徐渭苦笑道:“石斋公看他不顺眼,他看石斋公……也别扭。”
“胡说八道。”嘉靖帝笑骂道:“李时言复起,展才亦有功,还不去把人情坐实了。”
徐渭正要继续说些什么,陆炳进来了。
这是情理之中的,锦衣卫指挥使只忠于皇帝一人,今日陆炳敢出城相迎李时言,明日嘉靖帝就能不顾旧情将其一脚踹飞。
“出城相迎者二十六人,以礼部左侍郎林庭机为首,其子国子监司业林爎,并六部十二人,翰林闽籍五人,姻亲故旧七人。”
嘉靖帝点点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林庭机是必须出迎的,而林爎的出现有些其他味道,毕竟林爎如今兼任裕王府讲官。
“月余前,出城相迎钱渊者多少人?”
陆炳犹豫了下,硬着头皮道:“五十四人。”
“何人为首?”
“国子监司业张居正,大理寺卿鄢懋卿。”
嘉靖帝满意于陆炳不假思索的回答,转头笑道:“看来展才人缘不错。”
钱渊人缘不错……听到这个评价,徐渭只能挤出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和钱渊不同的是,李默行事风格干脆利索,或者也可以解释为简单粗暴。
出城相迎的二十六人,有五六个老人,李默简单交代几句,然后将七个姻亲,五个同乡,以及剩下的官员全都赶了回去,自己径直往西苑而来。
“臣李默拜见陛下。”
徐渭在心里咂咂嘴,听听,中气十足,徐阶有的头痛了……呃,可能钱渊也有可能会头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嘉靖帝轻描淡写的抬抬手,问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
李默起身,但随即躬身道:“老臣星夜疾驰,勤于王事,愿为陛下分忧。”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一问一答之后,嘉靖帝表示很满意。
起复李默的念头早就有了,但一直到严世蕃死,嘉靖帝才下定注意,李默此人以气自豪,敢于任事,虽有心机却性情倨傲,是制衡徐阶的最好选择。
选择李默,是为了徐阶。
如果李默意气消沉,那嘉靖帝会非常非常失望。
李默自己也知道,起复任礼部尚书,加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如果自己不作死,理应很快就能入阁。
虽然有心像当年一样,将严分宜、徐华亭一扫而空,但李默也能看清局势,严世蕃已死,严党即将土崩瓦解,自己的对手只能是徐华亭。
嘉靖帝似乎忘了自己三年前大怒将李默下狱,笑着问起闽地诸事,又问起李默北上途径所见所闻。
李默凝神一一作答,似乎也忘了三年前自己在昭狱中的种种。
从这个角度来说,穿越者永远无法彻底的融入这个时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深深的刻在士人的内心最深处,他们将帝王视作君父。
这是钱渊始终无法接受的,想当我老子,你有这个资格吗?
钱渊这种穿越者信奉的是孟子的那一套,“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犯我一寸,我让你无立锥之地。
徐渭在边上默默等着出场,他相信,今天自己一定有表演的机会,而且一定有呈现表演功力的发挥空间。
但接下来,徐渭听到嘉靖帝问起了红薯洋芋试种的事。
“如今才五月,要等八月,红薯洋芋才能挖掘称重。”李默声音洪亮,“启程前,老臣在自家田地掘土而察,可食的根茎颇为轻小。”
嘉靖帝偏头看了眼,徐渭出列轻声道:“户部左侍郎黄君辨去岁南下查验红薯,足迹遍布宁绍台三府,择地亲自沉重,又遍询老农,今年选四省官田试种,写就《甘薯论》一文。”
“《甘薯论》中言明,红薯分春薯、夏薯,前者种植时日约莫半年左右,后者约莫四个月。”
“但无论春薯、夏薯,先长茎叶,等茎叶开始枯黄之时,根茎才会膨大。”
徐渭就是这样的人,能常留帝侧,绝不仅仅是青词,诗词字画无所不通,能文能武,更兼天文地理、山川河流,就连农事都知道一二。
《甘薯论》名义上是黄懋官的杰作,但实际上钱渊、陈有年、陆一鹏都有所贡献,徐渭早就烂熟于心。
嘉靖帝的视线转回来,看到李默悻悻然却不开口辩驳,不禁笑道:“不说亩产二十石,如若能十石以上,展才实有大功。”
李默眉毛一挑,“陛下,老臣曾在邸报上看到,红薯是宁波知府唐荆川所献。”
徐渭没有退回去,而是稳稳的站在那,心想终于开始了,这老头还配合的挺好的。
8)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