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北征!北征!


本站公告

    “没有北燕,这仗还是要打。”



    刘钧沉吟道。



    此次派遣使者前往北燕之事,由新成立的外使司负责,所以由李然向他禀报了此事。



    不过北燕虽然拒绝了出兵之事,但同景州的粮食贸易却没有中断。



    对刘钧来说,北燕现在显然想当个骑墙派,两边捞好处。



    “对了,新安置的灾民现在有多少了?”刘钧问道。



    北燕出不出兵对刘钧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



    他最关注的还是自身问题。



    因为他十分清楚,景州最忠诚可靠的朋友是自己的陆军和海军,将来还会加上空军。



    “目前为止,总计有二百万灾民又进入景州,内四府可开垦的地方不多了。”李然道。



    刘钧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着急收回外四府的原因之一。



    荣朝的混乱未来必将滋生更多的流民。



    与其让这些百姓死在战争中,他更愿意继续收拢这些可怜的百姓。



    “等外四府回来,我们便有更多的土地了。”



    比起内四府,外四府的耕地更多,可开垦的地方也很多。



    今后如果在景州大面积种植土豆和红薯。



    整个景州养活三千多万人是没问题的。



    “下官就等这一天了。”李然神色向往。



    上一次去外四府对他来说,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听过李然说的事,刘钧转向薛常青。



    现在二人一个主要负责梁州方向的讨逆之事,而苏缙主要负责外四府的筹备。



    “汉王举兵,景州军再继续南下便等同汉王交战了,还未解决扶余人之前,景州不宜多数敌,所以当前只需守住攻下的梁州城池,借梁州配合飞狐卫引导流民进入景州即可。”刘钧说道。



    这段时间,顺利攻下顺宁府后,景州军又攻克了梁州南部归德府,东部的长田府和西部的宾阳府。



    这等于梁州东西南北四个大门都掌握在了他手中。



    现在的梁州对景州来说就是一个真正缓冲区。



    任何想要攻打景州的人都必须考虑景州在梁州的兵峰。



    薛常青闻言应了声是。



    这四个府现在分别由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和第八军负责守卫。



    四军相互成犄角之势,一方有难,其他三军能立刻赶往支援。



    对刘钧的决定,他也是认同的。



    毕竟这四军,共十二万人的兵力守住梁州绰绰有余,若是继续南下同汉王交战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毕竟一旦战线拉长,景州就得投入更多的兵力来维持粮道。



    这样只会让本就不多的兵力越来越分散。



    “朝廷那边怎么办?”薛常青道。



    这段时间朝廷可是不断催促景州军南下进攻汉王。



    “若有使臣来,就说扶余人又要兴兵攻打景州,我景州不得不小心为上,待驱逐了扶余人再从长计议。”刘钧道。



    赵祁的朝廷刘钧不在乎,这萧玉山的朝廷,他就更不在乎了。



    和以前一样,他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路子走。



    出兵是为了引流民进入景州,现在按兵不动,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



    “是。”薛常青应了声。



    “北征军的适应训练如何了?”



    刘钧最后看向苏缙。



    “回殿下,炮兵已经掌握了新式炮弹的使用,全军也做了所有兵种的配合演练,现在只要殿下一声号令,大军便可出塞!”



    “好,本王现在命你为北征大元帅,九月初一,正式北征。”刘钧道。



    外四府方面,还是苏缙比较熟悉一些。



    而且此次的作战计划,苏缙亲自参与,自是十分熟悉。



    有他在,北征之事能够更加稳妥一点。



    “末将领命!”苏缙单膝跪地,大声说道。



    三人各自领命而去,刘钧看向地图上的外四府。



    这几个月来,匠造司又造出了一批鹰击步枪。



    现在北征的四个军团已经全部装备了这种先进的火枪。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信心十足。



    这一战,他要打的扶余人不敢南山牧马……



    扶余国,兴城。



    早上的朝会中,拓跋彦坐在龙椅上,笑眯眯地望着满朝文武。



    这段时间以来,荣朝内乱带来的兴奋感冲淡了景山塞战败的耻辱之情。



    对他来说,中原大国的倒下将士扶余国崛起千载难逢的机会。



    “诸位爱卿,如今荣朝大乱,正是我扶余国入住中原的良机,只是不拿景州,这南下之路便断绝,对于这九月攻打景州之事,诸位可有何良策?”拓跋彦懒懒地问道。



    “回陛下,上次我们吃了景州火器的大亏,此次定要在火器上超越景州塞,以末将来看,此次征战至少要投入三百门火炮。”



    一个将领出列。



    拓跋彦点了点头,“孙将军说得对,近日,我扶余国从多斯国买的三百门火炮就会抵达。”



    “有三百门火炮,加上姜顺臣将军传授的战阵,以四十万大军分两路南下,景山塞必可破。”一个将领出言。



    提到姜顺臣,拓跋彦的眼睛眯了下。



    为了安抚战败在朝中引起的非议。‘



    他免去了姜顺臣的职位,但愤怒消息后,他逐渐明白这不是姜顺臣的错误。



    因为后续在与北燕的争端中,其他将领也吃了这种战阵的亏。



    所以,他重新启用了姜顺臣,并令其将看到的战阵交给扶余士兵。



    “一路走海上,进攻静安府,一路佯攻景山塞,那小靖王只怕做梦也想不到。”又一个将领附和。



    拓跋彦也笑了起来,这一年他集合扶余全国之力造了众多战船。



    正如将领们所说,此次他必不会空手而归。



    “陛下,请允许末将戴罪立功!”姜顺臣站了出来。



    同时,拓跋霍也站了出来。



    此时,他的右胳膊空荡荡的。



    满脸悲戚,他向拓跋彦道:“皇上,请给臣弟一次报仇雪恨的机会。”



    “俗话说,哀兵必胜,朕就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若是再失败,你们就不必再回来见我了。”拓跋彦肃声道。



    “谢陛下隆恩!”二人同声说道。



    点了点头,拓跋彦示意散朝。



    姜顺臣和拓跋霍退出大殿,二人对视一眼,眸子里俱都是狠厉之色。



    上次的屈辱,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讨回来。



    只是刚刚进入九月,他们正调兵遣将之时,忽然一道消息如同炸雷一般在传入皇城——十二万景州军进入新化府,直逼新化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