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珍妮纺纱机


本站公告

    离开如意殿,时间已到正午。



    漫步到王府池塘上的白玉桥,刘钧驻足观赏着里面悠闲游动的鲤鱼。



    “龚铭的匠造司正在批量锻造火绳枪,薛常青正在依照步兵操典练兵,不过高鸿允即便能借来十万两银子,那也是不可持续的,还是要想办法赚钱呀……”



    刘钧喃喃自语,自己现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了,珍妮纺纱机要马上搞起来。



    另外……



    想起一事,刘钧一拍自己的脑袋,他差点了忘了自己还有个宝库。



    高鸿允不说景州没什么特产吗?



    基地里可是储存了不少粮食,玉米,红薯,土豆都有。



    在小王爷的记忆里,他没见过这些东西。



    这可能因为大荣朝没有,也可能因为古代消息闭塞,还未从南方传入北方。



    不过,即便大荣朝有,他也是有优势的,现代的粮食可都是筛选出来的高产品种。



    想到这,他觉得王府的田产登时有了用武之地。



    现在是五月,根据农作物种植的月份,土豆要在十月份,红薯和玉米五月中旬。



    这样,他可以先种植红薯和玉米,不过红薯还需要育苗,现在来不及了,玉米则简单多了,直接丢种子即可,现在就能种植。



    “玉米。”



    刘钧傻笑起来,景州也有自己的特产了。



    “王爷……”



    一旁的胡为吓得不轻,深怕小王爷还有后遗症。



    意识到自己笑的太猖狂,刘钧收起笑容,“本王没病,快去找几个有本事的木匠来,有大事要做,”



    “是,王爷。”胡为松了口气,露出一脸贱笑,小跑着去了。



    ……



    “借钱?”



    府衙,一众官员面面相觑。



    高鸿允回来后便把刘钧借银子的事说了。



    “王爷一共要借多少银子?”一官员问道。



    高鸿允左右手食指交叉,“十万两,王爷说了,明天就要见到银子。”



    “十万两?也不多,我们几个凑凑也就出来了。”



    一身穿红色官袍,挺着大肚腩官员向众人摊手。



    “蠢货,你们几个就凑出这么多银子,这不是告诉他府库的银子,边军的军饷都让你们贪墨了许多了吗?”高鸿怒甩长袖。



    这些官员之所以对他马首是瞻,原因就在于对他们的贪墨,他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喂饱了他们,他们才愿意为自己做事。



    所以,他很清楚他们个个肥的流油。



    “那不借?”众人神色两难。



    “不借也不行,本官答应了靖王,若是做不到,惹他恼了,谁都不好过。”



    高鸿允紧皱眉头,他调入军中的人拉拢将领和士兵还需要时间。



    他虽有调兵之权,但是真的调动兵马做出不利于景州的事,士兵是否会跟随还说不准。



    正因为这个,他才要稳住刘钧,免得自己失宠。



    “四府官员,从小吏到我,少说也有两千多人,你们速速派人去告知,让他们能借多少借多少,不够的你们补上,到时一看那么长的名单,他也就懒得查谁借了多少银子。”



    高鸿允说道。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这边,胡为去了趟匠造司,带回了一老两少三个木匠。



    刘钧躺在摇椅上,一直在寝殿前的空地上等待,顺便翻阅技术图纸。



    “殿下,龚主事说了,他们三个的手艺最好。”



    胡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小民参见王爷。”



    三位匠人见到刘钧有些局促,相互看了一眼,老者领头就要跪下来行礼。



    “免了。”



    刘钧本能地起身搀扶老者,从现代带来的思想还主导着他的行为。



    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受不起这般大礼。



    只是令他没想到是,自己这个动作似乎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三位匠人俱都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胡为眼中隐带欣慰,崇拜。



    路过的王府家丁和婢女则一脸愕然。



    “咳咳,今日本王找你们来有件重要的事,这个东西你们能造出来吗?”



    刘钧拿出图纸打破这层尴尬。



    “这个似乎是手摇纺车,不过锭子怎么是竖着的?“



    老者经验丰富,手摇纺车乡中的农户基本一家一个,他制作过不少,大体能够看出点影子。



    “的确是手摇纺车。”刘钧点头,在当代战国时期手摇纺车就出现了。



    这种由木架、锭子、绳轮和手柄组成的纺纱工具构造简单,在大荣国也到处都是。



    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不过这个东西比手摇纺车复杂一些,你们看看。”



    边说,刘钧边把图纸铺在地上,老者和两位青年蹲了下来。



    比起简单手摇纺车,珍妮式的纺纱机更像是一个床架。



    床尾是竖起来的锭子,床侧装个摇轮。



    这种纺织机之所以比传统的纺车高效,原因在于发明者将纺车上原本横着的纱锭竖起了起来。



    这样一来,摇动手柄,可以带动多根纱锭旋转,将棉花不断纺成纱线。



    一开始这种新式纺车上有了八个纱锭,经过不断改良,到最后甚至能装八十个纱锭,效率提升了八十余倍。



    在古代,比起织布,纺纱更加辛苦,往往需要三个人纺纱才能供给一人织布。



    所以当这种纺车出现后,织布效率大大提升,生产的布匹在价格上有了竞争优势。



    到后来,这种纺车采用水力和蒸汽动力,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按照当代人类学者的总结,这种新式纺车的出现是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导线。



    “虽说构造繁杂了点,但应该能做出。”老者沉吟道。



    “你们若是四天能做出来,本王奖赏你们一人十两银子。”刘钧听了心情大好。



    珍妮式纺纱机的构造并不复杂,也没有高难度的零件,而且完全可以采用木质构造。



    大荣朝工业能力基本等于零,但他相信大荣朝木匠的手艺是无人可超越的。



    钢铁部件咱弄不出来,木头的总能凑活着用吧。



    毕竟这不是火枪,需要担心炸膛,再说人工手摇的,动作本就比较温和,木质足够了。



    “十两……”



    老者不动声色,两个青年却有些激动。



    咳嗽了一声,老者说道:“请王爷放心,小民一定竭尽所能。”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