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周淮安也有自己的理由,龙门客栈是他出关的唯一希望,在没有其他选择的况下,他绝对不可能放弃这个希望,毕竟对他而言,所剩的时间绝对不多了。
而且周淮安更清楚,现在时间是越来越紧,就这样任由时间继续拖延下去,局势对他是越来越不妙,毕竟眼下龙门客栈虽有近百的厂卫,但是付出一定的代价并非不可匹敌。可是若是给了对方时间,那么他就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毕竟镇武司可有着调集卫所兵马的权利,对方若是调集兵马,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个千户,那么他就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
听到周淮安这般说,邱莫言发现自己的反驳也没有用,随即只能选择支持周淮安的选择。
所幸,局面并非如同他们所想的那般完全无法接受,毕竟龙门客栈内的伙计也有不少,加上他们这些人的话,双方至少在人数上不会有太多的劣势,未必不可以博得一线生机。
周淮安是个果断之人,下定决断之后,随即再也没有任何的耽搁,先是详细的做出了一个计划,命令众人各自休整些许之后,在顺子的带领下,朝着龙门客栈赶去。
.........
京城,御书房内唯有景泰帝和现任兵部尚书于谦两人,就连从王府一直跟随景泰帝的太监都被其打发到御书房门口把守,严有任何人靠近。
景泰帝朱祁钰坐在龙椅上,隔着眼前的御桌看着这位一手将自己从藩王之位推上皇帝宝座的兵部尚书于谦。
而巧合的是,刚刚以残兵弱旅击败瓦剌人的围攻,宁愿另立皇帝也不愿向瓦剌人投降的前兵部侍郎,现任兵部尚书也正在仔细的看着眼前的这位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仁和人,出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六岁入私塾,十五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十七岁乡试落第后,闭门读书,到二十岁考取县学廪生,名列前茅。
永乐十九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后宦官王振把持朝政,于谦遭到忌恨和打击。正统十一年,于谦上京奏事,荐举河南、山西参政孙原贞、王来两人出任巡抚,王振唆使通政使李锡上本弹劾,诬陷于谦因长期不得升迁而心怀怨恨,任意荐人自代,不合体统,而下狱三月。
后在河南、山西两省官民和周、晋两藩王府的请求下,王振释放于谦出狱,降为大理寺少卿。后因迫于民愤,又恢复了河南、山西两省巡抚之职。正统十二年,任兵部右侍郎,次年又升为兵部左侍郎,协理军务。
正统十四年六月,朱祁镇在王振蛊惑下,对瓦刺部的侵扰举棋不定,开始步步退让,后又轻举妄动,率兵亲征。“土木堡之役”,朱祁镇被俘,瓦剌也先一部大举南侵,京城危在旦夕。
留京监国的郕王朱祁钰急召朝臣共议对策,当时朝廷上下,一片恐慌,翰林院侍讲徐珵等人主张迁都。于谦临难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军务,坚决驳斥迁都派,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
他率兵22万,精心部署,列阵九门,誓死抗敌,并扶郕王即位,追朱祁镇为太上皇,以定民心。经过五天激战,击退了瓦剌部的进攻,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以功加官少保。
于谦从永乐年算起,历经太宗皇帝、仁宗皇帝、玄宗皇帝、加上正统皇帝和眼前的这位景泰皇帝,也算是服侍过五位皇帝的元老了,所以他此刻更能明白眼下这位景泰帝在想着什么。
皇位的吸引力太大了,自古至今为了这个位置父子相残、手足相残者不知凡几,无论是景泰帝做出什么来,都不算出乎于谦的意料之外,但是他有些不理解的是,对方竟然愿意相信一个凭空冒出来的人,却不愿意相信自己,甚至还想要瞒着自己。
两人谁都没有说话,互相打量着对方,整个与书房内一阵沉寂,安静的仿佛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似得。
沉默了许久之后,最终还是于谦开口打破了沉默:“陛下,何至于此呢?”
听到于谦的这么说话,朱祁钰脸上浮现一丝冷笑:“何至于此?”
当初他就没想过坐上这个位置,可就是眼前的这个人硬生生的将自己退了上来,现在的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对方却开口问自己何至于此,这真是令朱祁钰感到一丝可笑。
他真的想要揪住眼前这个人,还有满朝文武中想要接回来那个人的所有官员的脖子问他们一句:“你们是想要朕死吗?”
那个人回来了,自己算什么,在需要的时候拿起来用,没有用的时候就可以随手抛弃,一个过渡的替代品吗?
你们这些人只需要向他下跪,就可以继续锦衣玉食,世代簪缨,但是自己呢,一个曾经染指过皇位的人,还能够有机会活下去吗?
朱祁钰不愿意只当一个替代品,他也不想死,所以他必须要争一下。再说了,都是姓朱的,凭什么这个位置他坐得,自己做不得,至少比起对方这个败家子来说,他才是力挽狂澜的那个人,否则朱家的江山早就完了。
看到自己一句话,朱祁钰如此大的反应,于谦顿时就明白对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他摇摇头道:“陛下,老臣的意思是,这种事为何要瞒着臣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