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魏国教训


本站公告

    【】喜欢就分享



    魏惠王屡次遭受军事上的失败,似乎也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在其执政后期开始招贤纳士,孟子、邹衍、淳于髡等便是在这期间来到魏国的。但这些人终究与魏惠王不是一路人,所以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从魏惠王到魏国灭亡,还有五位魏国国君,分别是魏襄王、魏昭王、魏安厘王、魏景闵王和魏王假。



    魏襄王用如耳而排斥成陵君,被苏代、张仪等忽悠得团团转;魏昭王时重用芒卯,但芒卯只善诡诈之术,实在难堪大用,我们就不去多说了。



    魏安厘王时,信陵君魏无忌可谓大才,然而在公元前257年,为了援救赵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从此客居赵国十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47年,才回到魏国。信陵君回到魏国,马上组织五国联军攻打秦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于是秦国采用离间计,挑拨魏安厘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信陵君再次不受重用,终于自暴自弃,酒色过度而死。而魏景闵王和魏王假时期,魏国已经如砧板上的鱼或癌症晚期的病人,只能任人宰割,已经无药可救。



    我们梳理、回顾魏国走向灭亡之历程,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即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魏文侯能够重视人才,魏国便得到发展;魏文侯之后,魏国历代国君既不够重视人才,也无法善待人才,导致人才流失或无用武之地。于是,摆在魏国面前的只有一条路: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家分晋后,魏国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四面强敌环伺,基本无险可守。迫于形势,魏国最先开始变法,走上了强国之路。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兴修水利,奖励耕战,国力大增。各国优秀人才听说魏文侯贤明,纷纷来投,特别是吴起的到来,为魏国建立起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团——魏武卒。此时,秦国正处于百年衰落期,还没有得到完整的关中平原,崤山、函谷关天险还在魏国手中,东进之路被三晋彻底堵死。第一次河西之战时,魏军以步步为营的方式一点点向西深入,秦国无力抵抗,魏军一直深入临晋才停止,距离秦都栎阳不过200里。秦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洛河沿岸才稳住阵脚。魏国完全占据了河西。



    秦国失去河西后,秦都栎阳再无险可守,只要吴起愿意,完全可以一举突袭拿下栎阳,秦国将成为战国第一个被灭的国家。为了夺回河西之地,秦国发动第二次河西之战,派五十万大军进攻晋,打算把魏军赶出河西。面对强大的秦军,魏军主将吴起激励士卒,仅用五万魏武卒就把秦军打得大败。



    此时,秦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危机,稍有不慎就是亡国的下场。就在此时,魏武侯昏招频出,先是bī)走了西河郡守吴起,又和赵国反目,魏国的战略目标从西线移到了东线,秦国压力大减。魏武侯错误的战略方向,把魏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魏国忙于争霸中原,吊打燕赵,痛殴楚齐,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是强弩之末。魏国四面树敌,胜仗虽然不少,却没有实质的战略进展。马陵之战,十万魏军精锐被齐军歼灭,主将庞涓自刎,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回头看看魏国的衰落之路,倘若魏武侯、魏惠王继续执行魏文侯的西进战略,结好韩赵,趁秦国未崛起之前将其消灭,占据关中地区,把魏国原有的土地作为东进之路,那么,统一六国的就不是秦国而是魏国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魏武侯父子亲手葬送了先王留下的大好基业。



    秋时期,魏氏作为晋国六卿之一,看似不显山露水,其实一直颇具实力。三家分晋进入战国以后,魏氏割据了晋国的新老国都绛都和曲沃,可以算得上收获最大的一家之一。魏国从开始的零零碎碎的地盘慢慢发展成称霸诸侯的大国,然后再逐渐衰弱直至到被秦国灭亡,在这整个过程当中,魏国版图的变化是当时所有国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它就像天上一片云一样变幻莫测:一会成凹型包围韩国,一会又成||型被韩国分开,最终还是像一叶孤舟一样被秦国的大浪所吞没。三家灭智以后,各家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地盘,不断交换土地,好让各自的领土尽量连成一片,于是就形成了赵、魏、韩三国的雏形。



    三家分晋以后,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魏国,魏文侯率先任用李俚变法,使得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任霸主。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魏文侯还联合三晋东征西讨,基本上是把周边所有的国家都虐了一遍,魏国不但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攻灭了中山国,同时还侵占了楚国和齐国的部分城池,使得魏国的版图达到历史顶峰。这时候的魏国地盘包括:被攻灭的中山国地区;韩国和秦国的之间的河西河东地区;韩国和赵国之间的小片地区;还有中原大梁附近的一大片地区,整个就看似一个凹字形包围了韩国。



    然而好景不长,三晋毕竟是三个国家,他们会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也会因为各自的利益分道扬镳!赵国和韩国跟在魏国后面南征北战,往往大部分利益都被魏国所占,他们得到的比付出的要少得多,分歧由此而产生!三晋离心以后,魏国凭借超强实力先后分别进攻赵国和韩国,结果分别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被齐国打败。两战过后,魏国逐渐衰落,而齐国秦国的相继崛起,给魏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魏国本来就处于四战之地,但是魏惠王在位时时而和秦国连横,又时而与列国合纵,政策的摇摆不定直接导致魏国四面受敌!不久魏国河西之地就被秦国锐士所攻占,河东之地也难以为继,魏国的国土不断萎缩。在河东部分地区被攻占后,魏国选择割让上郡给秦国以换得被侵占的河东地区并设立河东郡,此时魏国的版图中间好像被韩国切开一样分成两半。



    秦国自从攻占巴蜀,灭义渠以后,不但拥有了稳固的大后方,还拥有了稳定的大粮仓,实力已经不可同而语,东出之势不可阻挡。魏国在河东河西地区均被秦国攻占以后,魏国就基本退出了抗秦第一线,站在最前面的变成了韩国。



    韩国本来就国小势弱,自野王被秦将白起攻占以后,也无力控制上党地区。上党郡守冯亭和上党百姓不愿意归附秦国,于是就把上党之地尽献于赵国,直接导致了秦赵长平之战。此战之后,列国无法再与秦国抗衡,在韩国和赵国相继灭亡后,魏国犹如孤立的一叶孤舟。



    这一次魏国没有任何逃脱的机会,不久就被秦国所灭,其版图也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战国初期,强大的魏国为何不直接将秦国灭掉?



    在历史上的战国初期,魏国是当时综合国力最为强盛的一个国家。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举将秦国歼灭,这才有了后来秦国一统六国的局面。说到秦国和魏国之间的关系,还略有些复杂,他们之间的各种纠葛还延续了秋时期秦晋两国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生活当中了解到的秦晋之好。但是如果我们从整个秋时期的大环境来看的话,秦国跟晋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仇人。在赵国,韩国和魏国分晋国的时候,魏国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今天的晋西南地区,所以在战国时期的晋国也指的是魏国。



    既然秦国跟魏国存在了这么一段利害关系,那么作为战国初期最先成为强国的魏国,在称霸中原地区长达100年之久的他们,为何不直接将秦国一举歼灭呢?



    首先,魏国处在华夏的心腹地区,也被称之为战争之国,所以他们并没有办法集中所有的兵力去攻打秦国,比如说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战争,围魏救赵,实际上就是因为魏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所造成的,而秦国在这个方面就没有可担心的地方,没有哪一个诸侯国能在战略上实现围秦国就魏国。所以说魏国根本没有办法去攻打秦国,如果他们去攻打秦国,那么其他的诸侯国很有可能在此时趁虚而入,在背后捅刀子。最后魏国的结果也不堪设想,在受到东西两大诸侯国的轮番攻打之后,他们也会彻底丧失中原霸主的地位。



    其次,跟经济较为落后的秦国比起来,魏国更倾向于占领东方的土地,所以将国家的战略重点都投向了东方的平原地区,就好比现在国家面临了一个选择,你要去攻打一个国家,一个是穷的国家,一个是富有的国家,你会选择去攻打哪一个呢?想都不要想,肯定是去攻打富国。秦国当时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闭塞,与东方各国比起来交通不便,而且其国家的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于东方的诸侯国,所以他们也不愿意将开疆扩土的重点放在此地,而是放在了东方更为广阔的平原地区,那里的土地非常适合耕种,交通也非常便利,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都非常的快速。



    【】喜欢就分享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