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秋高马肥,养了大半年的马膘肥体壮,状态最好。冬天时候吃干草,要掉膘。
其次是游牧民到了秋天都收好了牧草,驻屯于冬季营地,不在需要强劳动力的大负荷劳动。大量精壮汉子闲下来了。
然后,北方民族以及马匹习惯于干凉的天气,秋冬季节的中原正适合他们活动。
最后,中原地区刚好是收获季节,农民们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收割等劳作。物产最盛,能抢的东西最多。
总的来说,就是游牧民秋冬季节南下,能有效利用他们马力,人力以及天气上的优势,能抢到东西就是非常赚。如果不出来,那马匹的良好状态以及劳动力上的充裕就白白浪费在冬季营地里。
“打草谷”不同于两军正面对阵的大战和小部队的斥候战,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掠夺战,目标是敌方的人口、牲畜、财富,奉行“能带走的全带走,带不走的全烧光”的基本战术原则。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不以战斗为目的,而以劫掠为目的。匈奴的这类入侵,并不是以攻城略地或者与中原人决战为目的,而是具有强烈的经济掠夺色彩。匈奴地处北方苦寒之地,出产少,环境恶劣,劳动力也不足,所以需要从中原人获取大量商品。和平时期有关市、互市,双方以物易物,各取所需。等到了局势紧张之时,正常贸易中断,而匈奴对中原人物品的需求仍在,所以发动以劫掠为目的的经济战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史书中对于此类“打草谷”的描述,最常见的就是“略二千馀人”、“杀略千馀人”,“杀略人民畜产甚多”,可见北方中原人的苦难有多深重。
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冒顿单于听闻赵国在秦军连续打击之下国事衰微、兵力枯竭,大喜过望。
“往年摄于李牧的战功和奇谋,我们大匈奴居然无法南下牧马,真是可恨至极!好在伟大的昆仑神没有忘记他的子孙,终于中原人自相残杀,给了我们天大的机遇。”匈奴首领头曼单于说完,张开双臂,感恩昆仑神的伟大。
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形若癫狂,大喊大叫道:“昆仑神!我以昆仑神的名义,我头曼大单于,在此宣誓!”匈奴首领头曼单于望着身旁的贵族大臣们,大吼道:“我要带领你们像猎鹰般飞越高山!穿越湖泊!为你们捕捉,青足灰翅之鹤!”
贵族大臣们赶紧低头,表示服从。
匈奴首领头曼单于望着不远处的匈奴骑兵们,大喊道:“带领你们,像狼群一样,穿过那绿色的草原,去洗劫那些堆满粮食,堆满丝绸,住满美女的村庄和城镇!“
匈奴骑兵们全部举起了马刀,表示敬意。
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双臂再次张开,望着远处的匈奴平民们,郑重承诺道:“让中原的男人,作我们的奴隶!让他们的女人,作我们的妾婢!让他们的田野,成为我们的牧场!血染黄昏,肉喂烈狗!我勇敢的大匈奴,是高天之下,除了昆仑神之外,唯一的主宰!”
匈奴平民们全部欢呼了起来,表示拥护。
他们只是为了日后的美好生活!可是,谁能保证这不是异想天开呢?
昆仑是东方万族之源,天下之脊梁。匈奴和大多数的游牧民族一样崇尚自然,信奉萨满教。昆仑山神是最接近上天的所在,自然是天下最大的神灵。当然匈奴也信奉日神和月神,也就是太阳神和月亮神。北方游牧部落首领都有“早晨拜初升太阳,傍晚拜高升月亮”的习惯。
匈奴南下入侵赵国,就必须先攻克赵国北方长城,简称赵北长城。
赵国长城主要有二条,第一条是赵国南方长城,即邯郸长城;第二条是赵北长城;
赵国南方长城,是赵国在邯郸境内沿漳、滏之滨修筑的南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南方的魏国入侵。大体上这条长城从今武安的西南起,东南行沿漳水,到今磁城的西南,折而东北行,沿漳水到达肥城。此外为了抵御西面的强秦,又修筑了从辉县开始,南接河内,北至滏阳的秦赵分界长城。不过效果似乎不佳,因为秦国早就打进来了。
赵国北方长城,是在公元前306年修筑的。当时赵武灵王打败了林胡、楼烦,开发了雁门、代城、云中、九原这些地方后,就开始修筑长城,东起于代城,经云中、九原,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长约一千三百里。这一段赵长城的遗址还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之间。后来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曾利用了这一段赵长城的部分作为基础。
长城的修筑,起源于大量的水利堤防工程。从春秋到战国,由于农民在生产斗争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建筑堤防的技术,各大河流都陆续建筑了大规模的堤防。当时统治阶级在进行战争中,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方式的运动性,很需要建筑大规模的防御工程,于是就利用建筑堤防的技术,把边境上原有的大河堤加以扩建,把原来的水利工程改造成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战国七国中,位于西方的秦国早在公元前461年就开始不断地在黄河旁构筑防御工事,目的在于防止魏国的进攻。关东六国,也都在各自的险要之地修筑了长城。
匈奴首领头曼单于率领二十万匈奴骑兵南下,随军的牛羊数十万,漫山遍野。匈奴人的兵锋直指李牧镇守的雁门关。雁门城既是雄关,也是赵国北方的军事重地。雁门关位于雁门山东西两山之间,东西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故名雁门关。
雁门城守府。
赵国大将李牧听闻匈奴大举南下,知道匈奴人是想趁虚而入。
李牧抚了抚额下的白须,闭目沉思。一时间,老将军那伟岸的身躯仍然是那么的挺拔和高大,白色的须髯也轻快的飞舞着,真是战神一般的人物啊!
“上将军,匈奴人来着不善啊。邯郸抽调了咱们大部分的兵力,如今守城尚且不足,如何能够击退匈奴人。”副将司马尚担忧地问道。
“既然无法防守,那么就主动进攻!”赵国大将李牧突然睁开了双眼,掷地有声地说道。
“主动进攻?如何进攻?”副将司马尚是一员勇将,可惜智谋不足,疑惑地反问道。
“奇谋妙计,最毒莫过于断水断粮,最狠莫过于水攻火烧!”李牧思索了片刻,沉声说道,“此次,匈奴人举兵二十万南下,但是匈奴人的后勤基本上都是依靠随军而来的数十万牛羊。有一点,大家都明白,匈奴人的数十万牛羊绝不可能聚集在一起,因为需要方圆上千里的草原才能勉强养活这些牛羊。那么这就给我们造成了难得的机会。”
“二十万匈奴人,行军作战就按照三个月来算,至少带来了五十万牛羊。五十万牛羊分布在方圆上千里的草原上,加上冬季积雪下的牧草稀少,那么他们至少要分作上百个牧场。匈奴人在雁门关下至少有十万人,那么每个牧场的留守兵力不会多余一千。”副将司马尚缓慢地计算到,越想越高兴。
“不错,老夫静心挑选出一万铁骑,分成五大队,远程奔袭匈奴人的牧场。如果成功,匈奴人没有了牛羊,如何能够在雁门久留!”赵国大将李牧也欣喜异常。
赵国骑兵不用说太多,大家伙都知道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这改革事实上就是把马车兵换成一种模仿匈奴骑兵装备的轻骑兵!也就是胡服飞骑!胡服飞骑的装备应该一杆长枪,一把马上用长剑和一张短弓、两个箭囊!他们移动速度非常快,来去如风。
李牧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所以在北疆,赵国骑兵往往突然就出现在匈奴人面前,然后狠揍他们!所谓“兵贵神速”,军队跑得快,那就是王道。
为了让赵军更快,李牧还进行了军粮改革!他在北疆的时候,发现草原平民的饮酒叫马奶酒。这玩意不仅是饮酒,喝饱了也特别经饿。于是李牧将之引入军队!李牧让飞骑每次就带一囊马奶酒和两个面饼,这样赵国骑兵可以吃上三天,却比其他粮食一天的重量还要轻很多!于是赵军的速度更快了,来来去去,一天可以走几百里。赵国骑兵抓到匈奴人就打一顿后,又跑回家,装满马奶酒,又出来接着打。这招弄得匈奴人苦不堪言,就差没唤李牧做干爹。这些赵国骑兵被称为“赵国飞骑”!
而李牧也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飞将军”!他的后人李广更是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美称。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