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吓退匈奴


本站公告

    大秦命运第61章吓退匈奴诸葛孔明使用此计,正应了瞒天过海之“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司马懿也是深通谋略之人,诸葛亮正是利用了司马懿的特点,采取了减兵添灶的计中计,引司马懿上当。当年孙膑对付庞涓,曾经用过添兵减灶之计,让庞涓误认为孙膑的士兵正一天天减少,因此孤军深入,追击孙膑。结果中伏,死在孙膑手里。



    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徐徐退兵,想追又怕中计,就去数诸葛亮兵营的灶间,却发现每天的灶头都比前一天多,司马懿以此判断诸葛亮边退兵边添兵,实际上是引诱自己去追。所以司马懿勒兵不追,使蜀兵不损一兵一卒退回汉中。诸葛亮能够在司马懿的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不仅仅是把这个计策实在是用到了极致,也是对司马懿这个人的性格缺点了如指掌。



    蒙毅心想:“匈奴首领头曼单于虽然也是称霸草原的强者,但是论智谋,恐怕根本不是我这个拥有五千年智慧结晶的人的对手,所以根本不怕对方不中计!”



    果然,秦军首先和匈奴骑兵使劲拼杀,吓坏了匈奴人,让匈奴人以为秦军要同归于尽。却不知秦军只是想要驱赶匈奴人在东面的侦查骑兵。



    然后,几天下来,秦军白天出来厮杀,天黑就死守营盘。等到第二天天亮,秦军东面就来了数千骑兵增援。



    而且秦军营地一下子扩大了好多,人人高声疾呼:“援兵来了!援兵来了!……”



    秦军人数并没有增加,只是干草假人多了数倍。蒙毅害怕匈奴人摸进营地,索性让林胡部落残存的数千老弱装扮成秦军。这样一来,这场戏就表演得越来越像了。



    距离秦军营地三十里,匈奴大营。



    “大单于,不好了,秦人的援军来了!”匈奴负责侦查的百夫长火急火燎地跑进单于大帐,慌忙地报道。



    “什么?来了多少人?”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吃惊地问道。



    “人数不多,第一天只来了四五千人马,可是秦人第二天又增兵了四五千。”匈奴负责侦查的百夫长详细解释道,“小人不放心,趁着秦军移动营地,又去检查了他们的军灶,发现的确增添了上万人的配置。”



    匈奴首领头曼单于不甘心,又详细询问了秦军这几天的异动,包括营地规模扩大了多少、值守人数是否增加等等。



    思量许久,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叹口气说道,“看来秦军的确是来了上万人马的援兵。”



    “尊敬的大单于,秦军若是只有这两万骑兵,即使加上众多的弩箭,也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如果秦军从上郡派出接应的步兵大军,那些家伙的弩箭多得像草原上的蝗虫一般,我们可不能冲上去送死。”楼烦新任首领呼延黑狐也在一旁劝说道。



    “这样看来,这次只能放过这些可恶的秦国人了!”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唉声叹气道。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蒙毅等人在匈奴侦查骑兵的“护送”下,来到秦国上郡的边城,而匈奴大军早就退回草原了。



    “终于逃出生天了!我真怕头曼单于一时间头脑发热,铁下心来要消灭我们呢。”蒙毅呼出了一口气,说不怕那是假话,但是作为将领,必须装成胸有成竹的样子,一定要成为士兵们的“主心骨”。



    “你放心好了,草原上的首领就如同狐狸一般,没有天大的好处,他们是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对于你们中原人来说,这两万马儿肯定很重要。但是你别忘了,在草原上从来就不缺少成千上万的野马群,你觉得匈奴人会为了这么点马匹和你们拼命?”林胡公主胡月轻笑道,似乎早就料道会是这样的结局,还不忘揶揄一下蒙毅。



    “好吧,林胡公主,不过你的公主称号好像名不副实啊?”蒙毅也不客气,直接怼了回去。



    “对于你们中原人来,不到万人的部落的确不算什么,也没资格称王称公,但是我们草原人有自己的骄傲,不管你们中原人承不承认!”林胡公主胡月似乎被牵动了什么伤心往事,十分倔强地吼道。



    “行,行……你爱怎么称呼自己都行。只不过秦国后宫的规矩森严,你千万保重!”蒙毅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一个女人纠结,心想:有的是人,会招呼你,教会你中原人的规矩!



    “秦王的后宫是怎么样的地方?”林胡公主胡月根本就不知道后宫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只好低声下气请教道。



    “大王的后宫早就有各国的女人入住了,秋兰冬菊,各有千秋,都在费尽心机讨好大王。但是最可怕的是无穷的互相算计,你要当心了!”蒙毅见林胡公主胡月刚刚亡国破家,不忍心拒绝,只能大概地讲解一下。



    “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林胡公主胡月忧郁地回头望了一眼阴山一眼,“永别了,我心爱的草原!”



    半个月后,咸阳宫大殿。



    “这次老臣未能取得大捷,请大王发落!”刚刚回到咸阳的主帅王翦主动请罪。



    “老将军无须自责,匈奴是草原上兴起的强敌,更是把游牧骑兵的来去如风发挥得出神入化,更有匈奴首领头曼单于狡猾如狐,毕竟我们击退匈奴联军,此次就算我大秦小胜匈奴吧。”秦王嬴政自然知道军心和士气“可鼓不可泄”的道理。十几万秦军都等着领赏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秦王嬴政当然不会让秦国军方寒心。



    “我听闻老将军一直都未找到匈奴人的粮草大营,这是什么情况?难道匈奴人可以连续一个月不吃不喝?”秦王嬴政对前线具体情况,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趁着大家都在,索性将问题摆在台面上。



    “回禀大王,老臣以前也和匈奴人多有接触,因此对此事略知一二。”主帅王翦于是细细地解释起来。



    听完主帅王翦的解释,蒙毅也开始真正了解了匈奴人的后勤供给是何等的高明!



    战争就是打保障,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中国古代行军作战历来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又有“皇帝不差饿兵”的说法。意思是,皇帝不会让士兵饿着肚子上阵的。毕竟,只有士兵们吃好、睡好,才有足够的体力穿上沉重的装备与敌人厮杀。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无法支撑大规模的职业军队,因此一般不会主动向外发起战争——隋炀帝、汉武帝算是极为特殊的例子了。但是,为什么生产力水平更低的匈奴,会经常入侵中原?别的姑且不论,他们倒是怎么解决粮草问题的?



    一、闪电作战:匈奴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北方的草原和戈壁深处,逐水草而居。丰盛的水草,养育了大量马匹,即“匈奴草黄马正肥”。充足的马匹供应,为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匈奴骑兵以其良好的机动性和强悍的战斗力,给秦汉王朝带来的巨大的困扰。匈奴骑兵的数量并不多,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但他们来去无踪、打一枪就跑,让中原军队防不胜防。以汉朝为例,匈奴曾经三次大规模入侵上郡、云中,烧杀掠夺;当汉朝军队好不容易集结赶到时,匈奴已经从容退去,只给汉朝军队留下一队令人惆怅的背影……



    在闪电作战的情况下,匈奴骑兵不需要携带很多粮草。还是举一个例子,以前我们出门旅行,乘坐火车,总要三五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行囊里总少不了一堆方便面。现在出门乘坐高铁,半天就到了,谁还带方便面出门?



    二、方便食品:说起方便食品,匈奴可能是中国最早使用方便食品的民族。北方草原除了盛产马匹外,还盛产牛羊。当中原民众因为要使用牛作为生产工具、对耕牛倍加呵护时,匈奴却将牛肉作为日常食品。匈奴骑兵的军粮,也是风干牛肉。具体做法是:将一匹牛杀掉,取出数百公斤的牛肉进行风干,变成十几公斤、二十几公斤的牛肉干,塞进一个牛膀胱里,由一名士兵随身携带。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丰富全面,其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一小块牛肉就可以维持人类的生存需求。一名匈奴骑兵随身携带的一包牛肉干,能吃上几个月之久,根本就不必要额外配备后勤保障人员。匈奴骑兵就是依靠这种高热量、营养全面的牛肉干,屡屡南下侵犯中原。



    三、以战养战:前面说过,匈奴侵入中原后,总是免不了烧杀抢掠。这种做法,用《孙子兵法》来说就是“以战养战”了,即“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匈奴人未必研究过《孙子兵法》,但他们对“以战养战”这一套玩得很熟溜。匈奴骑兵在中原烧杀抢掠,一方面极大地削弱了中原的实力,一方面补充了他们的后勤,达到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目的,不像中原军队那样严重依赖于后勤保障。对于匈奴骑兵这种战术,中原民众十分头疼,却又无可奈何。



    匈奴果然是草原人兴起的新霸主!真是不简单啊!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