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卖粮食


本站公告

    江母哪是吃亏的主,朝着江朋奶奶的背影回嘴道:“你才蛮不讲理呢!你才是老太婆呢!你全家都是老太婆……”



    “果然还是前世那个战斗力满值的奶奶!”后面,江宁嘴角一抽,心里对奶奶彪悍的战斗力表示由衷的钦佩。



    按照奶奶自己的说法,自己也不是什么得理不饶人的主儿。回嘴几句,直到江朋的奶奶不搭理自己,才住嘴回到院子里,继续照看小孙子去了。



    “奶,马上中午了,我和我姐先回家去了!”眼看着时间到中午了,江宁对奶奶说了一句,就要拉住姐姐江容的手回家。



    “等一下!”不想,江宁刚刚转身,就被奶奶喊住,“昨天你大姑来,捎带了一些水果,你捎带一些回去,省得我再去送!”



    说着,奶奶将江小宝放在地上独自玩耍,自己起身回到屋子里兜了一兜水果递给江宁。



    当然,也少不了江寒的份。



    “谢谢奶奶!”江宁接过水果道了声‘谢’,就和姐姐江容一起出了三叔家的大门。



    江宁的大姑名叫江芸,四年前嫁给了镇上年纪相仿的赵仲来。



    结婚之后,夫妇二人在镇上支了一个摊位,靠着贩卖水果和零食为生,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至少比江启枫三兄弟家里要好上许多。



    因为家境殷实的原因,江芸隔三差五的就会回娘家一趟,捎带一些自家贩卖的水果,多是些苹果、橘子、香蕉等乡下常见的水果。



    关键是其他的水果也没有啊!



    江母的很多性格,其实和其他农村老头、老太太还是很类似的。



    比如,家里的很多好东西有时候放坏了也不舍得吃。



    比如,做事尽量保证一碗水端平,每次闺女捎带给她的吃食,江母都会均分给三家。



    再比如,不喜欢拖累儿女。



    江母虽然在三叔家过活,可自从三叔结婚以后,上了年纪的江母就将自己名下的两亩地平分给三个儿子,并且还另起炉灶,不再跟儿子、儿媳在一个锅里吃饭……



    以上种种,皆是农村的常见现象!



    江宁回到家,打开兜一看,见里面有一串香蕉还有几颗苹果,另外还有一些饼干等吃食。



    从中拿了一颗苹果去水池边清洗了一下,再用刀切成两半,分给江容一半吃了起来……



    经过一个星期的忙碌,苗圃里的棉花幼苗全部移植到了田里。



    “早上我去看了看,地里有些缺墒,看天气,这几天也不会有雨,要不明天先把地浇了吧!”



    饭桌上,江启枫一边吃,一边同李芬商议。



    “干嘛要等明天?”李芬有些担心井被别人占了,“一会儿吃过饭,咱们就去地里,先把井给占了!”



    “也行!一会儿我就去大哥家将拖拉机开过来,先把水泵给拉地里去!”



    在九十年代初,拖拉机可是个了不得的大件。



    一台小型的拖拉机要六七千块钱一台的价格。



    以江启枫家之前的经济条件,砸锅卖铁也是买不起的。



    就是整个下洼村,能独自买得起拖拉机的也没有几户人家。



    在这个时候,兄弟姐妹多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江启枫兄弟三人,也都不是什么富裕人家,前年的时候,三家商议了一下,咬牙买了一台二手的小型拖拉机。



    就这,也花了兄弟三人近三千块钱。



    分摊到每家头上,也有一千块钱左右。



    这点钱,咬咬牙,江启枫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将地窖里窖藏的粮食一卖,之前欠的债先不还,钱自然也就有了。



    吃干抹净,江启枫去大哥江启阳家将拖拉机开回自家,再装上水泵,直接开着去了地里。



    晚上的时候,江启枫直接在地里守着,并没有回家睡觉。



    第二天用了一天的时间,才将家里的地全都浇了一遍。



    “启枫,水泵先别拆,明天我还要浇地!”



    傍晚的时候,大哥江启阳特意去地里给江启阳说了一声,回家匆匆吃了几口饭,接替江启枫在地里守起来。



    第二天,江启阳将自家的地浇好,也没有拆卸水泵,因为第三天三弟江启航也要浇地。



    如此一来,可急坏了其他想要浇地的人家。



    眼看着地里的墒越来越少,附近十多户人家的地都等着灌溉呢!



    特别是那些刚移植到地里不久的棉花幼苗,一棵棵蔫了吧唧的,如果再不浇灌,可就要旱死了,他们能不着急吗?



    可这个时候着急又有什么用?



    谁让江启枫脑瓜子灵,先把井给占了呢!



    等第三天江启航将自家的地给浇好,其他排队的人家为了谁先浇谁后浇,甚至开始动起手来。



    不过在众人的劝阻下,架终究还是没有打成。



    对于这些,江启枫并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不关心。



    现在,江启枫正在家里忙着卖小麦的事情呢!



    说起小麦,就不得不提起地窖。



    在九十年代初,农村还有着挖地窖,用来窖藏粮食的习惯。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个时候,广大农村地区才刚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没几年,对粮食自然格外的珍惜。



    每年丰收的时候,农户都会将自家的粮食窖藏起来。



    直到等来年丰收之后,再将去年窖藏的陈粮拿出来卖,然后再将新粮窖藏起来。



    如此反复!



    年年如此!



    除非家里急需用钱,否则农户根本就不舍得将自家的新粮卖了。



    不过作为重生者,江启枫很清楚,随着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以后谁家也不会再窖藏那么多粮食,地窖这个东西也随之成为了一段历史。



    正是因为明白这个原因,江启枫才想着趁着这段还算农闲的时节,将自家院子里的地窖给平了。



    跳入地窖,江启枫用盆子将小麦一盆盆的送给地面上的李芬。



    接过之后,李芬再倒在空旷的院子里晾晒。



    用了小半天的时间,地窖里的小麦总算全给运到了地面上。



    傍晚的时候,江启枫夫妇再将晒干的小麦装入麻袋中,直接垛在了院子里。



    等到第二天,江启枫寻上收麦的商贩,以四毛三的价格给卖了出去。



    当然,江启枫还留了七八百斤的小麦没卖。



    这七八百斤小麦,除却有几十斤用来当做今年小麦收获前的口粮之外,剩余的是用来交公粮的。



    新粮和陈粮价格不同,江启枫自然不会用新粮交公粮。



    有些亏!



    这是华夏农民特有的狡黠!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