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电子产品在短短几年内填充世界市场,逐渐进入存量有序增长阶段。
野蛮发展过后,国际市场进入理性竞争阶段,更高的管理水平,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组合,逐渐淘汰实力较弱的竞争对手,过渡到跨国巨头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2001年惠普公司与康柏电脑抱团取暖,成为全球it产业令人瞩目的。
两年过去了,现在情况如何
这桩it产业强强联合的并购,华尔街人士并不看好,因为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线高度重合,追求的是数量简单叠加,而不是产品领域的互相优势互补。
宣布并购之后的9月5日,纽交所惠普的股票每股下跌187。收于1887美元。而康柏的股票每股下跌1028,收于1108美元。
这开门的一个闷棍,似乎预示了新公司前途坎坷,绝对不令人乐观。
截止2003年底
这两家公司的机构和产品线重叠非常严重,经过大幅度裁员之后,削减费用开支,意味着很多渠道重叠的供应商,生产线以及制造工厂都将被压缩,甚至造成整个销售市场的混乱无序。
反映到财报上,二者相加营业额从2001年度820亿美金大幅下降到2003年的577亿美金,利润额因为大幅度遣散工人经济补偿,比之前降低一多半,勉强保持了微利的局面。
面对不利局面
惠普公司在2003年末正式宣布新成长计划,计划在六个财季之内继续削减14500名员工,占整个员工总数的10,希望能因此每年节省17亿美金,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转效率。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利情况呢
这是因为王族基金采取了针对性的打击手段,通过市场排名第四的戴尔电脑大幅降价增配举动,打压惠普公司旗下电脑品牌生存空间。
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同时降低旗下低端系列电脑价格,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针对惠普公司电脑产品和打印机产品进行围剿。
两者配合一个从上而下,一个由下往上挤压市场空间,利用大规模生产成本优势打击竞争对手,成效非常显著。
拼价格,王族基金背靠着华夏大市场从来就没有怕过谁。
戴尔电脑的降价只不过是让利润率削减一半,依然能够保持12的净利润率,可怜惠普公司就不行了,全系列电脑产品亏损幅度达到810,必须要依靠利润率高的企业服务器产品弥补。
2003年底,全球it产业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米国ib与华夏幻想集团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幻想集团以现金,股票和偿付债务的方式收购ib个人电脑业务。
华夏幻想集团将拥有新公司45的股权,米国ib拥有18股权,从而诞生了c行业排行第三的巨头企业,仅次于排行第一的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排行第二的惠普公司,领先排行第四的戴尔电脑。
2003年,在全球电脑市场进入存量竞争的格局后,华夏电脑市场依然处于爆发性增长状态。
全年销售1300万台电脑,比2002年同期增长192,销售金额967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2。
华夏国内的品牌电脑竞争进入群雄割据状态,七喜、实达等电脑品牌已经成为昨日黄花,联想、熊猫、方正、格立等国产品牌纷纷崛起,显示了强大的竞争实力。
在全球市场上
oo品牌电脑凭借着十多年的好口碑,依然占据着高端市场霸主地位,占据市场份额的23,拥有无可比拟的品牌优势。
世界排行前十的厂商中,惠普占据152,ib占据71,戴尔占据63,东芝占据33,格力占据29,宏基占据23,c占据23,联想占据21,方正占据17。
虽然ib品牌电脑2003年收入达到96亿美金,电脑产品出货量达到1亿台,可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亏损了,全年亏损478亿美元。
这是因为ib品牌电脑在米国的生产厂成本太高了,根本无法应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竞争。
在戴尔电脑主动发起价格战之后,ib果断的缴械投降,乖乖的退出了个人电脑市场。
令人恶心的是,ib没有理睬王族基金抛出的橄榄枝,也不愿意ib电脑品牌归于王族基金麾下,选择了幻想集团作为合作伙伴。
经过短时间谈判
最终以125亿美金的白菜价格半买半送与幻想集团达成并购交易,这其中含35亿美元现金,35亿美元股票以及承担55亿美元债务。
幻想集团公布收购ib个人电脑业务之后,市场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在纽交所,ib股票价格微涨057,报收于每股9665美元。
在香港联交所,幻想集团股票出现大幅波动,最终下跌75,报收于2757港元,成交金额362亿港元。
从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对幻想公司的此举并不看好。
戴尔电脑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先生表示
全球it领域格局已经固化,上一次成功的并购可以追溯到王族基金并购戴尔电脑一役,此后的挑战纷纷撞了逼,最新的尝试就是惠普公司与康柏公司的合并,大家看到其实只是个笑话。
这番话表明,戴尔电脑对应付竞争对手得心应手,根本就不需要老大哥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出手,充满信心的觉得自己就能够解决问题。
华尔街著名分析家罗勃恩德勒表示
收购ib个人电脑业务确实可以增强自身实力,但可以预见的是,不论哪家厂商收购成功,都将失去ib电脑部门的大部分业务,并且需要重建零售渠道,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话音未落,
ib电脑大客户通用电气公司就宣布不再从ib订购电脑,转而从大西洋商用机器公司订购oo品牌电脑以及企业服务器,这笔订单价值约7500万美金。
新公司刚诞生不久,就遭遇了劈头盖脸的一个沉重打击。
由此可见,幻想集团虽然能收购ib电脑,但没有足够的品牌力运营,相关的大客户纷纷离去就是明证。
在存量市场激烈竞争的现在,不论是著名的厂商惠普,索尼,c,东芝,戴尔,都在竭尽全力争夺零售渠道,这绝不是并购一个品牌就能继承客户群的。
在整个2003年度,还有一家著名的大公司过得比较苦逼,那就是微软公司。
仿佛魔咒一般,两千年以来超过1000亿美金的两桩超巨型并购都不怎么成功,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公司的1840亿美金并购麻烦多多,表现让人大跌眼镜。
微软公司下血本1820亿美金并购的雅虎网站更惨,表现可以说用吐血三升来形容。
一年半时间,大浪货杨之远疯狂并购了160多家硅谷高科技网络公司,雅虎公司吹了气一样的迅速膨胀起来,成为硅谷最大的雇主企业。
结果收购的高科技创业公司并没有丰富雅虎产品线,小雷管纷纷起爆,差点把自己炸的半身不遂。
雅虎网站股价也急剧缩水一半还多,如今只剩下700多亿美金市值,让比尔盖茨心痛的打哆嗦。
远在欧洲的王耀城深表同情
我虽然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幕,同时也提醒了我的朋友比尔盖茨,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啊可惜好好一家企业依然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回想多年从业经验表明
谨慎是必要的,控制风险更是必要的。
硅谷北冰洋控股公司成立13年来,投资至今网络高科技企业不超过150家,平均每年十几家,就是因为无法很好的驾驭更多的企业。
雅虎公司的经历告诉我们,千万不能浪,浪了就要负责。
这番话传到戴蒙德市微软公司总部,比尔盖茨好悬一口老血喷出来,郁闷的一声不吭回去休息了,三天都没有到公司上班。
估计,是找个角落哭去了。
微软公司的麻烦还不止于此,今年,欧盟的反垄断法禁止微软公司s系统捆绑销售,准备对微软公司处以497亿欧元的罚款,并要求其改变操作系统的捆绑销售方式。
红帽系统公司开发的ux操作系统正在占据大量企业和个人服务端市场,并且被世界市场广泛接受,形成了对微软公司系统的强有力挑战,使得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急剧减少。
这一切,都对微软公司的国际市场开拓带来巨大羁绊,可以形容为戴着镣铐的巨人跳舞,那感觉是相当不爽。
总体而言
微软公司对网络高科技领域的投资重点是收购软件技术公司,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
近期,微软公司的投资方向发生了明显转变,转而对通讯,网络搜索,电子商务,er,杀毒软件,网络游戏等新市场移动进行投资。
有可能是受到王族基金启发,忽然开了窍,微软公司加大了对实业公司的投资。
最明显的一桩投资案是微软公司对米国电话电报公司投资50亿美金,并且陆续对苹果电脑公司,康卡斯特公司,e通信公司,akaai技术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取得了很不错的收益。
若是自己不会玩儿,学着别人怎样玩儿是聪明之举。
吃过了大苦头,微软公司幡然醒悟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开除了大浪货杨之远,请他拿着高额退职金走路。
可是杨之远留下的雅虎公司烂摊子还得解决,这又是一个让比尔盖茨头疼不已的问题;
造孽的人走了,当初花高额代价购买的160多家网络高科技公司,巨大的隐患依然存在,到底该怎么办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