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绝学


本站公告

    记-住\【完-本-神-站\】输-入-地-址:w-w-w.w-a-n-b-e-n-t-x-t.c-o-m



    玄奘……



    或者说是唐僧……



    似乎自己从第一次穿越,就和这个“人”脱不开干系。



    处处都有着这个影子。



    陈亦自问,自己生乐观,说是世间一等没心没肺之人也不算错。



    可这个似乎时刻笼罩着自己的影子,真的是让他有点抓狂。



    你等着,别让佛爷揪到尾巴。



    等佛爷满级了,非得揪出你这个幕后黑影,狂虐上个一万遍啊一万遍!



    当然,他也只敢在心里偷偷磨磨牙。



    谁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存在?



    真让人听见,没准是他自己被狂虐十万遍……



    别说这个“黑影”,越了解,陈亦越发现此世人间远比他之前所知的要深得多。



    智周那老和尚高深莫测,虽在红尘,至少已是先天仙,可能离立着先天中品都不远了。



    但据他所说,自己不过是偶得机缘,跟随先师,追随了当年的玄奘法师一段时间,得他指点了些迷津罢了。



    真正的玄奘亲传弟子,另有其人。



    只不过已多年不知所踪。



    如果自己想探寻“玄奘”的秘密,这个亲传弟子恐怕是唯一的线索。



    这事也急不得,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壮大自己才是正事。



    皇宫卷帙浩繁的藏书,委实有不少宝贝。



    却不是什么真传秘籍,而多是历代名家手稿,佛道两家经注。



    对他来说,虽然只能做为养分积蓄,修行佐证,却已经足够了。



    至于一些珍而秘之的真传,也不是没有,只是能让他看上眼的并不多。



    其中价值最大,也是让他感觉最为奥妙的,是其中三部。



    其一是一部《谷神不死功》,位居上品绝学之列。



    陈亦那晚夜宴曾见过俱文珍那个死太监使过。



    虽然旁人少有能看出其中玄妙,但瞒不过陈亦眼睛。



    这死太监一内力似有似无,却雄浑深厚到了极点。



    出手之间,力道聚散随心,连绵不尽,虚实难测,变化万端。



    十分厉害,可说是一门不下于易筋洗髓二经的上品绝学。



    这是陈亦目前为止,见过的最上乘的一门道家武学。



    虽然他未必会改练此功,对他来说,却至少是一个极有益处的旁证,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佛、道两家修行法的区别所在。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外如是。



    实际上,他到现在都还在怀疑,自己在灰幕若有若无的引导下,得到的修行法,根本就不是佛门的路子,或者说,并不全是。



    更何况,每一部上品绝学,似乎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奥义之处。



    如易筋经,易筋易筋,自是让人脱胎换骨。



    非但是指能易根骨天资禀赋,更是指能让人脱去凡胎**,成为世人眼中的仙佛之流。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老子道经中的玄奥,或许真的未必是后人所能尽知。



    但这部武学中的“谷神”,却有两指。



    一是化谷道之精,为体内真炁,滋养自,自我孕育真朴,可长生不老。



    二是炼神意为虚空莫测之变,换句话说,就是传说中的道家元神,以达永生不死之境。



    看起来有点扯淡。



    不过陈亦翻过两遍,前者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至于后者……



    他连元神都没见过,也不敢就断然否定。



    不过若真能炼出元神,元神不死不灭,就算消亡,也不能说是死了,从这点来说,“不死”倒不能说是骗人的。



    这也算是超出了寻常武学的范畴,有点传说中的道家修真的意思了。



    不过这武学自出现以来,似乎就少有人练出道家元神。



    那个死太监也算是天姿绝顶,一门讲究阳平衡的道家绝学,硬是被他练成了。



    不过他先天不足,想要成就元神,那是绝无可能。



    听说当年的唐太宗也是练了这门神功,而且练成了道家元神。



    只不过为“天地”所不容,元神就被勾进了地府。



    最后更是不得不变成了十位天子之一,成了“天地”的一员。



    其中具体,如今却是无人能知的秘辛了。



    无论如何,这部功法别的不说,其中的“化谷道之精”的法门,对陈亦来说,简直是注定的缘分啊!



    所谓谷道之精,自然是指的食物了。



    这部功法就是吃货的福音!



    除此外,还有两部,都可以算是儒门绝学。



    一为《回梦仙经》,二是《青莲仙剑》



    前者便是当年梦斩四海龙王的魏征所留。



    那位魏丞相梦斩龙王,用的便是这回梦仙经,在梦中斩了四海龙王,令得诸神惊惧,太宗元神才得以归位。



    后者,据说是那位太白诗仙所留。



    这两部,也一样不是单纯的武学。



    虽然以“仙”为名,也不是道家真传。



    而是货真价实的儒门绝学。



    “搬”了这么多书,陈亦对此界的儒道可谓是叹为观止。



    此世的“儒”可不像他所知的那般,手无缚鸡之力,酸腐不堪。



    浩然之气,天地长存。



    从孔孟伊始,流传至今,儒门已分出无数学派。



    但在,对于浩然之气的运用,却是大同而小异。



    主要只有两脉。



    其中之一,便是浩然一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禀正气,行仁义,以堂皇大道威服宵小。



    是传统的文道。



    别一脉,被称为游仙。



    属于文道之中,剑走偏锋的一脉。



    其开创源流,似要追溯到那位梦蝶的庄周。



    禀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者,便是所谓游仙,最是逍遥自在。



    于这一道最近之大成者,就是那位太白诗仙了。



    说实话,陈亦如果不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很难再改。



    他真想就改走文道……



    唇枪舌剑,口诛笔伐。



    三寸之舌动江山,锦绣如画。



    口齿如铁吐剑气,乾坤照霜。



    正气长存,天地浩然。



    于世逍遥,自在无穷。



    太适合他的画风了……



    可惜,可惜……



    被灰幕带歪了!



    陈亦是不会承认自己根本不是那块儿料的……



    说什么养中浩然之气,什么文道合一,文气显形了,就算他现在还有头发,让他做个文章写首诗,也能让他重新愁成秃子……



    虽然这三部绝学都不是很合他现在的路子,但都有着极大的参考和收藏价值。



    没准能让自己别出机杼,摆脱“黑手”的安排,走出另一条路。



    将这三部绝学单独拿了出来放好,陈亦才结束了自己的搬书大业。



    也没有留恋,陈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皇宫,一个人就此直接出了长安城。



    驻扎京城周边的神策军各大将领,已经被他以六度指度化……



    就是他自创的那门指法。



    如今已经演化到第四指,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六度,亦即波罗密多,到彼岸之意。



    【六度指:绝学指法,某幸运之人融合现世医学、佛法、诸般武学,所创之法,可直指人心,虽冠以佛法之名,却偏行旁门,渐趋魔道,唯初心慈悲,方能行具此法,否则必然心魔纠缠,万劫难复。一指浮生若梦,回望前尘;二指森罗如狱,痛悔前非;三指梦幻泡影,前尘如梦;四指佛心一念,佛前皈依……】



    这是冠名之后,灰幕给出的评价……



    充满了令陈亦十分不爽的嘲讽之意!



    陈亦只当是这个东西在发酸!



    这是独属于他自己的成就,他骄傲!



    手掌军权的皇帝,又有朝中几位大儒坐镇,已经掌控住了局势,暂时根本不需要他。



    尽快将自己升级到先天,才是他的目前最重要的事。



    ……



    长安城外。



    往西三十余里,有一片树林里。



    人迹罕至,只有一条崎岖小道,蜿蜒穿行。



    上面积满了厚厚的落叶、泥泞,也不知多少年没有人走过。



    沿路而行,深入林中,便能看到一座十分残破的破庙。



    庙中除了几面断墙残壁,已经连个神像都没有,也不知是什么庙。



    但在那倒塌了一半的供桌上,还有一张灵牌,缠满了尘埃蛛网,看不清上面的文字。



    在这时,忽然平地刮起了一阵风,将上面的蛛网尘埃拂去,露出了灵牌真面目:供奉五道将军杜平之神位



    风刮过,灵牌隐隐现出一缕缕黑气……



    提示:搜索\♂\完/本\神/立占\♂可以快速找到你在看的文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