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李定国生命力旺盛,没有早早撒手人寰,前线明军军心还算平稳。
在七八名太医的抢救下,李定国好歹缓过气来,被送往京师医治。
此次前线临阵换帅,换的不仅仅是徐青山一人,与他搭配的班底也是精锐尽出,赞画长是云南巡抚王夫之,副将军是女将军秦良玉之子马祥麟,人称“赵子龙”、“小马超”,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
加上原本就打了三次战役的黔国公沐天波,李定国长子李溥兴等名将,大明这次可谓是志在必得,踏平缅甸!
(大军南下征缅时,躲在缅甸一户农家的沐天波与徐明德欣然归队。)
趁着与李定国交接任务那几天,徐青山命夜不收四处打探消息,同时召开军事会议,和沐天波、马祥麟以及随行的赞画们商讨这次征缅甸的作战计划。
据夜不收回报,在大军第一次入缅之时,帮助过明军的大山土司下落不明,大山土司的地盘已经被缅军洗劫一空,村寨都被焚毁,这让徐青山等人预感很不好,这些境外的土司很可能已经倒戈了。
这次军事会议的决定非常慎重,徐青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兵分两路,水路并进!
与李定国先前的路线不同,他的提议进军路线是一路直接从缅甸西北的勐养、孟拱出发南下,这片区域距离缅甸国都东吁最远,缅王的势力最弱。
缅军想坚壁清野,难度很大,明军给养被切断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同时,徐青山计划在戛鸠江附近造船,然后顺江而下,控制住整个江面和另一路大军直接从水路夹击老官屯。
另一路明军可一路南下,从陆路绕到老官屯背后,水陆夹击,拔取这个缅军最重要的防御工事,然后再直捣缅甸国都东吁!
这个战略计划得到了大多数将领的认同,因为上一次征缅?明军孤军深入最大的原因就是老官屯没拿下?加上从木邦一路南下的路上,各地土司基本还受到缅王牵制?缅军很容易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
一旦断粮和补给线被切断?明军就会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徐青山选择从缅甸西北进军,很好的避免了问题?当地土司远离缅王,靠近大明?补给线和行军上?要安全的多。
由此可见,徐青山为这次出征做了充足的功课。
然而有一个熟悉缅甸事务的南军都督府官员向他提议,言说若想平定缅甸拿下贼都东吁,必须有五万大军才行!
有李定国的前车之鉴?徐青山不敢托大?从南军都督府调了一万人马,凑了两万人,又调派了海军两千人。
徐青山希望他们能在伊洛瓦底江上大显身手,攻陷缅军水上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也是缅甸境内最大的木栅营寨——老官屯!
对于他来说?打个缅甸,即便是缅甸历史上最强势的东吁王朝?这两万多人足够了,这还是他看在有英吉利军队插手的面子上。
若是出动五万人马?就算是赢了,也是脸上无光?没有逼格。
九月十六日?徐青山接任主帅的第三天?便下令出兵缅甸。
他自领西路明军,副将军马祥麟随军协助,出万仞关走戛鸠,意图进入缅甸西北部后再南下,以求出其不意的在老官屯前方的重镇新街出现,打缅军一个措手不及。
东路明军则由沐天波统领,出铜壁关后直接路上攻下暮蛮(缅甸八莫),乘坐打造好的战船直接攻取新街,然后和徐青山大军汇合,直接拿下老官屯。
众将觉得如此仓促出兵,恐军心不稳,王夫之建议等九月的雨季过后再出兵。
徐青山直接否决了这条提议,作为兵部侍郎,后补军机大臣,他认真办事起来基本能考虑到方方面面,而且调集各方资源协调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徐青山深知朝廷要在开春向西域用兵,战事远比征缅的阵仗要大,耗资无数,且路途遥远,天知道要打多久。
因此,征缅之战绝不能拖延!
哪怕是拖上一天,朝廷就有认为自己能力不足,难堪大任!
更重要的是,两线作战,对后勤的消耗不止是两倍这么简单,四五倍都是有可能的。
于公于私,这场仗不能墨迹!
历史就是这样,你觉得奇怪和不合理,但他就是发生了。
然而,当明军重新踏足缅甸境内时,徐青山发现这小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打,甚至是很难打!
难打的并不是缅军,而是环境!
徐青山实在是太低估中南半岛的雨季了,明军刚出万仞关,天气就开始变化了.....
空气中到处是湿气,一股混合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吹过的风都是闷热的,将士们行军走了几里路,全身就粘透了。
这里的鬼天气,不讲武德,说变就变,突然间就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使得脚下的路面马上变成泥泞的烂路,烂到无法形容。
明军马匹拖着干粮和帐篷,艰难地行在山间小道上,马儿一不小心踏入稀泥中滑到,拉都来不及拉住,整匹马带着背上的所有辎重滚落山下……
这种情况在明军行军途中时常发生,徐青山没有料到缅甸的烂路会这么难走,比日本的山路还难走!
更可怕的是,天气忽晴忽雨,刚刚还被大雨淋湿瑟瑟发抖,突然又被暴晒。
夜晚不能在山地小路上扎营,只能在路边休息,士兵们经常是上半身淋着雨,下半身还踩在水塘泥地里。
时间一久,很多士兵开始感冒、拉肚子,士兵和马匹病死的数量开始逐渐上升,非战斗减员严重。
如不是明军中的医疗体系完整,换做别国普通军队,只怕能减员过半。
徐青山的西路军尚且如此,沐天波的东路军行军更加艰苦。
换做以前,东路军走的是最近的一条道,很快就能抵达目的地,但偏偏遇到绵绵细雨,简直倒霉透顶。
先是在直峒河的时候过桥,因下雨桥面很滑,没办法带马匹走过去,明军只能用战马来渡河。
然而水流湍急,很多马匹差点淹死,好容易渡河了,第二天又遇见了倾盆大雨,骡马踩踏在像稀汤一样的泥地上,缓慢通过狭窄得山间小道。
这些小道坡度很大,下坡时有的马匹打滑,一直滑了数十丈远才停止,运气不好的直接就滑出路道,摔向怪石嶙峋的乱石丘陵上去......
走在树木丛林中的明军士兵更难受,一不小心走过去身上就会被刮出一道口子,如果不及时处理伤口,就会在雨林里感染,然后吸引水蛭。
有的路段,上面巨藤交错,士兵们只能将身体贴着马背缓缓骑过去,还得握紧手中的缰绳,不让马匹走得过快,以免刮伤自己。
更严重的是,先期抵达造船的一营人马,营总已经死于疟疾了……
8)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