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贰拾陆)


本站公告

    不过,最悲催的还是那些接到了芩猛信儿的卫所将校们。



    看着芩猛的来信,原本以为这一波稳了!



    一瞅这四个队友那都是大拿啊,这一波必须能越塔强杀。



    结果大家买齐装备、带好了闪现疾跑,可尼玛才出高地塔就被人按地上摩擦了!



    而且,这帮狗批崽子太尼玛不讲理了啊!



    俺们兄弟带着几十号亲兵,乐呵呵的冲出去。



    然而大营门外就蹲着好几百号精兵,有些还尼玛有好几百狼兵!



    这……这怎么打?!



    特么不讲理了啊!



    所以,这些个将校们木然的选择了同一个反应。



    下马,器械,投降。



    我尼玛……也是人啊!也是俩胳膊俩腿,脖子上扛的也是一个脑袋啊。



    一刀斩下来也得喷血,会死逑的啊。



    谁特么敢对着几百人冲过去啊?!



    所以,必然是认怂的。



    尤其是对面站出来的土官嘿嘿的笑着说,城里的家人已经被逮住了。



    这下更让他们没心思折腾了。



    得~赶紧认怂得了,还扑腾个毛线啊。



    不过,抄这些将官们的家并不是让土官们最兴奋的。



    最兴奋的是抄其他土官们的家,大家都在桂西混饭吃。



    所以平日里没啥互相有摩擦,碍于各种原因不好刀兵相见。



    趁着这回算是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了,还有国防军做后盾。



    这简直不要太爽啊!



    喊俩嗓子不开门,咱们就强拆给您送温暖。



    对于查抄寨子没人比他们更卖力,因为小公爷说了。



    户部的那位也点头了,查抄出来的东西有一成会抵成银子给他们发下去。



    顿时这些个土官们眼珠子都红了,一顿卧槽就开始大搜刮。



    还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这些个桂西头人们家里有少好玩意儿的么?!



    大家谁不知道谁啊,只要是谁藏了啥好东西。



    即便是没有见过,那也是听人说起过的。



    至于瞒下来自己吞了这些玩意儿,不是没人想过。



    但都不敢啊!



    毕竟这事儿要是被人曝出去了,那自己就得从抄家者变成被抄家的了。



    尤其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没人敢这么扑腾。



    当这一切收拾停当后,也到了排排坐吃果果的时候了。



    小公爷果然信人也,没有食言。



    “桂西贤德协抚院”就此设立,莫继恒作为大佬当仁不让的成为了院正。



    但他们只是有“协抚”之权,却没有直接管辖之权。



    各个寨、镇之民,现在已经全数都归入了桂西布政使司管辖之下。



    桂西布政使司已经上奏国朝,请国朝派遣官员前来桂西。



    莫继恒等人虽然失去了寨民、军伍,但同样的也获得了商议好的补偿。



    首先就是“桂西货殖总会”这一项,各家现在不必掏钱就能够拿到股子。



    而他们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全面的展开对粤北、黔州甚至京师的贸易。



    桂西,其实很早就已经存在于大型的贸易中心了。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贸易中心既不在后来的省会,亦不在柳州、桂林。



    虽然此时“生在扬州,死在柳州”,都知道柳州棺木好。



    但桂西的贸易中心区域,却并不在柳州。



    而是在钦州。



    宋代时,交趾国便常往边境之钦州贸易。



    他们主货为:名香、犀角、象牙、金、银、盐……等物。



    换取的是绫、罗、锦、布……等,而其中最贵者为“壮锦”。



    这是一种诞生于桂西特有的织锦,其中则又以武缘县最为著名。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大量的药材可以采集出手。



    菖蒲、雄黄、山豆根、猪腰子、天竺黄、水萝卜、兔金藤……等,这些一旦出了桂西转手可就是暴利啊!



    不过,这些全都不算是桂西的拳头产品。



    桂西真正的拳头产品,则是——桐油。



    粤北不产桐油,但大量的需要桐油转运四方。



    尤其是造船一项上,他们需要大量的桐油。



    所以,这极大的促进了桂西对桐油的炼制和采集。



    除了这些,还有大量的布匹。



    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说:“柳布、象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



    要想富,先修路。



    于是调动战俘修路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



    至于没钱修路,这个完全不必担心。



    京师簪缨货殖会出资三成、粤北货殖会出资一成,黔州货殖会出资一成。



    剩余三成则由内库出资,调取战俘修筑驿道。



    建成之后收费而行,沿途驿站进驻、换马都需给钱。



    还是收费而行的,有都指挥使司方面负责巡查维护。



    并查路引,过路收费。



    收上来的路费则桂西货殖总会独分五成,内库分润二成。



    余下三成簪缨货值分二成,黔州、粤北则各半成。



    算算可能产生的路费,大家都很满意。



    黔州那边已经运行一段时间了,一众人都逐渐收回了本钱。



    剩下的除掉少数成本之外,几乎就是纯挣的。



    所以对于投资道路收费这一项,他们都无比的热心。



    这玩意儿特么就是纯来钱的啊,不上心才是纯傻子。



    再者说了,桂西这道路开通受益最大的是谁?!



    还不得是他们么?!



    其余的小商贩顶多是吃点儿汤水,他们吃下的可都是肉骨头呢。



    而且都是大块儿的肉骨头,吃的是满嘴飞油。



    除了这些,莫继恒他们现在也拿到了一定的功勋。



    只是吧,这些个功勋还不足以让他们获得爵位的。



    “开拔罢!”



    小公爷笑眯眯的对着下面叽叽喳喳在聊天的桂西土官们,轻声道。



    “挣钱不过些许小事尔,功勋才是传家之本!”



    土官们听的小公爷的话,不由得抬眼望来。



    却见这今日身着一袭白衣,俊俏的不像话的玉螭虎轻轻的举起杯子。



    “滇南,可有着大笔的功勋等着我等去拿!”



    说话间,玉螭虎双眸中的精光四溢:“诸位,只要好好为国朝办事……”



    “缺不了银子功勋!”



    莫继恒这个时候,亦想到了这次前来的国防军中那些个黔州籍的军卒汉子。



    好些都是已经成为了尉官了,有几个算下来相当于是百户。



    顿时老家伙心头一片火热,其他的土官们亦是两眼放光激动的不得了。



    边上的毛锐则是暗笑,让他们联合剿贼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没有什么比榜样的力量更吸引人的了,黔州那可是比桂西还土鳖的地儿啊!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看看人家!现在都发达了!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