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之后,ESA没有设立总部,成员之间都是通过专线网络来共享数据、推进杞人计划的,就跟建个聊天群搞事情一样。
NASA就是把小行星奥陌陌的数据,上载到了这个简陋的“聊天群”,来共享给ESA的“会员”。
——————
但,这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
——————
现在,ESA专用的网络平台服务器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了实用,那个简陋的“聊天群”已经成为了过去。
现在的这个平台,比以往使用的“聊天群”更安全、更效率,也更人性化。
——————
在B市307医院的某间办公室内,方涵拖动着鼠标,将刚刚完成的一份硅基生命研究报告上载到了ESA的网络服务器。
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简洁的平台窗口,方涵感慨万千!
他觉得,这个平台非常像曾经流行过的‘BBS’。
去年,‘特洛伊’号金星着陆器成功传回了大量一手数据,当这个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之后,FAST团队就将特洛伊传回来的金星硅基生命的数据完整地上载到这个平台————这就像是BBS中的一个主题贴。
从那天起,在这个“主题贴”下边每天都会出现新的研究报告“跟帖”。
这种BBS模式,方涵非常欣赏。因为这种模式,遍布全球的ESA团队间的交流都变得更快速、更方便。
而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刺激。
当初,金星硅基生命的详细数据被上载到这个便捷的平台上之后,就从最大程度上刺激了ESA内所有生物工程组的生物学家——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先他人一步研究出成果,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竞争,于是,“狂热”成了唯一一个可以用来形容这些生物学家的单词。
这当中,也包括方涵。
而狂热,加上数不清的臭皮匠一起发威,带来的就是高效率的科研。
方涵经常会像今天这样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感慨这种高效率——
人类在19世纪60年代才提出了生物的性状受遗传影响这个猜测,到20世纪初才有了基因这个概念,20世纪中叶分子遗传学才开始发展,人类研究地球生物的本质,坎坎坷坷走了一百多年才有了今天的认识。而ESA的生物工程团队,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摸清了金星硅基生命的本质。
除了感觉进展迅速,方涵也很自豪!
因为,在关于金星硅基生命的研究成果中,也有他出的一份力!方涵很自豪自己也是臭皮匠们中的一员,作为奠基了硅基生命学的一份子,他也非常渴望见人就谈金星硅基生命的研究成果。
比如……
——金星上的所有硅基生命只有一种繁衍方式,就是分裂。
——体型越大,分裂的间期越长,反之则越短。
——环境条件越适宜,分裂的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
比如……
——它们只有一种‘呼吸’模式,没有循环。地球上,吸氧气吐二氧化碳与吸二氧化碳吐氧气是一种循环,金星的硅基生物圈内不存在这样的循环。
比如……
——它们体型跟环境相关,包括重力、温度、光照、气压、空气成分、种群数量、硅酸盐的丰富程度等等。从着陆器与轨道探测器传回来的表象数据来看,金星上的石虫体型最大的与航天飞机相当,最小的比草履虫还小,得用显微镜观察。
还有恐液态水,等等……
可惜的是,方涵并不能对外人聊这些,而能听方涵聊这些内容的人,方涵又不想去跟他们聊,因为他们都是‘知晓一切’的同事。
能让方涵提起聊天兴趣的人,也只有年九零了。
年九零打过一个比方,说金星上的硅基生命就像是爱啃石头会放屁的恐水病毒。
方涵很喜欢这个比方,他觉得,这应该就是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了。
可是在战术上怎么重视呢……
方涵看着电脑屏幕,如往常一样,他又在感慨中缓缓陷入了回忆————
去年,在得到金星硅基石虫的详细数据之后,方涵跟所有生物学家一样,都开始出现了狂掉头发的症状。
因为他们担心,如果金星上的硅基生命通过陨石小行星之类的途径侵入地球地壳,那么地球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就变成另一个金星——高压、高温,这对人类、对地球上现有的绝大部分生物来说就是炼狱,十八层炼狱。
而人类并不完全被动,仅仅是因为金星硅基生命怕液态水。
地理专家说,地球表面的湖泊海洋是天然屏障,在陆地上搞好防御就行。
气候专家说,大气环流必然有雨形成,是天然的空中打击力量,可以缓解人工防御的压力。
物理专家说,宏观上我们可以制造水弹,微观上我们可以用纳米水弹。
生化专家说,给它们做一些病毒导弹,让这些病毒进入它们体内去造水。
……
可是,以上的这些各领域的专家们也没讨论出一个万全的能克敌制胜的方案,因为不管怎样,当下的人类科技水平对金星的硅基生命防不胜防。
而且,地球很可能已经被感染了,在人类还难以探测到的地层深处,说不定就存在金星上的那种硅基石虫,不然也不能解释居山发现的古墓墙砖中的残留的硅基组织跟金星硅基石虫的组织类似……
所以,曾经有一个工程概念被提出来过。
移动龙宫工程。
字面意思,就是造一个悬浮在海中世界,万一陆地被硅基生物霸占了,那就把生态圈迁海里去。
但是,海不是无限深的,海也是有底的,海底是啥,海床是沙子石头,石头下是啥,是没有水的石头。如果海底岩石被感染,硅基生命释放的热量迟早会把海水煮沸。
所以,移动龙宫的概念被提出后不久就搁浅了。
在秃了不知道多少脑袋后,ESA最终决定还是继续专心搞萝藦工程,因为它是最有效的,即便真成杞人忧天了,它也能在推动社会发展、激发科学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庞大的作用。
……
方涵长舒了一口气,没有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他挠了挠头,在ESA中,中老年群体秃头率很高,而他的毛发还算旺盛,这让他很欣慰。
当方涵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到电脑屏幕上,他发现自己刚上传上去的《金星硅基生命研究报告278(生物工程CNSA丁组)》已经被下载了429次了,也就是说有429个小组正在研读他所在的CNSA丁组的报告。
但是,ESA的生物工程组目前只有301个,所以,方涵肯定还有不少非生物工程的小组在看这份并不是他们需要重点研读的报告。
“真够闲的啊!”方涵嘴角一扬,也拖着鼠标点开了他还没看过的一份来自俄罗斯γ组的报告。
方涵忽然一怔,他感觉自己仿佛是回到了当年通宵水小百合BBS的时候,发帖、刷帖、等回复、回复、写blog、看其他人的blog、在十大里遨游……
悠闲地把ESA的科研平台当成是BBS来水,今天自己的心态还真是轻松啊……难道是因为知己知彼了?或者也是因为尽了人事,天命什么的就无所谓了?
方涵如此想着,正要去研读点开的报告,却是有一个提示跳了出来——
“来自FAST观测组的奥陌陌最新数据已上载完毕。”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