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安原本想发作,细细想想,似乎没有必要。
转身取出一件女真甲胄,同时拿着一件明军甲胄和蒙古人的外甲,“口说无凭,眼见为实,烦请诸位移步看看。”
方书安命人将三件甲胄分别挂在木桩之上,随后跟李应祖耳语几句,后者明白方书安意图,吩咐百户取六杆鸟铳来。
不多时,便有二十七个手持鸟铳的兵士跑来。
方书安将其分为三组,每组九人。再次根据距离分为三个梯度:十五丈,三十丈,四十五丈。
众将不说别的,单看这架势就知道有些意思。
刘二康心里虽有改善,但依旧耿着脖子。不就试么,试就试呗,能有个子丑寅卯?
令下,嘭嘭响声过后,硝烟散去,众人围了上去。
看完结果,个个面色难看,全无方才轻慢。
女真人的甲胄十五丈才完全打穿,三十丈只有个别击穿。明军的甲胄三十丈全破;再看蒙古人……
算了,别看了,他们甲胄就没多少。
这还不算结束,又换了三套铠甲,此番是三眼铳射击。
硝烟过后,先不说穿不穿,能打上的就没几个。
明军铠甲三十丈不穿,女真厚甲就连十五丈都不穿!
方书安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把空间留给他们,自己去布置另一个场景。
事实胜于雄辩,哪怕是脖子歪道天上的刘二康,此刻也说不出话来。
实物摆在眼前,还有什么好说的?
女真重甲为主,三眼铳虽然射速快,但是威力、准确度、射程都不够。
三十丈打不到甲上,就算打中都不能破甲,关键是十五丈都无法破甲!
回头看看,鸟铳四十五丈都能击中目标,并且有概率穿透防护差的部位,缺点的话,便是装药太慢。从百丈算起,顶多能打上三枪,而且装药过程有空隙。
百户们过于沉浸在对付蒙古人和倭奴的经验当中,没有意识到潜在风险。
提出问题还需要解决才是好问题,方书安深谙此理。
众人灰头土脸往回走时,他已经安排好阵形,丢掉的信心还需捡回来。
“我们鸟铳装备少,火炮虽威力大射程远,但射速比此前慢,一百丈到三十丈之间火力密度不够。”
方书安在地上摆着示意用的石子,来区分敌我态势。
经过刚才的实验,众人明白火力密度的之意,如此重要距离上,大明火器竟然拿女真重骑毫无办法!
“可适当减少神飞灭虏等大炮数目,增加佛郎机和虎蹲,在三十丈在距离上对重骑进行压制,减少三眼铳数目,替换为鸟铳。我来时问过经略,库中还有些鸟铳存货,一直未发下去原因便是将士们更喜用三眼铳……”
一番讲解之下,众人纷纷点头。他们也都跟女真骑兵交手过,对敌人强横仍有印象。
鸦鹄关之战因被偷袭战主要原因,所以尚未注意到武器问题,在方书安一番讲解带比划之下,大家很清楚地认识到不足。
之前还鄙视方书安的众百户,已经心服口服,不过毕竟人们都要脸面,他们中大部分人都觉得臊得慌,不知如何表达歉意。
“换装鸟铳以后,还需要更改射击方式,我知道原本诸位习惯两次交替射击。但是换铳后,恐怕两次交换射击依旧有空当。
换做三段击或者四段击,如此一来,保证火力持续输出,从百丈开始直到十丈都有威慑力。女真骑兵即使能在如此火力之下赶到近前,也没有多少实力,容易对付许多。”
如果敌人依旧没有近身,则继续反复装填,若是近身,则准备近战。
三段击最早出现在沐英对付云贵诸部的象兵,用来保证火力的持续输出。后来三眼铳乃至多管铳的广泛应用,反倒是渐渐失传,只是偶尔才会使用。
如今面临女真重骑,除了虎蹲和佛郎机的持续扫射,仍旧需要鸟铳的穿透力和准确度保持对骑兵的杀伤。
方书安按照军网和贴吧总结出的优化方案结合戚继光的实际应用,给出目前情况下的解决方法。
只能说相对理想,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众百户满意的去了,开始探讨新战法的可能性。
比起其他队伍,这支军队对于打败女真有着执着的心理,毕竟他们的袍泽都死在女真屠刀之下。
虽然在李如柏旗下没有学到太多战阵的东西,但是能在大战中留下的,都不是孬种。
不同于基层军官们的乐观,李应祖反倒是眉头渐渐皱得厉害。开始以为他是为队伍整合忧心,但看表情,似乎不是。
“方老弟,咱们出去走走。”
见李应祖如此,方书安知道定是有什么不方便说的事情要和他交代。
两人走出大帐,李应祖看着来往忙碌的士兵,神色复杂。
“老弟,你知道为何无人愿意用鸟铳?”
方书安道,“鸟铳难用,射速慢,不好上手。”
李应祖点点头又摇摇头,“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鸟铳是好东西,但是那不是咱的土铳。此前戚大帅装备不少西番铳,西番铳是好东西……”
鸟铳虽然对加工技艺要求复杂,但是大明的手艺人不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差。
将士们手里的武器,却屡屡炸膛,莫说西番铳,就是日人的倭铳都比不得。
究其原因,还是匠人的问题。
匠人地位低下,终日里为完成赋税操劳,并且,上缴的铳也只能抵扣赋税,并非按市场价格征收。
如此显而易见,既然要的是有东西即可,那么一流产品留着商人收走卖出,赚个好价钱;二流铳流通在市场,能卖个凑合价格;三流铳上缴抵扣赋税。
这便是大明鸟铳的现实,三眼铳亦是如此。
只不过三眼铳射程近、膛压小,炸膛事件少之又少。鸟铳膛压高,工艺上再有瑕疵,能不炸膛?
“这……确实是匠人机制的问题啊……”方书安喃喃说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