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和刘冬、张哲走进去看到店铺里忙碌的两人,同样是带着帽子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中年男人看见三人过来,马上热情的走出来说:“要做什么?”
刘冬拿出自己的证件说:“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有些情况需要了解一下,这里你负责?”
中年男人有些惊诧,疑惑的看着三人,目光只是扫了一眼刘冬手里的证件,马上伸手摘下口罩说:“警察啊?这里是我们家开的。”
刘冬微微笑着,看上去温和亲民。刘冬说:“开了多长时间?”
“哦,十几年了吧。”
“一直在这里?”
“没有,那时候租不起房子,我们两口子带着孩子走街串巷的弹棉花,就在那边的孙家庄租了一间平房住人,白天四处奔波,晚上回去睡觉,攒了几年的钱才在这里租了一间店面,刚开始不在这里,在前面,那时市场小,就几家店,卖菜的也不多,后来周围住的人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我们才搬到了这里。”
“家里人都在店里帮忙?”
“是,那是我儿子,我老婆今天不舒服,女儿在家照看。”
刘冬和老板说话的时候,王安慢慢走进店铺,仔细观察着店铺的情况。店铺比较宽敞,两台机器正在工作,房间里零落的飘着棉絮。青年站在一台机器旁,不断把新棉花放进机器里。两台机器占了二分之一的地方,剩下的地方也搭了一个架子,上面堆放着已经做好被芯和褥子,另一边放着各色的花布,堆放的有些凌乱,一眼看过去乱七八糟的,不过花布的品种和花色明显多与早市上的那家,王安注意到花布的质量也不同,除了那几款包棉被芯的棉布外,剩下的都是比较紧实的棉布,看上去像是床单的布料。王安移动目光,果然看见堆放的乱七八糟的布料旁,安放着一台缝纫机。王安的目光继续放在那几批包被芯的棉布上,花色与早市上那家差不多,不过白底粉色圆点的棉布明显要多几批,看来这种花色最受欢迎。王安注意到做好的被芯和褥子有的使用薄薄的塑料单包裹着,看来是为了防尘,有的使用旧的床单包裹的。王安观察完店铺的情况,走到刘冬和张哲身边,刘冬依旧在和老板说话,张哲则翻看着店里的收据。王安站在张哲身边就着张哲的手看过去,也是两联的收据,不过写的就比较凌乱,好在能看清楚。记录的虽然凌乱,但还是比较详细的,该有的信息都有,虽然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但该写明的都有写清楚。
王安随着张哲的手翻看了几张,就把注意力放在刘冬和老板的谈话内容上。
“那种白底粉色圆点的布料用的多?”
“是,最受欢迎的布料,又喜庆、又好看,价格也合适,质量也好,算是经济实惠的。”
“这种布料一直都是用来包被芯吗?”
“嗯,也就这两年才有的,以前包被芯都用那种白纱布,也是讲究一点的人才用,大多数家里的被子和褥子都是弹好后直接缝起来,根本不用包。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讲究起来,才开始这么做的。有的年轻人不愿意缝被子,也不会,就这样包起来,直接套上被套就能用。省事啊。”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这种布料的?”
“哦,有几年了,南方很早以前都用了,到了这边也就是七八年左右吧,流行开也就这三年多的功夫。我也是八年前去进棉花的时候看到的,少进了一点,刚开始不好用,花色也没这么多,这种圆点的我刚一进货的时候就有,那时候颜色没有这么鲜亮,可能跟印染技术有关吧。”
“这些包被芯的塑料单子是你准备的?”
“哦,怕脏,是裹在布料外面的,正好用来护住做好的被芯子。”
“一般顾客取货的时候都这样直接取走吗?”
“这样不好拿,大多数顾客都会自己带个旧床单什么的,打成包裹,能背能提,好拿回家。有时候近处的也就这样抱回家了。”
“有人用塑料袋装被芯吗?”
“塑料袋?没有,没见过那么大的塑料袋。”
“那种黑色的大号垃圾袋,装被芯没问题。”
“哦,就像街上垃圾箱里套的那种又大又厚的?没有,没见过谁拿那种垃圾袋装被芯。”
“你的收据都在这里啦?”
“都在这里啦。”
“你干了十几年就这点?”
“年前打扫卫生我老婆卖掉了一箱子。”
“这些收据我们带回去有些用,用完以后送过来,可以吗?”
“可以,可以。”
“谢谢老板!”
三人告辞往外走,张哲拿着不多的几本收据,刘冬紧随其后,王安走在最后,老板跟在王安身后送三人。王安一边往外走一边随意的问:“平时也是你们俩人?”
“哦,不忙的时候是我和老婆,忙的时候才叫儿子女儿过来帮帮忙。这活人多了也用不上,过去走街串巷一个人都干了,如今都是机器,人轻松的很,两个人完全干的过来。”
三人走出市场,走到车旁,刘冬打开车门,张哲把手里的收据放下,俩人刚想上车,王安开口说:“去小区看看。”
刘冬和张哲停下动作抬头看着王安,王安说:“车停这儿,溜达过去,几步路。”
刘冬锁好车,三人溜达着往化工厂的老小区走去。这会儿快十一点了,往市场方向走的人多了起来,也有人已经买好了菜往家走。遇到熟人打着招呼,互相问候。基本上都是步行的人,现在人都会享受生活,要么步行,要么开车,骑自行车的人很少。从市场到小区里,王安没看见骑自行车买菜的人。骑自行车的都是孩子,旁边跟着家人。走进小区,王安第一眼就往门卫房后看去,王安记得那里有个自行车棚。
小区门口那个爱聊天的门卫站着,跟小区的三四个人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看见王安三人走进来,立马走过来热情的说:“警察同志来了。”
刘冬笑着说:“您记性真好。”
今天三人穿着便服,门卫也不过见过两面,竟然一眼就认出来了,很厉害。张哲看一眼王安就知道队长的心思,笑着对门卫说:“今天又是你当班?”
王安微微一笑点头示意,门卫看一眼王安移开目光看着两位年轻人说:“去麻将馆啊?”
王安微笑着开口说:“哦,是准备去麻将馆。不过好像时间有些早,怕是麻将馆还没人。那里是自行车棚?”
门卫顺着王安的手看过去笑着说:“是,自行车棚。”
门卫一边往自行车棚的方向走,一边说:“现在自行车棚小多了,以前在中间那块。喏,就是那块,现在放了许多健身器材那块,以前的自行车棚大,家家户户都骑自行车,一家最少一辆,大多数人家都是几辆,基本上都放在小区的自行车棚里。后来有车的人越来越多,公交车也越来越方便,骑自行车的人就少多了。我们这里虽然是有那么一些偏,但方便啊,一出门就有公交车,好几路,上哪儿都方便。谁还骑自行车啊?累人不说,还得擦、打气、保养,不够麻烦的。不过也有人骑,少数人是为了方便,现在车多人多,走哪儿都是堵,骑自行车多好,永远不会堵车。也有人是为了锻炼,小区里还有自行车那个什么组织的,骑着自行车饶世界的跑,听说能骑到省外去。”
说话间已经到了自行车棚,看来很少有人打理,尘土落了一地,铁栅栏门半开着。走进去一看,靠近外面经常走动的地方只有少数几辆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车占去了一多半的地方,甚至还有一辆三马子,最里头堆着十几辆自行车,落满尘土,一看就是许多年不曾用过的,只怕是连主家都忘记了。
爱聊天的门卫指着门口那几辆自行车说:“也就这几辆经常有人用,其他的那些自行车有些年头了,靠外面的偶尔还有人用,最里面那些我觉得多少年都没人用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