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锦衣少年,不紧不慢的走在小镇的街道上,手里提着硕大的烤牛腿骨,连筋带肉,散发着的阵阵香味说明这跟牛腿刚做好不久,还没凉透。
夕阳的映照下,少年圆润的身影,从石板路拐进小巷子里。与被雨水冲刷一新的石板路相比,小巷子里的土路显的泥泞不堪。锦衣少年的却连停顿都没有,直接大步迈了进去。丝毫不在乎崭新的鞋子瞬间沾满泥浆。
“陈北望,陈北望,看我给你带什么好吃的来了”少年推门而入,刚推开一半,就见一只圆滚滚的大狗冲过来,冲着少年不停的摇尾巴。“看,你最喜欢的牛腿骨。”
“王也,你刚才喊面条什么。”院内布衣少年一边和面一边抬头说到,“面条,你给我过来,王也一条骨头就把你收买了,做为狗的尊严呢,做为狗的忠诚呢。“
原来狗是叫面条,而陈北望是这个布衣少年。
“陈石头,话说你家面条是哪捡来,才五个月已经到我腰了。”王也并不接陈北望的话茬,一脸津津有味的看着面条啃骨头。
“我哪知道,这是我爹半年前出门带回来的,你去问他。”
“好嘞,我一直也想养一条”
访仙镇,这个规模并不大的镇子却有个很仙气的名字。
王也家是访仙镇数一数二的大户,据说祖上是做过将军的,后来没落了,就回到朱仙镇。王家祖上做没做过将军,访仙镇的人不清楚,但王也的父亲王允之确实镇上名人。振兴了王家的家业,并且练的一手好武功,是镇上说一不二的人物。
陈北望家确实地地道道的外来户,十三年前,陈伯带着陈北望来到了访仙镇。没人知道两人是从哪里来的。镇上的人们只知道陈伯是个铁匠,还是个先生。最开始陈伯带着陈北望来到访仙镇,是靠打铁为生,给镇上的人们修补修补农具。后来听说陈伯能识文断字,毕竟能去的起私塾的人并不多,慢慢的陈伯就变成了陈先生。
陈北望并不是陈先生亲生的,在陈北望十五岁的时候,陈先生就告诉了陈北望。当年是在来访仙镇的路上捡到的陈北望。对于这点,陈北望并没有什么反应。十几年前还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妻离子散的人多了,能活下来就是万幸。
再说,陈先生对陈北望比亲爹还好,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本来作为镇里的大户,王家,跟陈家的并不熟识。陈北望十岁那年,跟镇上孩子们一起在废弃的寺庙里玩,或许是年久失修,庙里的一堵墙突然倒塌,正好王也站在墙下。当时其他孩子都吓傻了,只有陈北望毫不犹豫冲过去把王也护在身下。
房塌了,墙倒了,人没事。
在身下的王也当然无碍,可护住王也的陈北望居然也没事。自此之后,王也就经常往陈家跑。
此时,进屋没一会儿的王也,正在跟陈先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陈先生,北望眼看也十六了。我爹的意思吗,是想让北望和我一起跟着他学做生意,您看.....”
“北望的事我自由安排,至于你嘛,你回头让你爹来一趟吧,到时候愿不愿意跟着一起,还要看你爹的意思。”
“好嘞,回去我就跟我爹说。”王也听到陈先生有安排,很是开心,自己本来就不想接手老爹的生意,但有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自己有几斤几两,王也还是知道的。“陈先生,我给北望搭把手去”
陈先生点了下头。
王也并没有帮陈北望做饭,反而是蹲在地上撸狗。“北望,练武你比我强我也认了,你那身板估计整个大秦都找不到几个比你壮的。”王也撸着狗碎碎念到,“为啥做饭你也能做这么好。”
“做饭这种事是看天赋的,你自己笨怨谁呢。”
…………王也白了陈北望一眼,心想我还是默默的撸狗吧,狗子不会打击自己脆弱的心灵。
当陈先生走出屋的时候,饭正好做好。王也严重怀疑陈先生是闻着味道出来的。
一人一大盆油泼面。吃面这种事情,对于饭量大的人来说,用碗总是不爽的。
或许是面太好吃了,又或许是三个人心里都有事,每个人抱着自己的盆在默默的吃,谁也没说话。
王也最先吃完,惦记着要帮陈先生传话,便先走一步,没有久留。
王也回到家中,正好父亲王允之也刚到家,坐在厅中喝茶。难得没有在外面喝酒应酬。王也从小就习惯了父亲半夜才喝的烂醉如泥回家。王允之本不是好酒之人,只是守家业之艰难,再加上当时年轻,很多事情身不由己。直到近两年逐渐位高权重,才好很多。虽然也是需要应酬,但已经从年轻时候的小王变成现在的王大人。礼仪性的喝两杯便点到为止。
见到儿子回来,王允之很高兴,“怎么样,今天在陈先生家里又学了点什么。”
“爹,先生说了,让你有空过去一趟。”王也没大没小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手拿起茶壶,仰起脖子大口的喝起来,“先生说,他对北望另有打算,我这边呢,先生还是要看你的意思。”
王允之没有立刻回儿子的话,而是陷入了沉思中。
对于陈先生,王允之远比镇上的其他人了解。当年陈北望救了王也一命,虽然陈北望事后无碍,但是于情于理,王允之都应该登门拜访。也正是这次拜访让王允之做出了,既没让王也上私塾,也没有请武师教王也功夫,而是直接把王也丢在陈家的决定。
陈北望救了王也的当天,王允之便备了份厚礼,和夫人一起到陈家去道谢。虽然王允之在江湖上,在生意场上也算是心狠手辣。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有血性,重情谊的人。当时只知道陈北望救了王也。王也回来的时候也还是蒙的,陈北望受了多重的是,说不清。只是说看着没大事。王允之当时就给了王也一巴掌,那么大一堵墙倒下来,怎么可能没大事。王允之拿上一盒整整十六跟金条,就带着王也跟夫人一起去了陈家,路上还请了镇上最好的大夫,想着可以及时救治陈北望。
心急火燎的赶到陈家,一路上惴惴不安的王允之急着救人,高喊了一句陈先生便推门而入。可推看门看到的景象却惊呆了王允之,只见院子中一个赤裸上身的少年,正在打桩。此桩跟普通的木桩更是大大的不同,原本木桩上的一根根木棍被一把把寒光闪闪的刀刃所取代。少年也不是赤手空拳,而是手里拿着两把奇怪的匕首,动作快得眼花缭乱。
少年的旁边,陈先生和一位浓眉大眼的中年人在下棋。看的王允之进来后,站在门口,随后王也一行人进来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最后钱陈先生坚持没要。
王允之一行回到家中,夫人把王允之拉倒里屋,问,“刚才在陈家看出什么来没有,”
“看出来了呀,陈北望那小子身体是真好,是练武的好料子。”
“我说的不是这个,”陈夫人道,“跟陈先生下棋的那个中年人,我没记错的话,曾经是姜国的上将军。”
“爹,你明天到底什么时候去呀。”王也的询问声把王允之从回忆中唤醒。
“明天中午我就过去,正好这几天有人送了一坛好酒,我和你陈先生好好喝两杯。”
“那我去练功了,饭我在先生家吃过了,”王也不等老爹的回话就跑去院子里练功,实在是陈北望给他的压力太大,打是打不赢了,这辈子都不可能打赢的。打不赢也不能输的太难看,王也作为一条咸鱼,还是有目标的。
王允之坐在厅中没有动,让陈北望和王也一起来跟着自己做生意,是他深思之后的想法,虽然陈先生来头很大,可又怎么样呢。现在是大秦了……陈先生说自有安排,那安排又是什么呢?该不会是要造反吧?当年的姜国都打不过秦,现在造反不是找死吗?可陈先生看起来也不像是那种莽撞的人啊?
实在理不出头绪的王允之决定还是跟夫人商量商量,夫人当年毕竟是姜国首辅的女儿,后来姜国战败,首辅决定把家人送回老家,自己以身殉国,首辅家人在回乡路上遇到匪徒,被王允之所救,才有的后来这一段姻缘。
晚饭期间,王允之把事情跟夫人说了一遍。“陈先生不会那么傻的,现在造反肯定没有活路,既然陈先生安排了,你明天不妨听听看。”夫人很淡定的说道,“如果不是造反,我觉得让王也跟着陈北望挺好的,就像这几年,王也跟着陈先生,虽然苦吃了不少,但你看现在王也正经起来气度,学识,还有功夫,都要超过一般的世家子弟。”
“行,那我明天问问陈先生,只要不是造反,就让王也跟着陈北望去闯荡闯荡,”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