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杜令君


本站公告

    李三乃是颜良的短兵出身,跟随征伐多年,虽然如今岁数不大,也已经担任了屯长之职。

    在攻下白马后,因为李三为人机灵,所以与牛二一起护送原东郡太守刘延入城,去安定城中的局势。

    在之后的战事中,他二人也多有建功,在官渡之战后,同时被升迁为屯长,外放到下面的部曲中任职。

    只不过牛二事后又调回将军身边,负责舆情监测,起耳目之效,明显高了李三半头。

    虽然李三为好友牛二而高兴,但自己落在了后边也很是不甘。

    不过好友总算没忘记自己,这次护送颜益南下荆州之事,事关重大,且担子沉重,不但需要本领过硬,还得为人机敏,牛二就在将军面前推荐好友李三,遂被将军点了差事。

    要说颜良原来手下兵马的风格,那就是一个字:“莽!”

    遇到对手硬碰硬干上一场,从不玩什么虚的。

    李三在军中日久,耳濡目染之下,骄兵悍将的气势也学了些来。

    不过李三每每静夜时回思,发现自从攻打白马开始,原先只会亲自带兵马冲锋陷阵的将军变了。

    变得更懂得使用谋略,用兵更出神入化,已经不像是一个将军,更像是一个全知全能的统帅。

    不过有一点没有变的是,将军依然能带领他们连战连胜,摧破面前一个个敌人。

    在随同颜益南下之后,一路行来却很是憋屈,不论是遇上黑山贼还是关西军阀,他们都得小心陪着笑脸,以免惹恼了对方有所不测。

    李三本就为人机敏,事情轻重缓急还是分得清,为了不使任务失败,所以也一路隐忍。

    其实像今天这般贼人劫道,甚至杀伤百姓之事,他们一路上并不是没见过,但只能装作没有看到,不愿多生事端。

    自从过了武关,进入素有太平安乐之称的荆州之后,众人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以为前路定然相对太平。

    但没想到,甫一入荆州,居然就看到有贼人劫道,还在眼皮子底下杀伤无辜百姓,让李三终于没能忍住,策马驱前,将那贼人捅了个对穿。

    杀了那贼人后,李三也略感后悔,毕竟他是这一行扈从的首领,若因为他之事而影响了将军交付的重任,那自己就百死莫赎。

    他原想回头去向颜益陪个不是,不料却听闻身后传来阵阵蹄声。

    回头一看,见颜益领着余下的扈从尽数奔出,手中还各持着武器,口中还高喊着“杀贼!”

    李三顿时感觉眼角有些湿润,没错,这才是讨逆营应该有的样子,看到贼人便应该统统杀个干净。

    仿佛是想要把这一路上的郁结之气一并发泄出来,李三高声吼着“杀贼”二字,然后再夹马腹,一马当先冲在最前。

    面前散开的贼子们原先还在手持武器大声鼓噪,见李三带着一队人奔涌而来,顿时全都慌了神,方才追逐百姓时的嚣张劲儿尽数褪下,也不敢上前迎战,纷纷转身就逃。

    可两条腿怎跑得过四条腿,更何况这伙贼人先前就追着百姓跑了一阵子,全都跑得气喘吁吁有气无力,在李三看来都似平地散步一般。

    临到战时,身经百战的李三收束心神,不再莽撞大意,而是照着军中教习的方法,手持长槊横放胸前,控制着战马追上一个一个逃贼。

    每当追上一个逃贼,若是在身右,就轻轻一探,锋利的槊刃会在逃贼的身上划开一道巨大的血口,若是击中的位置巧,甚至可以直接把逃贼的头颅当场削下来,在原地留下一个狂喷鲜血的无头尸身。

    若是在身左,他也轻轻一探,用槊柲尾部的铁鐏撞在逃贼的身上,那沉重的铁鐏加上奔马之力,只消撞到身上便是筋断骨折口喷鲜血的下场。

    这种方法用来追杀逃敌最是有效,不用担心槊刃刺中目标后需要紧握木柲抗衡反冲之力,也不用费事甩落敌人,只消压低身体保持长槊的平衡。

    原本在骑战时使用的武器矛、戟、环刀等等,因为武器形制所限,都无法如槊一般做到如此简单暴力。

    看着面前一个个逃贼被自己杀翻在地,李三想到了将军曾说过的一句话,杀溃卒如割韭菜尔!

    这种新的战法便如同槊这种新的武器一样,都是将军所创,对此李三感到敬佩无比,没想到将军上马能统兵,下马能治民,还能创制马槊,改进足球等等。

    跑在李三身后的颜益原本也想跟上去杀几个逃贼过过瘾,没想到李三如此神勇,几乎凭一己之力就料理了面前七八个流贼。

    这时候李三看到远处有一伙三个聚在一起的贼人,仿佛正在踢打着一名倒地百姓,一边踢打还一边朝旁边草丛张望。

    那些贼人也听到了前头的动静,看到仿佛杀神一般策马冲来的李三,顿时心道不妙,也不知谁先发一声喊转身就跑。

    这边三个贼人刚跑,另一边草丛里探出一个脑袋,问道:“咋啦?你们跑啥子跑?”

    却正是方才拖那小女子到草丛里的贼人小头目,他疑惑地站了起来,只见他袍服解开,露出胸口一小丛胸毛,犊鼻裻还落在脚踝处,那话儿已经软趴趴地垂了下来,上边犹带一些不可言说的黏液。

    李三见这贼人这副样子,早已心知发生了什么,不由怒上心头,把马槊摆直,策马直冲过去,把刚发现危险到来的贼人给刺了个穿心而过。

    细长的槊刃穿着贼人的躯体,向后倒飞了一段距离,然后李三才甩起槊杆把尸体抛飞。

    他尤不解气,看向那正向远处逃逸的三个贼人,正要再催马前追。

    就在李三稍一停顿的当口,身后颜益也带着其余扈从赶到,颜益大喊一声:“李兄稍歇,且让我等追敌。”

    李三略一点头,稍稍约束马速,让颜益等人超到前方去,把那几个逃跑的贼人一一了结。

    讨逆营将士虽只二十多人,但列阵骑阵突击不成阵势的贼人散兵,犹如一把滚热的尖刀划过凝固的油膏,顿时冰消瓦解,丝毫遇不到抵抗之力。

    颜益并未在军中待过,骑术也十分凑合,在急速奔马上想要挥舞武器实在是难为他了。

    不过他被一众扈从护持在中间,看着面前一个个贼人如砍瓜切菜般被撂倒在地,心中也激动万分,想着这就是冲阵杀敌的滋味?

    他们沿着官道一路砍杀掉一批贼人后,迎面遇上了方才放过杜大郎的贼人头目。

    贼人头目毕竟警觉一些,从远处的动静发现事有蹊跷,坐在那匹劣马背上抬头张望,只见前路上扬起一股烟尘,随着蹄声踏踏,冲来一队极为彪悍的人马。

    贼人头目心道不妙,有这么多马的无论是官军还是别他山头的贼人都非同小可,不是来剿贼就是黑吃黑,反正来者不善,他立刻拨转马头,喊道:“快撤!快撤!”

    身旁的贼人们立刻反应过来,跟在头目身后撒丫子狂奔。

    颜益追得兴起,虽然他的环刀乱挥了一阵,并未砍到任何敌人,但不妨碍他豪兴大发,说道:“追!追!追!莫要放过一个贼人!”

    守在棺木旁边的几个服丧人等便看到了这一幕,方才极为嚣张的贼人如丧家之犬一般奔了回来,个个都面露惊惶之色,连那贼人头目都一般无二。

    在他们身后跑来一彪人马,虽只穿着寻常衣着,也未披甲,但人人马匹精壮,手中利刃在阳光下映射着耀眼的光芒。

    这彪人马只消追上贼人,那兵器轻轻一挥便了结一个贼人。

    即便是有些贼人狡猾一些,放弃官道朝两旁的草丛林子里钻,但那彪人马里有人手持骑弓,在马上直立而起,弓开满月,射倒一个个逃逸的贼人。

    无论是那被唤作杜大郎的中年人,还是身旁的仆役,亦或是那名少年,俱都瞠目结舌,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幕。

    那名夺路狂奔的贼人头目也没能跑去多远,以他那匹劣马和低微的骑术,没跑多远就被身后的追兵追上。

    眼见追兵快追到屁股后头,那头目心头大骇,口中哇呀呀乱叫,一边拼命狂夹马腹,一边抄起戟朝身后乱挥。

    李三这时候又策马来到了队伍最前方,他手持长槊向前猛力一送,锋利的槊尖破开贼人的札甲,深深刺入后心,贼人口中狂喷鲜血,临死前连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

    两拨人马一逃一追,瞬间从杜大郎等人面前跑过,待他们走远,那少年来到父亲身边,激动地道:“阿父!那是官兵吗?”

    杜大郎毕竟见多识广,最先镇定下来,打量远处追杀贼人的兵马,微微摇了摇头道:“并未着官衣,亦未披甲,却是未知。”

    那唤作阿恕的少年不禁略感失望,心想这么威猛的兵马竟然不是官兵吗?

    杜大郎又道:“不过这些人马壮身强,手中武器又极为犀利,这股贼人在他们手下无一合之敌,又对贼人痛下杀手,定非寻常人物,只不知是哪方的部众,难道是刘牧?”

    杜大郎说着自己又摇摇头,心道不像,刘镇南手下的兵马虽也不弱,但显然没方才驰过那彪人马身上这么大的杀气。

    父子二人说话间,前方道路上又驰来一队人马,也有十来人,为首一个年约五十余岁的长者,正是中山大商苏双和他的扈从。

    苏双虽然想要助颜益等人一臂之力,但他带着二十多个扈从奔出来后却发现根本没他们啥事,眼前的贼人早就被前边的讨逆营将士杀个干净,留给他们的只有一路过去的贼人尸骸,死状还特别凄惨的那种。

    苏双沿途留下几个人负责救治一下被贼人残害的百姓,自己带着人手一直向前,唯恐前方的颜益等人遇到什么危险。

    当看到停在道路中间的一具棺木及棺旁十分镇定并不奔逃的几个丧服百姓后,苏双也觉得有些怪异,吩咐手下人继续往前追着讨逆营将士的脚步,自己却带着几人停了下来,想要一问究竟。

    杜大郎看向那名为首的老者,只见老者虽然着了胡服,但衣服的质料显然极佳,且坐骑雄壮,扈从勇健。

    他初时还以为那老者是先前那伙人的首领,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又不太像,因为先前那伙人身上透着阵阵令人背心发凉的杀意,而眼前的老者和他的几个扈从却并没有这种感觉。

    而且,杜大郎隐隐约约从老者的尚未走近就已经浮现在脸上的笑容闻到了一股铜臭味。

    没错,就是商贾的铜臭味。

    老者在三五步外干净利落地下了马,走上前抱拳道:“敢问这位君子,可知方才那些盗贼是何来头?”

    杜大郎亦抱拳答道:“在下与乡人打从此路归乡,不曾想行经此处后从道旁密林中钻出一股盗贼,作势欲杀,乡人四散奔逃,在下因护持长辈棺椁,故而不得不留在原地,好在盗贼尚且留有几分人性,放过了我等。”

    苏双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那几位倒是庆幸了,我等来路之上却有些百姓遭了秧。”

    杜大郎闻言亦是黯然,自责道:“吾不能护持乡亲,吾有愧啊!”

    或许是杜大郎赤诚的语气让苏双感觉眼前之人不一般,多问了一句道:“敢问君子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杜大郎拱手答道:“鄙人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氏。”

    苏双闻言惊讶道:“可是数日间裁决数百罪囚的杜令君?”

    杜畿被人提及当年之事,只是平静地答道:“曩昔杜某年少轻狂,行事孟浪,不料君亦知之。”

    苏双笑道:“哪里哪里,当年杜令君之事可是一时美谈,在下途经三辅时亦有所耳闻,不想竟有缘得见,幸甚幸甚!”

    杜畿见老者多闻广识,言语客气,也颇有好感,问道:“还未问长者名讳,与先前那队人马是何关系?”

    苏双道:“在下苏双,字升进,中山人也,先前那队人马乃在下同伴,一会自当与杜令君引见。”

    杜畿理了理丧服,朝苏双郑重一拜道:“杜某替乡民们谢过长者与同伴出手相助。”

    苏双却不敢受杜畿的礼,侧过身体道:“哪里哪里,在下不敢受杜令君之礼,喏,正主来了,要谢就谢那几位吧!”

    ps:《三国志》: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

    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

    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

    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举孝廉,除汉中府丞。

    会天下乱下,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

    《魏略》曰:畿少有大志。

    在荆州数岁,继母亡后,以三辅开通,负其母丧北归。

    道为贼所劫略,众人奔走,畿独不去。

    贼射之,畿请贼曰:“卿欲得财耳,今我无物,用射我何为邪?”

    贼乃止。

    bq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