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本站公告

    别看曹操如今贵为司空,实掌朝廷quanbg,可在光和年间,他不过才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尽整些五色棒之类的标新立异玩意博人眼球,没少给家里惹祸。∈八∈八∈读∈书,.╭.o╮

    恰逢太平道起事,曹操被临时提拔为骑都尉,带着雒阳附近新招募的轻侠、囚徒、赘婿、商贾之子南下支援颍川。

    那时候的曹孟德不过是在雒中纨绔圈中小有名气的宦官之后,与名声显赫的皇甫嵩、朱儁、卢植、董卓等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倒是与日后的破虏将军孙文台有的一比。

    二人这时候都还是菜鸟级别的选手,只不过孙坚是半个菜鸟,而曹操是完全新鲜的菜鸟。

    曹操第一次得到带兵上阵的机会倒是十分憧憬,可当他看看手下的那些囚徒、赘婿们,心中的雄心壮志就凉了三分,这些人纯属赶鸭子上架,比乌合之众也就好上那么一丁点,那一丁点儿的效果还是有着朝廷武库的精良装备加成。

    当曹操以为自己不过是带人追上大部队摇摇旗呐呐喊时,初入战场的第一幕就让他震撼到无以复加。

    当他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十数万黄巾将皇甫嵩与朱儁率领的朝廷平叛队伍团团围在长社城中。

    长社城池卑小,城中兵力虽然也有三万人,但与城外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黄巾乱匪而言无意于杯水车薪。

    再加上前些时日朱儁出战不利,导致平叛大军中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情绪。

    而皇甫义真却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声称旦夕之间便可破贼。

    对于皇甫嵩的豪言壮语,大多数将士将信将疑,但好歹是略振军心。

    到得深夜里,皇甫嵩命人多备引火之物,悄悄潜出城去,进入城外黄巾军营地中各处纵火。

    待到四周火起,长社城头亦燃起大火,擂起鼓声,早有准备的三万平叛军从四门奔涌而出,杀入黄巾军营垒。

    先前潜入纵火的间者也在营中奔跑嚎叫,竟引得十几万黄巾夜惊营啸,被人数远少于自己的朝廷大军杀得尸骸盈野。

    当第二天早上,曹操带着人赶到时,正是此战收尾,追亡逐北的收割戏码,因而也让曹操这个战场菜鸟好好感受了一番胜利的滋味。

    其后曹操又跟着皇甫嵩进讨颍川、陈国、汝南三郡的黄巾贼人,这几战中曹操几乎没出什么力气,光顾着跟随皇甫嵩混资历顺便偷个师。

    令曹操十分讶异的是,皇甫嵩率领的北军五校让他简直就认不出来。

    光和末年距离天选之子大魔导师刘秀中兴汉室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年,北军五校作为屏卫京师的禁军已经没了王朝初建时的精锐模样。

    曹操常居雒阳,与北军五校中的一些军官更曾一起喝过花酒,自然知道五校士的能耐。

    但也就是两三个月的时间,皇甫嵩一边带着北军五校、三河骑士和新募的兵卒南下作战,在行军的路上一点一滴地训练调整,到了颍川、陈国、汝南等地大战时,这支松散疲弱的北军五校竟然迸发出了另曹操感到十分陌生的锐气。【←八【←八【←读【←书,.2╧3.o

    当年尚且年轻缺乏经验的曹操只是下意识地感到不可思议,但多年过去,每每回思起化腐朽为神奇的皇甫义真,曹操都感叹当日不曾多多请教,乃是大大的损失。

    皇甫嵩用兵秉承了秦汉以来大规模作战的正规思路,对于军中的各类兵种都运用得出神入化,各兵种之间的配合衔接得心应手。

    无论是攻城、野战、守城、奔袭,都如教科书般精准,但又不乏夜烧敌营这等行奇用变,可以说是将“以正合,以奇胜”六字真言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曹操自己起兵后,他也曾刻意模仿过皇甫嵩的战法战术,但他却发现皇甫嵩的战法更适用于大规模作战,对于军阀之间的数百数千人的乱斗收效不佳。

    而且曹操更无奈地发现,他几乎难以做到皇甫嵩那般令旗一挥万箭齐发,马鞭一指万骑争先,原因倒不是他手下兵员不够,而是那些兵大都分属各将手中。

    他手下的将校部曲,如自家族人曹仁、曹洪,姻戚夏侯惇、夏侯渊,招募来的地方大族李典、李通,曾经的合作伙伴鲍信、卫兹,后期来投的朱灵、张绣等人俱都是各自掌握着一支直系部众。

    这里面有些是带兵来投,有些则是自行招募,有些则是曹操统一募兵后分拨下去。

    但毫无例外的是,哪怕手下将领只带了五百人一千人,都会分成长矛手、戟士、gongnu手、游骑,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种部队构成在中小规模的战斗中十分有效,多年来战董卓、战黄巾、战陶谦、战袁术、战刘备,手下的将领们越打越顺手。

    乃至于曹操都已经渐渐淡忘了昔年观摩皇甫义真、朱公伟动辄调动成千上万的人马协同作战的宏大气势。

    即便是曹操想要依照大规模作战的方式去编组、训练单一兵种,他也要去从手下各个统兵大将手中去收拢兵权,而各统兵大将又要从手下的各曲军候手中收拢兵权。

    这无疑是个影响巨大的动作,稍有处置不当就会弄巧成拙,引发手下众将的信任危机,并且在连年战事不歇的情况之下,曹操也没精力没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而就在刚才,就在眼前,曹操又从颜良身上,看到了昔年皇甫义真操演、调度士卒的影子。

    那绵密如秋雨一般的gongnu射击,正是昔年朝中射声校尉训练gongnu手的方式,曹操曾亲眼目睹皇甫嵩用此等方法压制得黄巾贼抬不起头来。

    而如果说颜良麾下gongnu手的分段射击尚且有那么点意思,那在短兵相接中,颜良麾下步卒的表现则着实让曹操吃了一惊。

    先前被空中你来我往的弩箭吸引力了注意力,而河北军步阵正面更有大榡遮蔽,故而曹操一直没有发现端倪。

    直到刀盾兵后撤,河北军阵中涌出整齐划一的戟士时,才令人眼前一亮。

    戟乃是常规兵器之一,在每个部曲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戟士,可让颜良这般使用戟士的则并不多见。

    只见这批戟士人人头戴铁胄,全身披着皮甲,外边还套着一层锁子甲,所用的长戟绝非粗制滥造的廉价货色,都是精铁打造的戟刃,上好桑柘所制的戟杆,外边还裹着防止劈砍钩锁的竹皮。

    全副武装的戟士进退动作整齐划一,互相之间的间距亦相当合适,足够每个人施展身手,前后左右的袍泽也能互相照应。

    由于河北军戟士的护具精良,若不是被击中没有防护的部位,或者被正面大力刺击到,等闲兵器的挥砍并不能对身着两重防御的戟士造成有效杀伤。

    曹军多兵种混杂的部曲适用性虽强,但这等正面强推,全数戟士的河北军更占上风。

    若是面对骑兵突击,列好阵型的长矛手绝对是不二之选。

    若是单兵作战,那刀盾兵的轻捷灵便会占据上风。

    但在近距离团队作战上,戟这个兵器攻防皆备,长短合适,远较另外两种近战兵种合适。

    而且团队作战也并非是口头说说而已,即便是把一群戟兵凑在一块儿也未必能打出良好的效果,还需要长期训练和临阵经验。

    这一点,颜良从四月到十月,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来仔细打磨,并通过一场场战斗来检验,来调整,来改进。

    发现队列太密不利于施展,改队列阵型。

    发现武器容易被砍断,做成积竹木柲。

    发现护具强度不够伤亡太高,用上最好的甲胄,一层不够再套层皮甲。

    发现带头的“讨死军候”太莽了,呃……这个没办法,将就着用吧!

    这些改进,一来耗费时间,二来耗费钱财。

    时间嘛,恰巧有一些。

    钱财嘛,恰巧抢了点。

    所以颜良才练出了数千精锐,而如果人数再多,怕他也暂时没那么多能耐负担下来。

    眼下的讨逆营戟士们手上或刺或啄或勾或削,脚下却始终同进共退,基本都站在一条水平线上,看似往前行进的速度不快,但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将迎面而来的于禁所部反压了回去。

    处于前阵中央的于禁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不明白为何原本正在缓缓后撤的河北军突然一个前压,就把自己的步阵给打得节节败退。

    于禁对麾下士卒的约束素来严格,等闲人不敢在阵前退后,而此刻士卒们纷纷退避,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于禁也不及细想,他深知若甫一接战便被击退会对军心士气造成极大的打击,便带着自己的短兵亲自迎上来抵御。

    当他来到阵前与河北军戟士们交上手后,方才感觉到对面戟士的不好相与。

    若论个人武勇,那些寻常士卒哪里能敌得过于禁,甫一交手就能以一己之力压着对面打。

    但每当他仗着身手把面前的戟士牢牢压住时,欲要再进一步,寻到戟士护具的间隙处下手时,都会迎来敌军两侧和后一排的齐齐施援。

    而于禁亲自杀到前线的做法也吸引到了河北军的注意,昌琦呼喝着便迎上去对上于禁,不让他继续在阵前逍遥。

    于禁自是不惧昌琦那个愣头青,虽然昌琦自身勇力强健,所用的武器亦要强过普通士卒,但昌琦的风格显然比之寻常士卒更为冒进,这就留给了敌人更多的机会。

    于禁正待要卖几个破绽引敌将全力来攻,然后趁机擒下这员看上去颇为重要的敌将,好破了这个长戟阵。

    但昌琦经过颜良多次呵责,已经稍稍改变了鲁莽的作风,尤其是战阵相对时比往日小心了三分,也没那么容易着了对方的道。

    二人交手十几个回合,昌琦虽稍落下风,身上添了一两处小伤,但始终坚持不败,让于禁颇为不耐。

    他抽空往两旁打量,发现除了他麾下短兵们与河北军戟士杀得难分难解,其余曹军前锋多半不是河北军戟士的对手,被这种大开大合的战法杀伤惨重。

    于禁想着是否要引兵暂退,寻思新的解决办法,正自犹豫不决间,突然身后响起了铜钲的清脆声响代替他做了决定。

    于禁不由在心中大骂是哪个家伙擅自做主,却不知做出这个决定的正是曹操本人。

    曹孟德虽然离得更远一些,但自从河北军戟士们集结而出后,就瞧出了名堂。

    等到于禁的前锋线被打得节节败退迫不得已必须自己顶上去时,曹操就作出了决断,派人去往前阵中鸣金暂止。

    如果说这样成规模应用的戟士曹军有没有,答案是肯定的。

    曹操自己的短兵近卫之中,就有数百人如同河北军戟士一般,着精良甲胄,用上等长戟,单独成列而战。

    今年四月,在瓦邑山下那一战中,许褚带领的短兵甲士执行殿后任务,就曾如中流砥柱一般硬抗住河北军的冲击,更把当时还没摊上“讨死军候”外号的昌琦给打得大败亏输,险些一刀把脑袋劈成两半。

    而那一战的所见所闻,也让颜良领会到了兵种集群效应的优势,才触发了他改进手下部队建制的想法。

    但饶是曹操麾下强兵无数,被精心培养的甲士也不过数百人。

    原因无他,太也费钱。

    那上好的兵器甲胄每一样都需要实打实的铜钱来换,为了增加训练,耗费的粮秣也相应增加,一个甲士的培养成本足够抵得上三四个普通士卒的花销。

    曹孟德虽然位居司空,但实在囊中羞涩得很,为此还曾默许手下行发丘破冢之事,不就是为了多攒点军费么。

    曹操一看颜良这一回不过才带了数千兵来,一开场就将出了至少千余重甲戟士,实在是有够豪奢。

    他知道于禁这一阵多半讨不了好,便遣人去往前阵鸣金,欲要暂时退一下调整策略再战。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曹操想退,于禁又想退又有些担忧,而对面的河北军却不欲让他们轻轻松松地退回去,新一波的攻势就此展开。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bq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