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苦命大少


本站公告

    接下来的几天,事情继续发酵,配老花眼镜似乎成了朝中大臣们的一种时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佩戴这种既时尚,又美观的流行饰物。

    事实上这老花眼镜也确实好用,对许多目力严重衰退,或是患有高度近视的人来说,一旦戴上之后,就很难摘下来了。

    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是,谁也不想迷迷糊糊的过日子,因此,尽管这眼镜背后的故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但对这眼镜的好处,众人还是极尽溢美之词来交口称赞的。

    同样,三司使的四大衙门划归太府寺的议题,也没有了悬念,甚至开始已经有人主动投靠了,包括那些家里有不少盐引生意的勋贵大佬,也开始主动卖好,纷纷表示,那四个衙门,肯定能在太府寺获得更好的发展。

    收归四府只差临门一脚,现在只需要在给太府寺头上加一块不大不小的政绩砝码,一切就能水到渠成。

    正好,交子认筹大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交子的第二次增发量,将会是是上一年的发行量的五倍,除了首轮的五千万贯定额,在接下来的数月,还将逐步替换原先的旧交子。

    为了鼓励大家以旧换新的积极性,尽快把如今流通在市面上的一千五百万贯旧交子替换掉,所以在未来两年内,旧交子的回收政策,将会以以一换一再增持一的方式进行。

    目前为止,整个大宋境内共设有十三路七十一个州府,每个州府内,或大或小都设置了一个钱庄,可以说,当初设想的钱庄模型,其主要脉络已经铺展开来了。

    这是认筹大会,是一次盛举,因此每家钱庄,都是老板亲自前来的,有些路途比较远的,甚至在年前就已经动身了。

    比如广州钱庄的阮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也坚持亲自过来走这一趟,一辈子都没走过这么远的路,在死之前,能亲眼看一看京城的模样,感受一下汴京城的盛事繁华,看一看钱庄总行的规模,就算死也能瞑目了。

    至于分配方式,虽然在各州府的分配比例上,会有很大不同,但也完全不用担心买不到,每家都会有份。

    姑苏的王老板也早早的赶来了京城,是划了好几条大船过来的。

    去年,他家的青花瓷大获成功,每月的订单如雪片一般飞往青瓷工坊,赚了个肥头大耳。

    不但如此,更让王老板热泪盈眶的是,他那不成器的大儿子,如今竟然摇身一变,成了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这是以前想都不敢去想的事。

    因此这一趟入京,他准备大放血一次,大司农给了他姑苏王家那么多的好处,他也不能小气,不过这大礼也要送对方向,送给太府寺或者大司农,显然是会被无情的拒绝的,所以这大礼理所当然的,应该送给义学,谁都知道,卖好太府寺,卖好大司农的最佳方式,是给义学办实事,这是真理,绝对不会有错。

    更何况如今他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在义学深造,因此,送这礼不会亏。

    至于送给义学的礼物,主要是两件,一是一个餐盘,供学生们平时吃饭用的,总共三千套,木质的餐盒,里面分了几个格子,在食堂用饭时,用这个餐盒,的确要方便许多。

    送餐盒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给学生打饭,而是说从今以后,这三千个餐盒里面的盛的饭,都有他姑苏王家来供应了。

    另一件礼物,则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了,在大司农的提议下,王老板决定以姑苏瓷业的名义,给义学设立一项奖学金制度,用以奖励义学中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

    这也是义学中首次出现这种奖学金制度,意义重大,而且是挂名设置的,每年颁发奖学金的时候,都将会是一次姑苏瓷业扬名的盛会,既得了名,还得了利,又是一次双赢的品牌营销。

    在大司农的影响下,如今的王老板可以说是最注重经营自家品牌的那个商贾了,在过去的一年,不但正式制定了他姑苏瓷业的专用商标,还开始全力经营这商标的影响力。

    甚至还给他手下的工人们配发了统一的工作服,秀有商标的工作服,就连他的马车上,也镶嵌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商标。

    还给自己印了许多名片,现在,不论是应酬还是饭局,亦或是出差,逢人便递上一张印有商标的名片,这也算是是一套奇特的风景了。

    一切都在往一个很好的方向发展,除了那不成器的大儿子,仍是让人不省心,之前听说他被封了官了,还为此高兴了足足一个月,也请客吃饭吃了足足一个月,几乎把这个好消息传遍了整个姑苏城。

    儿子终于有出息了,怎能不老怀大慰,于是每日请客,每日访友,每日都在笑着骂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大儿子。

    然后那大儿子就衣锦还乡了,只是听府中下人说,当时大公子那模样,用衣锦还乡来形容可能有些不恰当,因为说实话,当时的王大少爷看上去有些憔悴,或者说有些落魄,而且当时还抱着他娘的大腿无比凄厉的痛哭了一番。

    但不管怎样,总算是回来了,而且还有了官身,于是请客继续,那段日子,着实让王老板好好的风光了一把。

    只是好景不长,很快,大司农就派人找上门来了,说什么你家的大公子怎么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偷偷跑回家了?

    原来这逆子是偷跑回来的,好好的官当着,当着当着就逃回家来了,放眼整个天下,也恐怕是第一份了。

    于是王老板怒了,彻底的怒了,撩起一根比大腿还粗的棍子,才问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这逆子还真是偷跑回来的,不但是偷拍回来的,还打死都不要再去那翁山县上任了。

    自带着那一大帮子所谓的民俗文化交流团回来之后,他们这帮使团成员就再次住进了那一处阴森可怖的兰若寺。

    兰若寺都大半年没住人了,里面长满了杂草,而且要啥没啥,连个端茶倒水的小丫鬟都没有。

    之前大司农在的时候,还能宰头猪啥的打打牙祭,可如今那里已经归了一个姓寇的县令管了。

    寇县令也很年轻,可那做派,就完全不是大司农那般的和煦温暖了,不但要啥没啥,也不准他们四处乱跑,甚至还时常叫他们过去与当地民众一起做一些开垦荒地的体力活。

    这对于从小就娇生惯养的王大少爷来说哪里能受的了,于是,这日子仿佛就是一下子回到了半年前。

    只不过那时候的他被囚禁在柴房里,而如今的他则是被囚禁在这一处荒岛上罢了。

    荒岛上啥都没有,既没有青楼,也没有酒肆,整日只能跟着手下那一群臭道士混在一起。

    而且那群臭道士也并不买他的账,甚至还合起伙来欺负他,因为兰若寺中没有打杂伺候的小厮小丫鬟,所以平常的一日三餐,都得自己做,还包括洗衣挑水,也是一样。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