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歪风邪气


本站公告

    在茶庄别院中小住了两日之后,念念不忘为广大妇女同志带去福音的王大司农就急着回去了。



    还顺手带了一些茶庄别院中作为试验品的炒茶回去。



    不多,也就几十斤劣质明前龙井,因为不值几个钱,也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准备给京里的老徐也稍一些回去,顺便让他推广推广。



    还有家里的老娘,虽然现在已经不卖臭豆腐了,那做臭豆腐的法子,也早就教授给了街里街坊的邻居们。



    这次再捎点茶叶回去,让老娘再煮锅茶叶蛋带去她那八卦论坛里显摆,她一定会很开心。



    等到街上飘满茶叶蛋的香味之后,这茶炒也就能顺其自然地流到寻常百姓家中去了。



    除了那几十斤炒茶,很热心肠的吴大老板还从家里运来了一车的茶饼。



    只说是这两年攒下的名茶,不成敬意,望大司农笑纳。



    王浩知道,有些名贵的团茶,那价格能达到一个惊世骇俗的地步,完全不是炒茶能够比拟的。



    炒茶再名贵,都会有一个价,就比如这明前龙井,就已经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但顶多也就三五千块一斤。



    但这团茶就不一样了,有些团茶,几乎是无价的,所谓团茶,其实就是小茶饼。



    为什么要叫做小茶饼?估计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更多的原料做成正常模样大小的茶饼吧……



    区区一小块茶饼而已,能贵到哪里去?这也是很久以前王浩的想法。



    不过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稍微了解了一些宋朝时期的团茶之后,之前的观念就被彻底的给颠覆了。



    这团茶文化,几乎贯穿了整个两宋时期,而且是越来越没有底线,越来越丧心病狂。



    从最初动辄万金的龙凤团茶,到后来需要几百亩茶园才能捏出一小团的银丝水芽。



    这所谓茶文化就一直在丧心病狂的扭曲道路上一路狂奔,到最后这茶也早已不再是茶。



    而是作为一种炫耀身份地位病态象征了,远远脱离了茶文化最本质初衷不说,还带动了一股极不好的风气,还美名其曰斗茶,简直可笑。



    也因此,吴老板送来的这车珍藏多年的所谓好茶,不但没有得到大司农的好感,还被训斥了一顿。



    以后最好不要让我看到你搞这些玩意儿,真正的好茶,不是用一百亩茶树才能捏出来的那一坨。



    在街头巷尾,随便抓上一把,拿开水一冲,就能招呼人的茶,普通百姓都能随时喝上一口的茶,那才是真正的好茶。



    最后,还把这明前龙井改成了雨前龙井,从现在开始,就把这刚刚兴起的斗茶歪风扼杀在摇篮中。



    听了大司农语重心长的一番训斥,吴清平深有感触。



    其实说实话,最不想劳师动众整这些奢侈茶团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些茶农,但有时候也的确是没法子。



    人情世故的需要,作为商贾,总是需要结交一些达官显贵的,身为茶商,自然也就需要孝敬一些上去。



    你今年送了这个,我明年就送那个,因此,这攀比之风,自然而然的就逐年上升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要人人都像大司农一样,他吴清平也就不用在家里时常备着这些东西了,说实话,这些茶团的味道,其实也就那样。



    但人有时候就是那么喜欢折腾一下,不到那份价钱,再好的茶,喝起来都会没有滋味。



    临走前,王浩不得不再次语重心长的跟吴老板唠嗑了好一会,最后当然也没有把那一车团茶手下。



    厚礼虽然没收,但是给出了一个极为郑重的承诺,市舶司永远欢迎真正的好茶,这也是说给所有茶商茶农们的话。



    解决了茶叶的问题,王浩便马不停蹄的朝着杭州城赶去,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



    当然不是去忙钱庄的事情,这些东西,路早就已经铺好了,并不需要再花大力气去操心。



    前面说过了,说好了是赶着回去为广大妇女同志带去福音的。



    行出茶庄别院不久,老关一拍脑袋大呼一声糟糕。



    “糟糕……!大人!咱把那几口铁锅忘在别院中了!”



    那玩意儿可是宝贝,而且还是大锅,这要在寻常百姓家里,可是要当成传家宝来用的。



    “那还不赶紧去拿回来!”



    “大人,这似乎不妥吧?”



    铁柱在一旁插话道。



    “嘶……好像也是,像咱大人这么有身份的人,计较几口铁锅,若传出去……”



    “传你个头,铁柱的意思是都已经砌成灶台了,再去拆回来,不合适!”



    王浩一拳捶在老关的肩膀上,这货在自己身边待的久了,也越来越有些不着调了,是时候给他们找个婆娘管管了。



    “还有这说法?唉……可惜了三口好锅,还是新的呢。”



    老关闻言,脸上又满是一片惋惜的神色。



    “你背锅还背上瘾了。”



    “俺就是觉得怪可惜的。”



    锅是要不回来了,等以后条件慢慢好了,也就不会心疼几口锅了。



    所以还是得大搞经济,提升普通百姓的幸福感,比如在这西子湖的西面筑起一道苏堤,就很能造福百姓。



    倒也不是为了再给西子湖增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东坡先生当初发动城中百姓修造苏堤,这种在西湖内筑堤,造境是一方面。



    更多的,则是为了水利方面的原因,疏浚水系,改善进排水系统,减少杭州城北大水围城的风险。



    突然发现可以折腾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而且每一件事情,都会非常有成就感,那为什么还要自缚在那团乱麻中?这不就是庸人自扰吗?



    回到位于北山道的家中,二话不说就甩开众人把还玉拉去了内院,准备做一些羞羞的事情。



    还玉扭扭捏捏的把她那些私密小发明给翻了出来。



    手艺其实都还是很不错的,一看就知道都不是她自己缝制的。



    症结就在这里了,完全就是材料限制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原材料。



    当前,棉花这种经济作物,还只是一种观赏性的花木,即便是大面积的推广了,也没有黄道婆的技术。



    还完全处于空白状态,任重道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呀……!”



    “要不今年先在万松书院的那几十亩义田里种上棉花?”



    “种子倒是不难,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播种,小时候家里倒种过棉花,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再者这优化棉种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事情。



    闽广此时倒是有百姓会种点棉花,不过不是用来织布纺纱的,而是作为枕头被子的填充物来使用。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