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冻土战场


本站公告

    由于阿玉奇汗已经率部投靠了自己,而此前伏尔加河下游一带一直是该汗国的牧场,如今却被罗刹人给侵占了。

    为了树立威信,同时要重创来犯之敌,避免在西进顿河流域时被抄后路,大清就不能袖手旁观了。

    “十四叔,如何退敌之事,还须有劳您了!”

    对于打仗,顺鸡到现在也没多少经验,他就懂得一点,重用多尔衮就行了。

    睿亲王膝下无子,故而也不用担心其篡权,因为就算成功了,之后也没继承人。

    “敬请皇上安心,臣定不辱圣命,击退罗刹恶兵!”

    多尔衮对罗刹了解得不多,但完全可以从常年在这一带混迹的阿玉奇汗那里打听清楚。

    此番又有熟悉罗刹的拉辛部带路,基本可以实现事半功倍了。

    察里津虽位于伏尔加河盘,但冬季江面封冻,不论罗刹大军在东岸还是西岸扎营,大清王师皆可来去自如。

    鉴于战场地形特点,多尔衮便决定来个钳形攻势。

    自己亲领自己正白旗、阿拉坦汗王朝可汗额林沁罗卜藏所部、阿玉奇可汗部、四个汉军旗,合计四万五千人左右。

    左翼为阿巴泰三子博洛与四子岳乐所统领的四个甲喇的正灰旗,以及檬古四旗,合计约两万五千。

    右翼为济尔哈朗五子辉兰所统领的四个甲喇的镶蓝旗,加上檬古后八旗与天助军,合计同为两万五千。

    三路人马总兵力接近十万,但一同配合行动的还有满达海领兵的两红旗等部。

    满达海继承了其父代善的两红旗,但由于实战经验并不丰富,具体领兵打仗的事情,便由昂邦章京鳌拜来负责。

    后来褚英三子尼堪得到了镶红旗,但也较于安分,没有再惦记满达海的正红旗。

    汉军前八旗的约四万骑兵,以及三顺王的一万骑兵,合计五万兵马来配合满达海的行动。

    是役的主力毫无疑问是多尔衮的左翼,但右翼越六万人也不是吃素的。

    总兵力几近十五万,连王师的三分之一兵力都没达到。

    多尔衮对此也是有考虑的,因为出动兵马越多,消耗的粮草便越多。

    对于当下的形势,既要保证能够对罗刹军形成兵力上的优势,又能尽量减少对粮草的消耗。

    若是换成夏季,王师完全可以出动三四十万大军,直接平推过去,那五万罗刹兵变会被活活踩死了……

    满达海对于十四叔能带着自己玩是很高兴的,因为王师的规矩便是先上阵的可享受先挑战利品的待遇。

    代善有八个儿子,眼下就剩了两个健在的,其中一个还叛变投靠了蛮明。

    而满达海的二哥硕托居然在那边混得风生水起,至少在大清发起西征时,人家已经在吕宋的某个岛上逍遥快活去了……

    代善在咽气之前,一直将此事视为家丑,但就是鞭长莫及。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蛮明那魔童给逆子留了条活路,自己又有甚子办法呢?

    鳌拜与尼堪的介入,让顺鸡很容易地控制了两红旗,避免其遭到豪格的拉拢,或者多尔衮的蚕食。

    只要满达海规规矩矩的,顺鸡便可以保证在自己驾崩之前,其便一直是正红旗的旗主,鳌拜决计不敢阳奉阴违。

    鳌拜是出身镶黄旗的奴才,并非皇族,有了大清第一勇士的封号,还有昂邦章京的职位,战功再卓著,顶天也就是将军而已。

    故而威胁不到满达海的地位,就算尼堪来了,由于不是代善的儿子,也只能担任镶红旗的旗主而已。

    额林沁罗卜藏与阿玉奇,前者是在西域地区最先投靠大清的,后者则是本地的地头蛇,有必要让两人认识一下大清王师的真正实力。

    而且也要适当地给二者一些甜头,歼灭五万敌军之后,多尔衮打算给两人各分三千俘虏的武器装备。

    要让那些心有旁骛的人明白,大清王师虽然经过万里远征,但仍旧保持着极高的战斗力,更可以击败罗刹,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在此之前,超过五百万军珉先在伏尔加河东岸的雷恩沙漠以北地区扎营休息。

    待河面封冻之后,再行过河向顿河至第聂伯河夹击所形成的平原处转移。

    船也不是没有找到,但数量太少,一天从早忙到晚,也就能运输十万人而已。

    尤其是携带的大量辎重和牲畜,没有大船的话,就只能等待冬季的到来。

    好在地处北方,飘雪很早,让大清上下都看到了抵达目的地的希望。

    顺鸡十三年(1671)冬,清军开始大规模过河。

    而多尔衮在想过之后,并没有选择主动出击,而是打算守株待兔。

    以己方大规模过河为诱饵,引诱敌军从察里津的老窝里出来。

    自己带兵过去,不但要消耗大量粮草,而且对方固守的话,王师还要强攻城池。

    与其那样,莫不如来个引蛇出洞,在野外将敌军重创,甚至歼灭。

    至于拉辛的族人们,很容易解决,让他们躲起来就行了。

    只要不主动跟罗刹军队交战,总不会被野兽给吃了吧?

    而阿斯特拉罕总督普罗佐罗夫斯基早已经按耐不住了,如果不是从阿斯特拉罕到辛比尔斯克(乌里扬诺夫斯克)到处都是叛乱的哥萨克,而且敌情不明,他早就打算直接南下了。

    这些该死的哥萨克对后防的破坏力着实不小,如果放任其四处劫掠,传到沙皇陛下的耳朵里,自己的官位恐怕就不保了。

    普罗佐罗夫斯基一方面派人打探南边叛军与清军的情况,一边派兵分成多路来进剿拉辛手下的哥萨克。

    收拾后者的难度很大,因为对方就是一群群的土匪,在吃过攻城的亏之后,也就学聪明了,现在基本战术就是抢了就跑。

    成百上千的叛军哥萨克集中兵力进攻一处据点的话,只要不是大城市或者堡垒,基本都可以得手。

    就这样在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地带与俄军进行运动战,极大地调动了俄军的兵力,而且还没得到多少战果。

    在对屡次进剿的收获都失望之后,普罗佐罗夫斯基最终决定集中兵力,向南进攻,一举重创或歼灭支持拉辛团伙的清军。

    刨去察里津的守军以及出去进剿北面哥萨克的部队,普罗佐罗夫斯基手里还有四万大军,他认为已经这个规模的兵力已经足以对敌人造成致命一击了。

    最好能在圣诞节前取得胜利,这样便可以让麾下的将士们好好过节了。

    普罗佐罗夫斯基本人与身边的将领们对此番南下收复失地,都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十二月十七日,南下的俄军在阿斯特拉罕上游约一百五十英里的地方,发现了清军的骑兵部队。

    对方兵力只有数百人,而且见到俄军主力出现,便立刻向南逃跑。

    普罗佐罗夫斯基见状便命令约两千骑兵立刻追击这股敌军,争取旗开得胜。

    自己带着约一万八千骑兵和两万步兵和重炮与辎重跟在后面,同时叮嘱追击部队小心一些,避免中了对方诱敌深入的圈套。

    但在两小时之后,几名跑回来骑兵报告,他们遭到了敌军伏击,损失惨重。

    这个结果让普罗佐罗夫斯基非常恼火,该死的黄皮猴子果然只会利用卑鄙的手段来取得胜利。

    不过也就是到此为止了,等自己率主力将其消灭之后,以后在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等抵达伏击地点,看到遍地的俄军骑兵尸体,普罗佐罗夫斯基就更加恼火了。

    就在他打算下令寻找罪魁祸首之际,从对面的山丘后面出现了大约五千清军骑兵。

    这是一个汉军旗的骑兵,就在三里地之外,恭候敌人的大驾光临。

    怒不可遏的普罗佐罗夫斯基立刻命令一万五千骑兵,分为三路,实施中路直击、两翼包抄的战术。

    自己握有决定的兵力优势,一定要将这股敌军消灭干净,一血前耻。

    但随着两翼俄军骑兵的迂回,他们发现在自己的外围侧翼,还出现了更多的敌军骑兵。

    多尔衮的战术就是用一个牛录的骑兵先去钓鱼,若是鱼上钩了,就一口吃掉。

    然后激怒对方的主将,让大军埋伏在伏击圈周围,用同一个地点打两次伏击。

    由于双方都是头一次交锋,彼此并不熟悉,故而这个冒险而又大胆的办法还是很有希望成功的。

    为了将南下的敌军一锅端掉,多尔衮决定将伏击圈扩大一些,如此便容易埋伏更多的兵马了。

    哪怕位于伏击圈中心位置的汉军被对方发现了也不要紧,他们就是用来吸引罗刹人注意力的。

    真正的杀招是向猎物侧翼迂回的两路人马!

    左翼博洛、岳乐、辉兰带队,右翼由鳌拜与尼堪率领,不怕圈子绕得大,只要能将敌军的队尾给兜住便可,那就等于切断了其退路了。

    战前部署是一回事,交锋时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俄军负责包抄的两翼发现自己正在被包抄时,便立刻决定改变战术,先击退外层的敌人,防止自己被对方包围。

    现在对俄军来说,反应慢一步的话,包围敌军的计划就变成了己方的突围行动了。

    “该死的,命令步兵原地列阵,炮兵立刻靠前部署,给我杀退那些黄皮猴子!”

    当普罗佐罗夫斯基看到远方天空不断升腾而起的烟花之后,他便立刻意识到自己失算了,这可能是敌人的诡计。

    步兵的撤退速度不可能比骑兵快,在敌军骑兵没有遭到重创之前,己方步兵是不可能从容撤出战场的。

    只能命令步兵和炮兵原地防御,不能给敌军骑兵部队向己方快速突击的机会。

    尽管普罗佐罗夫斯基的战功没有舍因那么卓著,但也是会打仗的,不至于见势不妙就开溜。

    问题在于,他在战略上是轻敌的,导致在情报上比较疏忽,并未计算双方的兵力对比与实际战斗力。

    而前去包抄的三路俄军骑兵,有两路反而被清军给包抄了。

    左右两翼各五千俄军骑兵部队,均遭到了大约两万五千清军骑兵的猛烈进攻。

    而中路负责突击对方骑兵的俄军并未迅速得手,在冲锋时遭到了清军的炮火覆盖。

    躲在山坡和土丘后面的清军炮队利用迫击炮与佛郎机,对抵近的俄军骑兵大开杀戒。

    他们这招就是跟蛮明学的,现在总算是从罗刹兵身上找补回来一些了。

    先用一部分兵力做诱饵,等敌军冲过来,便可用炮火予以阻击。

    待其锐气被消灭过半之后,再派出己方骑兵进行反突击,便可收到奇效了。

    冰天雪地的战场,在炮火纷飞之下,很快便被从人和马体内喷射出来的鲜血所染红。

    即便如此,双方仍旧在忘乎所以地拼命厮杀。

    清军志在聚歼猎物,俄军则在拼死抵抗。

    不同点在于,普罗佐罗夫斯基投入一线的作战部队只有那一万五千骑兵。

    只要多尔衮不派兵进攻其步兵方阵,那么近两万步兵其实就沦为了现场观众。

    俄军重炮进行远距离射击倒是可以,但双方混战在一起,精度极低不说,还容易误伤己方骑兵。

    清军兵力近十五万,而且以骑兵为主,这便意味着前期可以投入的兵力能够达到对方的六七倍以上。

    俄军的对手并不急于冲锋,而是先用弓箭与火枪进行齐射,然后再山呼海啸一般冲杀过来。

    这个战术使得本就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的俄军遭到了大量减员打击,在战场上变得更加被动

    左右两翼的一万俄军骑兵仅仅坚持了不到半小时,便被清军消灭了七八成人马,余下只能仓惶跑路。

    中路俄军的情况也没好多少,丢下约三千尸体与伤兵,便本能地拨马就逃了。

    普罗佐罗夫斯基用望远镜看到了相应的情况,除了破口大骂之外也无可奈何。

    看到己方在重创了三路俄军骑兵,使猎物丧失对己方的突击能力之后。

    多尔衮命令各部徐徐压上,避免冲阵,让重炮先行消耗对方的炮队与步兵。

    当年大清王师便是用这招来消灭驰援大凌河城的蛮明军队的,时过境迁,在西方世界居然也用上了。

    普罗佐罗夫斯基看到黄皮猴子的炮火异常猛烈,手下的士兵接连倒下,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

    最终只能下令向北突围,然后在残余骑兵与卫队的保护下,自顾自地先行开溜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