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选边站队


本站公告

    这种二货皇帝就是欠骂,而是一天不挨骂就会浑身难受。



    本来就智商欠费,还总觉得自己无比聪明,别人在他眼里都是傻子。



    就应该让你去当一天灾珉,好好体验一下被你征得家破人亡的人过得是什么日子!



    作为皇帝,不会用人,内阁就跟走马灯一样轮换,被一脚踢开,还美其名曰宽厚待人。



    照甩锅爹这个猪逻辑,东虏大军在入关之后烧杀抢掠,岂不是为朝廷节省了粮食?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甩锅爹用不着死,但已经算是残次品皇帝了,可以被淘汰出局了。



    “逆子!你千方百计地诋毁朕,到底是何居心?朕屡经风雨,坚忍不拔,不论如何,都不会被你这逆子之乱语所左右!朕就让你这逆子看看,大明如何在朕手中复兴,让你这逆子彻底死心!逆子以为所施伎俩朕不会么?逆子对此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手段有多么高明,不过是老祖宗早已用过的罢了!朕已然在位十二年,未来十二年、二十四年,乃至三十六年,朕都会在位,逆子在有生之年都休想登基为皇帝!朕现在就立五皇子为太子,永久有效,等朕退位,便让五皇子继承大统!朕现在宣布,将你这逆子贬为庶人,从今往后都不得恢复宗室地位,让你这逆子与大明中兴无关,亦与大明皇位无缘!”



    逆子一口一个“昏君”叫着,都把崇祯给叫麻木了,既然他愿意这么叫,那就叫好了,一怒之下便将这个逆子从打入冷宫,改为贬为庶人了,让他此生都为此而悔恨交加才好。



    将田贵妃的儿子立为太子,崇祯一直打算这么做,不过碍于朝臣反对,不好实施。今番总算有了一个完美的借口,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了。



    如若不然,自己的皇位早晚会被这个逆子所篡,说不定明后天就改朝换代了,这个心狠手辣的逆子一定干得出来此等卑鄙之事,说不定其他皇子都会惨遭其毒手。



    崇祯觉得自己这么做是非常正确的,不但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更是保护了皇室的安全,往后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从而专心处理朝政了。



    “父皇,你已经黔驴技穷了,除了一再贬低儿臣,还有其他办法么?如今儿臣已经看穿了父皇的把戏,儿臣也不是父皇想贬就能贬的了!大明在父皇手中是一年不如一年,既然还有五年就要亡国了,儿臣便不能熟视无睹,坐视不管了。父皇,您现在就有两条路可走。其一,就是移驾南都,到南都继续当皇帝。其二,便是成为太上皇,以后仍旧可以锦衣玉食,消遣娱乐!如若父皇仍旧执迷不悟,儿臣也就没法与父皇继续商量未来了!”



    二货甩锅爹还想把老子变为庶民?



    你这梦做得可是真够胆大包天的!



    还以为你这个皇帝依然可以一言九鼎呢?



    不知道世态炎凉,人心思变么?



    再说群臣也不想跟着你陪葬啊,大伙更不想给你继续背锅了!



    谁都不是傻子,明知道有一条阳关大道,还走你这荆棘小路干嘛啊?



    还想当三十六年皇帝?



    你当三十六年太上皇还差不多!



    老子已经给你留面子了!



    实话告诉你,大明是我的,皇位也是我的!



    昏庸、无能、不思悔改、执迷不悟,还动不动就甩锅,这样的皇帝留他何用?



    “逆子!休想用如此言辞来威胁朕!朕乃天子,更是一国之君,不会被任何人所威胁!朕之前坐在此处主持朝政,今后亦会如此!逆子欲要某朝篡位,朕便要打碎你这美梦!你已然不是太子了,无权参与朝会,给朕速速退下!”



    这逆子是愈发胆大妄为了,幸好自己苏醒的及时,否则真是不堪设想,崇祯都感到有些后怕了,再晚一步的话,自己恐怕醒来也是太上皇了。



    “父皇,该退下的是你!首辅支持儿臣,内阁支持儿臣,文臣武将也支持儿臣!父皇都沦为孤家寡人了,还浑然不觉呢?适才的投票结果,父皇不是知晓了么?继续故左言他,掩耳盗铃有意思么?”



    抱歉,大明虽然还姓朱,但已经不是你的了,你不安心做太上皇也没办法。



    拯救大明的前提条件就是先把你这个二货皇帝给架空了,不然大家都得给你陪葬。



    “逆子给朕住口!在大殿之上,朕乃君父,群臣都是朕之臣子,只有朕可以发号司令。逆子休要假借群臣之口来威胁朕,朕素来洞察秋毫,所谓投票不过是你刻意安排所致,你这卑鄙伎俩早就被朕所识破矣。此等结果,朕一概不予认可,逆子就莫要浪费口舌了~!”



    崇祯认为一定要在气势上压倒这个逆子,不然等到逆子起势,自己就不好压制住了,也要借此来警告群臣,莫要跟随这个逆子犯上作乱。



    “既然如此,那好吧!支持本宫的爱卿请站到这边来,支持父皇的爱卿请占到那边去。父皇,请您亲眼见证一下哪边的臣子更多,人多的一方自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跟这位二货皇帝对话确实是浪费口水,左右都是油盐不进,跟对牛弹琴差不多。



    在他脑海里,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如果错了,那一定是别人出现了幻觉!



    自己说服不了这只甩锅爹,那就看看谁的粉丝更多吧,这样总可以定胜负了吧?



    在某太子给薛国观递了一个眼神过后,首辅便在二货皇帝的注视下,公然站到了某太子一边。



    “薛国观!你这是要支持这逆子犯上作乱不成?”



    崇祯见状立刻怒斥其这种见利忘义的恶劣行径,当朝首辅便相当于宰相,乃是群臣之首,若是首辅如此行事,其他朝臣跟风就大大不妙了。



    “陛下,臣只是听从殿下安排而已!”



    薛国观心里非常清楚,皇帝能给自己的,太子都能给、皇帝不能给自己的,太子也能给。



    譬如这国仗,皇帝就给不了,不但不给,还坚决反对,那就别怪自己做出本能的抉择了。



    薛国观不但要做首辅,而且任期要超过温体仁。这个要求,恐怕皇帝也不会同意。



    万一自己有了错误,说不定还会被这位矢口否认自己薄情寡恩的皇帝所下狱。



    比较起来,还是太子这颗大树更为牢靠一些,起码不会为难自己这位准国仗。



    “你……冯铨!你怎能也如此糊涂???”



    崇祯没等继续批评见风使舵的首辅薛国观,只见礼部尚书冯铨也跟着薛国观站在了逆子一边,顿时错愕不已。



    “陛下,臣仅是听从殿下安排而已!”



    既然首辅都想好了说辞,冯铨是何等聪明,这下连说辞都不用想了,直接照搬就行了,反正横竖都是敷衍皇帝而已。



    “你……”



    崇祯被这两位的行径给气得不轻,举起来的手臂都开始哆嗦不已,想厉声斥责,都还没组织好说辞。



    见到首辅带头,礼部尚书跟进,祖宽、倪宠、陈国威也开始选择阵营了,他们三个都是被皇帝下令羁押之将。



    既然无法公然报复皇帝,那就要借太子之手给皇帝一个教训才行,不然等到皇帝再次手握大权,他们又得被打击报复。



    三位将领作出明确抉择之后,他们的下属也就不用多想了,而且产生了示范作用,猛如虎、李辅明、刘光祚、高杰等总兵以及下辖将领全都决定投靠太子爷。



    因为之前崇祯的言辞实在是太寒人心了,想要继续为朝廷效力,众将当然要选一位明君作为靠山,而且有了一个非常合格“参照物”之后,选择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凡是当武将的,多多少少都会考虑自己的后路。打流寇容易获胜,但对付东虏可就另当别论了,己部一旦战败,朝廷追责下来,眼前这位皇帝恐怕又要推卸责任了。



    谁都不想被下狱,更不想被枭首,追随太子爷起码还有戴罪立功的机会,换成皇帝主政的话,等自己成为败军之将,恐怕只能去找阎王爷报到去了……



    “尔等……反了!反了!尔等可是要发动兵变不成?”



    见到武将们成群结队地投靠了这个逆子,崇祯气得几乎都要在原地跳起来了,怪不得这个逆子有恃无恐,原来早就拉拢了一群武将。



    其他文官们自然不屑于首辅与礼部尚书的言辞的,当朝首辅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和已然定下的亲事,已经沦为了太子爷的应声虫。



    而冯铨则是首辅大人的跟屁虫,首辅怎么做,他就跟着仿效,一点都不会差,有时候甚至比首辅还能拍太子爷的马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不过一码归一码,在大是大非面前,很多文臣也会选择从保全大明的江山社稷作为出发点,通盘考虑全局,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再行作出选择。



    “张国维!你食君之碌,却不思为朕分忧,到底是何居心???”



    崇祯用近乎咆哮的声音来质问这位工部尚书右佥都御史,他对张国维非常器重,之前便擢升其为工部侍郎,没想到此人在如此关键时刻也反水了,真是人心叵测啊!



    “陛下,臣负责主持京城新城与山栋新城修筑之事!”



    张国维不愿意多做解释,只简单说了一句,这就是他选择投靠太子爷的原因所在。皇帝反对兴建新城,他又是负责这项差事的,那么等到太子落败,他就要被皇帝下狱了。



    兵部尚书王家彦、吏部尚书堵胤锡、医部尚书由光禄寺少卿路振飞、都察院左都御史钟炌等人,在看到薛国观、冯铨、张国维等文官的抉择之后,也就自然而然地跟了过去。



    他们都是支持太子新政的文臣,在皇帝主政期间,想说实话又不敢说,跟着太子却似如沐春风一般舒服,不时还能打打麻将,消遣娱乐一番,也不算妄为君臣一场了。



    较于动辄便要将股肱之臣下狱的皇帝,太子年纪虽小,却是非常宽宏大量的,非投敌、反叛、欺君、贪墨之过,哪怕御敌时战败,只要核实无误,都可以从轻发落。



    这些文官并非怕死,而是担心自己蒙受不白之冤,有这么一位喜好偏听偏信的皇帝,谁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因为莫须有的过失而被抓进去候斩了……



    支持皇帝的臣子也不是没有,礼部右侍郎倪元璐、吏部右侍郎申佳允、医部左侍郎许直、大理寺卿成德、吏部左侍郎孟兆祥、工部右侍郎朱永佑、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泰来等人都站在了皇帝一边,甚至包括以黄得功为首的勇卫营的一群武将。



    户部尚书李待问由于掌管太仓钱袋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臣子,在看到众人的抉择,又经过了一番空前激烈的思索之后,慢慢悠悠地走向了太子。



    “李侍问!朕自认为待你不薄,你为何还如此行事?”



    李侍问本来是崇祯极力争取的对象,之前觉得只要他能站过来,可以勉励他几句算作褒奖,可是结果却让崇祯大失所望。



    “陛下,臣虽为户部尚书,可臣没办法在不征收三饷之前提下,给朝廷弄来上千万两银子!”



    李侍问的言外之意就是太子有这个本事,您没有。您不但没有这个敛财的本事,您还为难臣,让臣去给您弄钱,这就是您的不对了!



    太子爷不嫌累,帮助李侍问承担了户部尚书的半数差事,他只要做好算账的活计就行了。如此一来,办差就轻松多了。



    李侍问虽然每每在支应上与太子较真,可也不是个憨货。一旦皇帝命他来征三饷,搞得珉怨沸腾之后,他这个户部尚书也就算是当到头了。



    “恭顺侯!新城侯!新乐侯!诚意伯!彰武伯!惠安伯!宣城伯!尔等乃是堂堂大明勋贵,岂能与这逆子同流合污?”



    七位勋贵也都站到了那逆子的方位上,让崇祯惊诧到无以复加,原本他是以为能够获得勋贵们的支持的,起码还能扳回颓势。



    “陛下!臣等……仅是听从殿下安排而已!”



    事已至此,恭顺侯吴惟英也不怕得罪皇帝了。他们同流太子爷,才能合伙赚银子,红利每年有几十万两之多,这还是往少了说。



    跟皇帝又没生意可做,他们自然不会选择投靠崇祯。再说怎么多武将都过去了,只要手握兵权的太子爷一声令下,大明就可以改天换日了。



    “你……好!好!好!尔等都愿意听从这逆子的安排,朕倒是要看看,尔等还有何本事!”



    法不责众,崇祯仅仅批评一个两个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在群臣作出抉择之后,现场的情况已经是泾渭分明了。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