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先攘外再安内


本站公告

    大唐坑王第四百七十五章先攘外再安内姚崇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心急了,他有些尴尬道:“卢公子说的是!”



    “按理说,攘外必先安内,但现在这个内,不是一日两日能安得了的,两者权衡,应当先攘外再安内。”



    姚崇深有同感,谦虚的问:“公子可有定计?”



    “不管是攘外还是安内,靠我不行,靠你也不行!”卢小闲神秘兮兮的说,“你可以依靠二张来解决!”



    一听“二张”,姚崇的脸顿时黑了下来,他对张易之与张昌宗鄙视都鄙视不过来呢,怎么可能依靠他们二人呢?



    卢小闲知道姚崇意会错了,笑着解释道:“此二张非彼二张,我说的二张一个叫张柬之,一个叫张仁愿!”



    “张柬之?”姚崇惊呼道。



    “莫不是有人向你推荐过他?”卢小闲猜测道。



    “正是!”姚崇点点头,也不隐瞒,“太平公主曾向我推荐过他!”



    果不其然,张柬之已经与太平公主结成了同盟。既然这样,有些事情就顺其自然吧。



    “这就对了!”卢小闲微微颔首,“本来我还是想让你继续做首辅宰相的,但为了保全你,让张柬之上位势在必行了!这安内一事,就由他来做吧!”



    “这是为何?”姚崇奇怪的问。



    “姚阁老无须多问,你只要清楚,我这么做是为你好便是了!”



    谁现在坐这个位置,都是众矢之的,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凶险之极。卢小闲当然不能告诉他,张柬之最终是何等悲催的下场。



    姚崇本来还要再问,但想起了狄仁杰临终给他的那张纸条,便转移了话题:“安内有张柬之,那张仁愿是什么情况?”



    卢小闲反问道:“张仁愿有没有给朝廷上过奏折,要在黄河北岸突厥辖地修建三座防御突厥南下的城池?”



    姚崇越发奇怪,张仁愿的奏折前日才到,还没来得及禀报陛下呢,卢小闲怎么就知道了。



    “是有这么回事!”姚崇点头。



    “姚阁老怎么看?”



    “我和政事堂的宰相已经初步商议了,自从两汉已来,中原军队都是依靠黄河天险防守,要是在突厥境内筑城,不仅花费巨大,最终还有可能被突厥人所占领。所以,我们不建议采纳张仁愿的意见!”



    在大唐以前,历朝历代修长城主要是为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有长城存在,游牧民族要大举南侵就存在一定的障碍。



    然而,大唐建立后却没有大修长城以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其中原因,是大唐在对付北方游牧民族上,采取的是硬碰硬的方针,只要你敢胡来,就把你消灭。



    这一战略的制定,与唐太宗李世民有直接的关系,他坚持积极进攻故不屑于修长城。在唐太宗眼中,最佳的防御,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直到把敌人打趴在地,这才是积极的防御,筑城修堡,绝非上乘之道。



    唐太宗以实际行动,证明积极进攻才是保障****的最佳策略,一个伟大而强大的国家,根本不必以长城作茧自缚。



    “你们的意思我都明白,但我认为张仁愿的建议是对的!”卢小闲分析道,“时过境迁,现在不同于以往了……”



    目前大周的军力,与大唐初期的军事力量相比,出现严重的滑坡。吐蕃异军突起,突厥势力死灰复燃,契丹成为一大外患。在严重外患面前,大周帝国的刀锋不再锋利。



    尤其是突厥可汗默啜,他战术思想和战国时期秦朝大将白起类似,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依靠这种大鱼吃小鱼的战术,默啜统治下的突厥不断壮大,已对中原腹地构成了绝对的威胁。



    而随着裴行俭、程务挺、王方翼等名将去世,朝廷已经没有了李靖这样的天才将领,只能靠国力与突厥人战斗。



    狄仁杰出征时,张仁愿是东路军统帅,在幽州击退了后突厥的入侵,张仁愿也在战斗中受伤。这些年,张仁愿一直在幽州负责防御,对边防战略有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现在,张仁愿被调到并州任长史,这是突厥入侵中原的主要通道,初唐时李绩就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十六年。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黄河以北、大漠以南的漠南草原上修筑了三座受降城。名为受降城,就是接纳异族内部各势力投奔中原的中转站,也是唐军积聚力量突击敌人的前出基地。



    修筑三座可以相互呼应的受降城,尽管不如修长城,但也见证了大周帝国的低谷。不能不说,张仁愿的此番建议,对于大周的边境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卢小闲的一番论述,让姚崇不由侧目,原来他对军事也是如此在行。



    “好吧!”姚崇接受了卢小闲的建议,他改变了主意,“我尽量说服其他宰相,然后交由陛下定夺!”



    “除了张仁愿的受降城,我还要活捉阎知微!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做到了攘外!”卢小闲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提阎知微还好,一提起他来,姚崇就一肚子怒火。



    阎知微投降后,得到“汉可汗”的头衔。他当然要有所建树,于是担任先锋,带兵攻打赵、定二州。



    负责守护赵州城西门的是游击将军陈令英,阎知微在城下放话,要陈令英早早投降,否则突厥大兵到,杀无赦。



    陈令英不理他。



    这时默啜率领的突厥大队人马来到,阎知微急忙前去迎接,在城下与突厥士兵们连手踏起了《万岁乐》歌。



    踏歌是歌与舞的结合,一般分为宫廷踏歌、民间踏歌,是一种舞蹈。



    阎知微用欢快的踏歌舞蹈来谄媚突厥,为人深不齿。



    陈令英大声质问:“你身为大周尚书,怎么能投降突厥人并在这里舞蹈,也不感到羞耻?”



    阎知微为自己辩护说:“我也是为番人所逼迫,身不由己,舞蹈也是不得已为之。”



    默啜大军围住赵州后,长史唐般若立刻做了汉奸,攻城时打开城门接应敌人入城。



    刺史高睿和妻子秦氏服药装死,敌人把他们抬到默啜面前,默啜向他们出示金狮子带、紫袍,说:“投降则授官,不投降则处死!”



    高睿看着他妻子,他妻子说:“今天正是我们报答国家恩典的时候!”



    于是两人都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到了第二天晚上,突厥人知道不能使他们屈服,便杀死二人。



    后来,突然又进攻定州,攻陷后突厥人杀刺史孙彦高及吏民数千人。



    “你要怎么做?”姚崇一脸苦色道,“朝廷恐怕再派不出兵力来帮你了!”



    由于连年用兵,朝廷国力兵力大为损折,已无兵再驰援征讨突厥的军队了。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卢小闲胸有成竹道,“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



    李重俊举办的“洗三礼”隆重而简朴,除了自家人只请了卢小闲一个外人。



    “三日洗儿”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父母亲族要郑重其事地为其举行生命中的首次仪礼活动,因为该仪式必须包括给婴儿洗浴的内容,故称为“洗三”。



    “洗儿”是一大喜事,故当天孩子的父母要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吃“汤饼”,因此“洗三”又称为“汤饼会”。前来贺喜的宾客们,要给新生儿准备一些铜钱,作为赐礼祈福,称为“洗儿钱”。



    李重俊是卢小闲的好友,他出手很大方,直接送了特制刻了字的十个金元宝。



    仪式之后,卢小闲悄悄把李重俊喊了出来。



    “你要借裴叔?”听卢小闲说完后,李重俊不解的询问道,“你要做什么?”



    卢小闲也不隐瞒,详细告知了自己的想法。



    李重俊听罢,拍手道:“没问题,借给你!若不是我无法离开洛阳,都想跟裴叔一起去了。想当年,我们黑白剑客在江湖上没少杀过人。像阎知微这样数典忘祖之辈,人人得而诛之。”



    “万万不能杀了他!”卢小闲赶忙摆手道,“必须把他活着带回洛阳来,我会让张猛和小逸与裴叔一起去!”



    “什么到时候出发?”李重俊问道。



    “越快越好!”



    ……



    这一天上朝时,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崇从宰相班里走出来,恭手奏道:“陛下,臣母老矣,年迈多病,行动不便。养老之恩,成于圣代,臣请解去职务,回家侍养家母。”



    武则天望着姚崇,有些不高兴,老半天才说:“卿欲抛弃朕,而去侍养另一个老太婆?”



    姚崇撩衣跪地,叩头施礼道:“陛下有众多贤臣良相环侍御前,而家母只有臣一子。”



    “朕好不容易得卿一良相,怎可轻易放归。”



    “朝臣中才德过臣者多矣。”



    “卿不必说了,”武则天欠了欠身子,喘了几口气说:“孝子之情,朕且难违。准卿一月假期,暂停知政事,待假期满后再回归参政事。”



    姚崇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磕了个头,口称谢陛下隆恩,退了下来。



    姚崇这么做,是按照卢小闲的授意。卢小闲说的很明白,你姚崇不辞三五次官,是不可能辞得掉的。果不其然,今天武则天的表现,完全在卢小闲的预料当中。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