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安排,孟有才起初是不大乐意的,因为他觉得男人就应该上阵杀敌,而不是在后面跟个文官一样,负责一些粮草之类的事情。
然后孔有德就跟他做思想工作,这事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能先让他干一干,后勤的重要性无与伦比,没有后勤保障,前方部队就没办法好好作战,所以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
而且他现在安排到作战部队,也是有些尴尬,以他的军功和资历,担任师长还不够,而且也不能服众,但如果担任营长,又有些委屈他了,跟他一起的白云龙都是师长了,他却还是个营长,他自己肯定也不好受。
孔有德干他承诺,这个后勤总长的位置非常关键,所要花费的精力并不比带兵少多少,这也是对他的信任,只要他能在这个岗位做好,把这个后勤部弄好,之后就能直接把他调任作战部队的师长。
对于这样的安排,孟有才最终还是接受了,毕竟孔有德说的很有道理,他也有自知之明,所以上任之后,非但没有消极怠工,而且异常努力,后勤部也在不断地完善着,并且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于是,在后勤部的帮助下,天策军的扩军整编进行的还算是比较顺利,虽然有一些困难,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扩军整编的行动,实现从各级军官开始的。
首先便是按照孔有德的命令,将六个师的架子搭起来,师长,营长,大队长这三个级别的军官已经全部确定下来,两百多个中队长,孔有德没办法一一确定,只能根据自己熟悉的一些人,确定了一百来个职务,而且主要集中在一到三师之中。
其余的中队长,小队长,什长这些,都由各个师长同下属的营长商议,他们对于自己的部下相当的了解,安排激起来也相当迅速。
就比如一个师长不可能认识所有适合担任中队长的人,但他手底下的大队长和营长可都是相当熟悉的,纷纷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然后经过考量,能够担任由师长直接拍板就是。
而小队长就是由小队长和大队长推荐,营长和师长拍板,基本上和孔有德确认师,营,大队这sn军官差不多,依次向下,进行的非常迅速。
人多力量大,而且师营大队级的军官们都很上心,这些军官的人选,直接关系到未来他们自己部下的战斗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有些带有私心的推荐,如果人选不合格,也会被更高一级否则。
这样一来,效率就异常值高,基本上一天之内,就把所有的军官名册全部敲定了,而后上呈给孔有德。
孔有德也不墨迹,基本上随便过一遍,毕竟大部分低级军官他都不认识,除了极个别的任命没有批准,进行了修改之外,其他的全部照准,而后分别下发了任命状,这些军官就可以上任了。
当所有从什长到师长的军官全部确定之后,新整编的天策军框架就搭建起来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直接按照各个编制,往里面填充基层士兵就是,现役的士兵只有一半,虽然不能做到平均安置,但基本上还能做到均衡。
其余的士兵,有六千是直接从新兵营补充的,一部分是从各地卫所军中招收的,数量也在五千左右,剩余的则是在招远之战,以及此次江南之行,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中俘虏的士兵中招收。
有孟有才统筹指挥,这些新兵很容易的就被补充到各个部队,新整编出来的五个野战师,一个守备师,正一步步的成型。
月十日,经过近十天的忙活,浩浩荡荡的扩军整编行动,算是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就是提升各部的战斗力。
现在,天策军的地盘已经可说是相当稳固了,内部的响马贼已经被肃清,那些士绅地主更不敢正面抗衡,白莲教为了他们的大业,也把大部分教众聚集到了青州府,至少从内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到天策军统治的力量了。
而外部,东江镇方面,现在正在抵抗鞑子的进攻,水师又在之前那次风暴中损失惨重,现在根本无力对登州发动进攻,他们现在能把鞑子挡住就烧高香吧。
山东剩余的明军,都在竭尽全力抵挡白莲教的进攻,相比于天策军,白莲教对他们的威胁更大,而且更为直接,他们现在也只能苦苦支撑,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南直隶方面,能够对天策军构成威胁的,也就是杨一鹏麾下的漕运大军,但现在这支大军,恐怕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了。
不说别的,单单修复扬州城和南京城,就够他们花上一段时间了,而且当初孔有德带人这么一闹腾,周围的那些白莲教,饥民,山贼,野心家啊,必定会趁机闹事,而且将会是大范围的闹事,毕竟南京城都被人攻破了,他们肯定觉得南京的军队不堪一击,甚至说不定还会有大南京城主意的。
杨一鹏的大军接下来肯定是面对这些事情去了,想要北上攻击天策军,基本上不太可能。
那么接下来能够对天策军构成威胁的,也就是隔海相望的关宁军了,按照预计,最多十天的时间,就应该有关宁军出动的消息传回来了。
而关宁军抵达最少需要半个月时间,白莲教虽然没什么用,但他们人数超过十万,而且还有孔有德卖给他们的不少武器,抵挡个半个月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也就是说,留给天策军的时间,差不多有一个月。
所以,为了迎接不久就要到来的与关宁军的战争,在扩军整编完成之后,孔有德便下达了大规模练兵的命令,为期一个月。
天策军的六个师,二十个营,除开南直隶和崇明沙的两个营,剩余的二十六个营,包括个守备营在内,还有正在扩建的水师,警卫营,狙击中队这些,全部残投入到大练兵当中来。
这些新补充进来的新兵,俘虏,卫所兵,战斗水平都还不能和老兵想比,而且也缺乏经验,现在就需要通过集中大规模的训练,弥补他们这些不足,把他们的作战水平提升来。
而下面的士兵们,也都非常积极的投入到训练当中,新兵们,尤其是卫所和新兵营的小伙子们,都拥有者很高的热情,天策军的强大使他们非常羡慕的,现在能够加入天策军,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而老兵们,虽然已经经历了很多实战,但训练热情依旧不减,他们深刻的明白,在战场上,自己练就的一身本事,就是活命的手段,虽然他们无惧死亡,英勇奋战,但这都是为了能够消灭敌人,让自己活下来。
所以,他们的训练也异常刻苦,而且他们也是有傲气的,要是让这群新兵蛋子比下去,他们的老脸往哪个啊。
与此同时,孔有德也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制定和改进了训练方法,以求达到最科学的训练。
除了这些单项训练之外,孔有德还下令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比如步炮协同作战,虽然由于火炮水平的限制,这战术的可操作性不强,但他依旧推行了下来。
不单单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还能有效的锻炼新兵们的勇气,这事新兵最缺乏的东西,别看训练的时候一个个猛如虎,真打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登莱大地的原野上,随处可见聚集成群的天策军骑兵,来回的崩腾,犹如一堵堵城墙一般向前冲锋,训练着骑墙冲锋,也能看到一个个手持火铳的骑兵,对着几十丈外的草人射击。
在栖霞和招远的山林间,一门门火炮不时的发出怒吼声,有些时候甚至能看到上百门大炮齐鸣的景象,一排排的树木在炮弹的轰击下碎成木屑。
步兵和火铳兵,也在配合着协同作战,骑兵担任进攻的角色,步兵和火铳兵根据局势,快速的做出反应迎战。
诸如这样的训练和演习,在每个地方上演着,天策军的实力正在节节攀升,士气也蒸蒸日上。
与此同时,孔有德也在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以后的战斗会越来越残酷,如果出现临阵脱逃,或者是叛变投敌的情况,将会对战局非常的不利,所以必须提前预防。
所以他便用起了后世的办法,大量的标语,大量的口号,将孔有德所想要的思想效果,贯彻到他们的生活当中,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这些思想的笼罩之下,完成最为原始粗暴的n。
“保卫家园,英勇杀敌!”
“敢于打倒一切来犯之敌!”
“牺牲光荣,逃跑可耻!”
训练场上,口号声一浪盖过一浪,无论新兵老兵,都在大声的叫喊着这些口号,仿佛自己叫喊的越大声,越自豪一般。
而就是通过这样的行动,这些口号逐步烙印在了他们的心中,在未来的很多时候,他们心生胆怯,或者想要临阵脱逃的时候,这些烙印就警告他们不要这样做。
军事方面的行动在井井有条的进行着,民政方面的事物也没有停下来,孔有德也拿卫所开刀了。
大明朝的卫所,在建国初期,朱元璋“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构想,在全国的各军要地,设立军卫。
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
初期的时候,卫所制度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拥有着不俗的战斗力,能够保卫地方安全,而且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为大明朝廷节省了费用。
然而才刚到永乐年间,就有卫所官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之事发生,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反倒是越来越严重,到了明宣宗时期,这些事情就不被非常频繁。
然后,普通军户的日子越来艰难,军户逃亡的事情屡有发生,而且战斗力也直线下降,到嘉靖年间,逃亡的军户就已经超过百万,卫所的战斗力降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不然也不会出现几千卫所军打不过几十个倭寇的情况。
于是,大明朝廷才出现了募兵制,改从民间招募士兵,也就是职业的军人,取代卫所军成为主要作战力量。
然而,即使卫所制度已经有如此多的弊病,但仍旧没有被废弛,依旧保留到现在。
一是来自于财政方面的压力,内地没有什么战事的话,卫所军还是能够保持稳定的,而且也花不了几个钱,总比募兵那种一年十几两银子要省钱多了,其次就是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普通军户日子过得苦,但那些成为大地主,大富豪的卫所军官们,可是享受着卫所制度带来的好处,如果朝廷非要废除卫所,估计到最后这些卫所军官都得起来n。
然而,现在这两种阻力,对于天策军来说基本上不存在了,有守备师之后,卫所就是个累赘,至于卫所军官们的反抗,孔有德巴不得他们揭竿而起,刚好趁机将他们一打尽。
于是,在孔有德与秦致远,宋统殷经过商议之后,废除卫所的命令就被下发执行了。
天策军控制范围内一共个卫,直接被一次性废除,而后根据各个卫所的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有些并入其他的州县,有些则单独设立县。、
比如大嵩卫,离各个州县都比较远,而且控制区域非常大,划分到哪个县都不大合适,于是就就单独设立大嵩县,在比如灵山卫,离着胶州比较近,直接并入了胶州。
而那些军户,也全部转变为民户的身份,和普通百姓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再承担防卫领土的任务。11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