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双王监国,开封城乱局起


本站公告

    “怎么,都没话说了吗”看着那些有着疑议,却不说话的臣子们,周恭帝有些不屑,撇着嘴说道。

    “臣愿奏”

    “臣有奏”

    “臣要奏”

    就在周恭帝撇着嘴看着朝臣们的时候,三个官员忽然站了出来,相继说道。

    他们分别是任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的李谷;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集贤大学士的王溥和曾不由科进第的枢密使、检校太保魏仁浦。

    他们三人都算是周世宗去世前,重用的几人。

    同时他们的权力也都是极大,之所以这么站出来,原因也是很简单。

    那就是原本四足鼎立或者多方辖制发展的势力,在这么下去必然会出现一副一方独大的架势。

    要是他们自己还好,但是是别人吗,那就另说了,尤其是当初与他们同被受封司守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的范质了,这样的事自然是不可能了。

    他们不愿意同意这事,也不想看到曾经一起的人就这么在自己面前爬到自己头上去。

    “何事,几位重臣请说吧”面对这几位,满朝文武自然是闭上自己的嘴,这可是相位之争。

    他们争得是自己的地位,所以其他官员就好像没看到一般,再次修起了闭口禅。

    面对这几个宰相的同时回禀,周恭帝自然也是重视起来,正坐着说了句请。

    “臣请求同与范大人监国,互相制约。”

    “臣请求同与范大人监国,互相制约。”

    “臣请求同与范大人监国,互相制约。”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李谷;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集贤大学士王溥和枢密使、检校太保魏仁浦三人齐声应道。

    他们也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然范相要太后和陛下暂时离开开封城,躲避战火,那监国之权他们也要参与其中。

    虽然当初先帝只点了范质一个顾命大臣,但现在这个机会他们自然是得抓住的。

    他们三个就不信了,这母子两就真的蠢到了相信让范质一个人监国,他不会排除异己,来自己去替代他们。

    这开封城面对赵匡胤的大军,虽然难守,但也不是没有机会的。

    毕竟先帝几年的经营不是虚假的,要是撑到了援兵到来自然是赚了的。

    更何况,这次是他们最接近帝位的时候,在乱世,虽然安稳了几年,但是要说他们谁对那个位置从来没动过心思。

    那是假的,因为五代十国之乱,其实根本不在政策,更在人心。

    父子离心,君臣离心,亲族离心,君宦离心,最接近大权的臣子们都想着占据那个最尊贵的位置。

    所以,面对着这难得的机会,他们三人也是从各种繁事琐物之中脱出来,过来争一争。

    “这这事,诸位如何看呢”周恭帝年幼孩童虽然出不凡,见识多,懂点事,但是那里遇到过这样的场面。

    这些原本儒雅的臣子们此刻獠牙尽显,硬生生准备从范质圈好的地方里咬下口来。

    虽然这些原本就是周恭帝想给他们的,但是面对着他们这副面貌,他忽然说不上的厌恶。

    这是在欺负他年幼,欺负母后善良啊。

    周恭帝虽然不知如何决断,但他深深记得自己父皇在离世前对自己的叮嘱,不懂就拿到朝会去交给他们去争。

    只要不是一团和气的朝堂,那么就还是有利的。

    若是有利的,那就找几个犯事的和滑的官员杀了,杀杀鸡儆儆猴。

    那样,他们就会老实许多。

    所以,一直以来很佩服自己父皇的周幼主,自然是将这准备贯彻下去了。

    他便将这些事交给了朝堂,让他们去讨论。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这一次即便是范质的门生官员等也是没有表达什么相反的意见,因为他们得罪不起。

    哪怕是后面有人叮嘱他们要让支持范质的上奏,他们也不敢去支持了。

    反正这次也不算没支持,总之这三相这么一闹,范质的位置算是稳了,太后和陛下离开开封城的事也算是板上钉钉的了。

    如此,后面那些人的要求他们也算是达成了。

    “你,你们,哼朕,朕,要你们何用”周恭帝柴宗训这个少年皇帝看着这副架势,不满的离开了。

    而后,伺候着皇帝的太监宫娥们自然是离开了,在离开前太监唤了一句“退朝”

    然后也跟着离去了,百官立马跪了下来,“恭送陛下,恭送皇太后。”

    听到这句话,周太后也是起来了,她来到大前,不咸不淡的说了句“既然几位大人如此有心,那便等着吧。容哀家与皇上商议商议,看看你们四位到底谁来担任哀家与陛下不在时的监国之职。”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听完,周太后的话,以这四位主要涉及官员为首的百官们跪了下来,拜伏道。

    然后他们就在这里跪着,等待着周太后回去后与周恭帝柴宗训的商议结果了。

    他们没人敢在这一刻离开,因为那四位权相都在跪着,所以他们也不敢起离开,恶了他们。

    一炷香过去了,一个时辰过去了,后宫里没有传来半点动静,他们这些臣子在大里就这么安静的跪着。

    终于两个时辰后,宣旨太监走了出来,来到大之上。

    手中拿着由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为祥云瑞鹤,显得富丽堂皇的。

    两端雕刻有翻飞的银色巨龙,负责穿起这绫锦织品的轴为玉制,看这模样,是要有大动静啊。

    只听得这太监站定大声宣读起来““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敕封司守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范质为云王,于朕离开开封城之时,监理国政。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李谷为谷王,于朕离开开封城之时,监察百官罢免。主者宣布天下,以时施行。”

    之前的诏书因为清宫戏影响也出了些问题,已修改。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