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县君


本站公告

    大唐不良人卷一少年游侠客第六章新县君那么李治为何要在单独召见苏大为时,主动提出让他从军的话来?



    细细思索,当是为了笼络武媚娘。



    此次能中央集权,将关陇与山东势力打压下去,与武媚娘在背后出谋划策,稳定后方,脱不开关系。



    过去在王皇后掌六宫的时候,李治根本施展不开。



    朝堂上有长孙无忌,回内宫有王皇后,只怕他连起个夜,御了几女,外廷长孙无忌都摸得清清楚楚。



    现在换上武皇后,武媚娘的出身清白,与任何势力都没有直接的瓜葛,如此,李治方能高枕无忧。



    而且武媚娘颇有权谋,遇事与李治一起商议,常有拾遗补漏之效。



    这也让李治越发离不开她。



    所以对于武媚娘,他是真心喜欢,也愿意表现出自己的喜欢。



    看,你的娘家人,你阿姊武顺,我封了;你阿娘,我封了。



    你弟弟……



    这半路认的不良帅弟弟,却不太好办了。



    唐时军政二职分得不是那么清楚,比如裴行俭,在长安为长安县令,主管民政这一块。



    但是外放西域都护,又是民政为辅,主抓军事。



    裴行俭师承苏定方,用兵也是上上之选。



    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好像放在哪里都能用,都好用。



    光是这样倒不要紧,怕的就是朝中还有特殊关系。



    苏大为,就属于这一种。



    他同样久居长安县衙,虽是不良人,但遇事极有手腕头脑。



    至今,也没见他被什么事难倒过。



    连当年长孙无忌有心将他压下去,也被他无惊无险的平安度过。



    这就是本事。



    李治将苏大为外放,令他入征西突厥唐军时,未尝没有考验的心思。



    对苏大为这个人,他还看得不是那么透。



    此人早年对自己有救驾之功,与武媚娘关系极为亲近,不是血亲,胜似血亲。



    但此人与玄奘又过从甚密,听闻还善于结交,与大唐诸国公,还有丹阳君公李客师,也关系匪浅。



    这令李治,暗中颇为在意。



    他的办法,就是将苏大为踢出长安,换一个环境继续观察。



    结果很意外。



    苏大为就像是顽强的野草般,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在军中也混得如鱼得水,甚至屡立战功。



    两年征西突厥之战下来,李治借这个时间窗口清理了朝堂,也考察、看清了一批官员。



    借征西突厥之事,或贬或升,将大唐权力格局牢牢掌控在手里。



    只有对这苏大为,他心里感觉颇有些棘手。



    你说用此人,可苏大为能力太过突出,又是武媚的亲属,升上去,必然是实职,会握有极大的权力。



    而且还是李治最忌讳的军权。



    但如果立下大功不封赏,又说不过去。



    幸好就在此时,苏大为的所做所为,替李治解了这个难题。



    此人居然“挂印出奔”,在得胜回朝前夕,留书信一封,不辞而别。



    这简直是主动送把柄到李治手中。



    是杀是剐全在李治一念之间。



    但凡雄主,必定多猜忌。



    李治忍不住又想,天下哪有这般巧的事,莫非这苏大为城府极深,又或是得到武媚娘的暗中指点?



    就算对武媚娘,李治也是既用又防,更别提苏大为。



    所以听闻苏大为回长安,李治觉得有必要亲眼见一见他。



    这是给武媚娘一个面子——



    杀是肯定不能杀也不会杀,李治此时与武媚娘的关系正好到蜜里调油,怎么可能动武媚娘的人。



    赏是可以赏,但不想给予苏大为军中实权。



    所以边交谈,他就一边在思考,该如何安置苏大为。



    结果交谈下来,他发现,苏大为似乎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那么深的城府。



    谈及军中之事,虽然无甚新奇见解,但都很务实,并没有夸夸其谈。



    于是半是试探,半是考验的抛出那句话,问苏大为是否愿意随苏定方再次出征,奔赴辽东。



    按李治所想,苏大为如果是有野心的人,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但谁知,苏大为居然拒绝了。



    这让李治心中颇为好奇。



    他在朝中面对那些老狐狸时,对方心里想什么,都能摸得一清二楚,偏偏在这苏大为身上,他找不到那种“老奸巨猾”的味道,也没看到任何躲闪隐藏,有的只是坦坦荡荡。



    李治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愿意的就愿意,不愿意的,怎么说,他都不应。



    而且理由直接就扔出来,就是不想离家太远,想陪家人。



    怂是真的很怂。



    但也让李治彻底放下心来。



    不论苏大为心里想什么,但还算是个安份的人,自己不用太过担心。



    想到这里,李治抬手道:“既然你想做不良人,朕怎能不满足你,便如你所愿,继续去长安任不良帅吧。”



    “谢陛下!”



    苏大为大喜,忙抱拳行礼。



    却在低头的一瞬,看到武媚娘那张含嗔的脸,心里不由突的一跳。



    送苏大为出宫的太监名魏同知,是武媚娘第二次入宫后,从升上武昭仪便一直陪在身边的。



    也算是个宫里的老人了。



    沿着宫墙,提着灯笼一面走,魏同知一边回头小声道:“郎君,皇后说今日太晚,过几日你再入宫。”



    “嗯。”



    苏大为点点头,心中一闪念,立时会意。



    武媚娘只怕是有话单独想和自己说,只是她现在贵为皇后,再不可能如之前那般出宫。



    让这太监嘱托自己,便是约自己改日再单独见面聊。



    今天在李治面前,也有些话不方便说的。



    苏大为虽然不知武媚娘会同自己说些什么,但也能大概猜到,多半,是和自己拒绝随苏定方征高句丽有关。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出家做法师时的武媚娘,入宫做昭仪的武媚娘,与现在做皇后的武媚娘,所求之事必然是不同的。



    特别是当武媚娘有了儿女之后,护犊之心,乃是天性。



    只怕媚娘阿姊也做不到当初和自己说法时那般洒脱了吧。



    人活一世,就算不为自己,也会想着为儿女挣份家业。



    听说王皇后被废不久,之前立的太子李忠也被废去,而武媚娘的长子李弘,已经在去岁被册立为太子。



    武媚娘要保李弘太子之位,少不了要争一争。



    人一但有所求,就不可能洒脱。



    也就是俗话说的,无欲则刚,有欲,那就软吧。



    似乎想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苏大为摇摇头,验过鱼符印信,出宫而去。



    一夜无话,第二日,苏大为领了李治的口谕,便去长安县衙门点卯。



    昨晚李治亲口答应让他继续做不良帅,天子金口玉言,苏大为总算能如愿以偿。



    时隔两年,许多东西一样,但也有许多,早已不同。



    物是人非。



    走进长安县衙的时候,苏大为看到许多生面孔,里面也有一些熟人,但比较少。



    看来整个长安县上下,似乎经历过大换血。



    走上前去,他伸手拍了拍一个老面孔差役的肩膀:“我回来了,县君在堂上吗?”



    “在在。”



    对方如梦方醒,下意识指向公廨道:“新县君在公廨内办公。”



    “好,我先见县君,回头找大家叙旧。”



    等他走出一段距离,那差役一个激灵,小声提醒道:“苏帅,新县君脾气可不太好,你当心……”



    也不知苏大为听见没有。



    公廨的木漆门,因为风雨侵蚀,红色都有些消褪发白,有些地方漆皮都掉了,露出里面黑色的木纹。



    颇有些苍桑之感。



    苏大为站在门口,本欲抬脚跨入,想了想,把抬起的脚放下,叉手行礼道:“不良副帅苏大为,求见县君。”



    里面隐隐听到有人诧异的“咦”了一声。



    片刻之后,有一把低沉的嗓音透声道:“进来。”



    苏大为这才迈步进去。



    如果是以前裴行俭,以苏大为受裴行俭的信重,自然无须通报,直接进去即可。



    不过既然是新县君,总归要注意点,先摸清对方的脾气再说。



    苏大为想的是安份做他的不良人,过他安逸的大唐生活,所谓的冲冠一怒怼县君,或者掀桌子说裴行俭不当县君,老子便不做不良人了。



    这样的事,自然是不会发生。



    公廨里光线比外面略暗,甚至有些昏沉。



    苏大为稍微适应了一下光线,放眼看去,只见在长长的桌案后,此时正端着一员大将。



    呃,这还真不是眼花了。



    确实是一员大将。



    此人身着武士打扮,一身紧身劲服,颔下黑须浓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虽然坐在那里,却像是一头蹲立的猛虎,予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



    光看身形,似乎比之前苏大为见过的大唐猛人程知节还要雄壮几分。



    看身形、气势,看这打扮,苏大为几乎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如果不是桌上还放着全套县君的行头,官袍、头冠,印信,苏大为真的想要掉头走人了。



    没等他发呆结束,坐在桌案后面的猛将兄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双手扶膝,沉声道:“你就是苏大为?”



    “正是,还没请教……”



    苏大为还是有点懵。



    耳中听到对方一声冷哼:“我是长安新县君,赵持满。”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