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其生也壮烈;其死也豪壮


本站公告

    执念、杂念、欲念,诸般念头纷杂,心如猿猴意似马,跳脱驰骋而不能约束。纵是读了一遍又一遍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贵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却也如何去不了“彼”也取不来“此”——明白了道理,却不能够做到,这便是不曾学会。这和他曾经上学时遭遇的情形又何其相似?学了,却不会用,只是囫囵的记下。



    “求不得啊……”一次又一次的“求不得”,挫去了浮躁和锋锐,燥性去了,心底下的一些性光便起来了,逐渐心中生出明悟:



    是自己太急躁了,太急功近利了。



    之前所学,还未上身,不曾学透,只是明白了道理却不曾做到,就想要去探究前面的东西。这就如一个婴儿才会爬,却已经明白了跑是什么样的,就去做一样。走都没有学会,就去学跑,自然是不行的。就算学会了,那也很容易跌跟头!



    人急了,不踏实,本身就是“为目不为腹”,却和“为腹不为目”的道理恰好相反,甚至是南辕北辙。



    这就譬如一冀中之人欲要南去皖地,知要难行,可却往北走,自然不能达到目的地。



    这是知和行相悖的结果。



    风尘推门而出,暗道:“还是不能无为啊。心中总有一些急切,却是原来上学时候留下的习惯。这却需要慢慢根除……”他现在已经醒悟了自己的行为,所以也变得平静,心态发生了蜕变。此时正是上午的九点来钟,太阳正高,天空蔚蓝的不见一片云彩。那悠然的色彩,也让人更加平静、安详。



    他的思绪,随之高远,和天空融为一体,宽阔祥和,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沁人心脾。



    就像是用水清洗过一样晶莹剔透,光彩照人。



    “逼……儿啦哇……”



    一声唢呐。



    从极远处的山沟来。



    其声闻之如开山裂石之金戈,却又雄浩壮烈,听着便是那滔滔黄河水,泥沙与之俱下,湍流驰骋于河流,恣意汪洋,不见水之柔美,却有波澜壮阔之姿态。这一音,高亢而不尖细,粗豪却不下俗,听之意象,风尘便想到了那一望无际的沙海、恶风,被风雨岁月侵蚀出皱纹的面庞,披荆斩棘,在穷山恶水间求生的农人,一把刀,一口信义托生死的关中刀客,用一双满是茧子的脚丈量出的人世……这声音从不温柔脉脉,也不悲恸绝望。它不似笛子的空灵委婉,也没有二胡的哀怨凄凉,也没有琵琶古筝的多变。这是一种“呐喊”——迸发于心底,不服输,不认输,来自于底层的呐喊。



    从来不会怨天尤人,从来不会脉脉含情,从没有儿女情长,从也不于这个世道绝望。哪怕这个世道,已经是炼狱,那声音依然是这般的有力、豪放……真的很好听,至少风尘是这么感觉的。



    他突然感觉,这唢呐的声音要比其他的乐器更加悦耳——



    那是一种天塌了,我们自己补;大洪水了,我们自己疏;没有人道乐土,我们自己创造的豪情。



    从未有神仙皇帝,一切都靠我们自己。



    那唢呐,是谁的唢呐?



    十里八村会吹唢呐的就只有羊倌二泉,这是二泉的唢呐。风尘心有所动,便转回屋内,拿出了笔,在一张A4纸上记下来一段感悟:我从未感觉到,原来唢呐竟然如此好听。其中的精神就像这漫山遍野的草,生命力顽强,自强不息。不论如何恶劣,它们也总能生根发芽,在春天焕发生机,用自己娇嫩的躯体去面对这个世道。狂风、暴雨、严寒无法打垮它们,没有什么能够打垮这样韧性而顽强的生命力。唢呐的声音里,就有这样一种顽强,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对,与不对,搁在其后。但这就是风尘的感悟,那种感悟在心头,心里似乎有一股热流充塞了全身,让自己也有了那种焕发的生命。



    这还是他头次听二泉吹唢呐,之前二泉吹的都是笛子。放羊是一个全天候的工作,一直到了傍晚,二泉才回来。路过的时候,便又进来坐了一会儿,风尘问他:“今天怎么换了喇叭子了?”



    “喇叭子”是一种方言词汇,是风尘家乡人对唢呐的称呼。



    二泉说:“笛子的膜用完了。”又说:“吹喇叭子练气,身体也好。”吹唢呐虽能练气,却因这唢呐多用于丧葬,故而在村子里是不能随意吹的,听到的人甚至会感觉到晦气。真如风尘一般来欣赏的,可谓是“万里无一”,这一门艺术,也就只有在做白事的时候大家才会欣赏欣赏,看一看绝活儿之类的。风尘好奇,唢呐、笛子这一类乐器的演奏,以及歌唱都需要练气,这他知晓,可具体到唢呐怎么练气,他却好奇,便打听:“叔,这唢呐怎么练气?”二泉吼喝了几声羊,不让羊走散了,解释道:“唢呐练气,主要练的就是换气。说说不明白,我给你演示一下——”



    “逼——”



    只是一个长音,没有任何的变化,动作。



    二泉的双腮鼓起,像是河豚鱼吹起了气,双目圆睁,气息迸发,中气十足。这一口气竟然不见停歇,足足吹了十分钟左右,才停下来。



    “我要吹,还能继续吹下去,气是延绵不绝,后劲十足的。这就是换气。我在吹的同时也在呼吸,气始终是充足的……”



    “厉害。”



    风尘给了他一个大拇指。



    “我大说这大喇叭子小喇叭子本来就是那些和尚道士做法事用的,许多修行的诀窍也在里面。他打小就教我们,就我学会了,那几个兄弟都放弃了。这个东西是真的对身体好,你看我,一直硬当当的……”



    “是……”



    “我前走了,你呆着哇……”



    ……



    金乌西坠,日影渐熄。



    夜幕渐由东而西,合拢上来。少了通明的霓虹,天空中星子闪闪,在大气层中闪烁、明亮,缀满了夜空。



    风尘上了屋顶,盘膝而坐,仰面而观,心平静的就像是水一样,终于也再次寻找到了那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抛下心中的诸多负担,放下一应的烦忧,那种安静,像是时空都不存在,一个刹那,便是一种永恒。他安静的坐着,皮肤却悄然的分泌出一些油脂,味道就像是婴儿身上的香味。这一股淡淡的味道被风一吹就散了,淡到附着在皮肤上,都难以闻到——但,这便是婴儿,当心灵的状态归于婴儿,身体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像是一种“恢复出厂设置”,让人的精神意识,回到初生的时候,胎光出,爽灵显,幽精生,复观那种从一无所有的无到有,再一而二,二而三的过程阶段,同时脱胎换骨,生长身体。风尘并未闻到自己身上的婴儿香味,只是感觉坐了一阵,浑身都是舒泰的。而这一次成功的静下来,却更是无意为之,没有了所求之心,更不是那种刻板的通过数呼吸、观想、止念的法子做到的。就是那么的自然一坐,就进入了状态。若放在古代,这便已经是六祖慧能一般的大才了——闻道便可登达,心止如一,是可以开门立派,成师作祖一般的人物。



    但他不想这些,既不刻意去求这种安静,也不无享受这样的安静,算是真的放下了所有的烦忧,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又日复一日……



    再一晃眼已是冬季……



    天很冷,风很硬。但在风尘的感觉中,却又不似那么的冷,那么的硬。他的身体也随着外界的温度,生出了一些凉意,但动作灵活而不僵硬,清爽却不觉酷烈。他的全身上下,温度是均衡的,手足不会冰凉,气血通泰。



    整一个冬天都未下一场雪,山坡上的枯草一片黄,风贴着地在飞,一些并不随着季节迁徙的鸟儿也在飞。



    这些生灵的命总是足够硬的,风尘抓了一把谷米撒在屋顶上,任由麻雀啄食,一边感慨生命的顽强,又想到了自己——自己的生命也很强,至少现在没了手足冰凉的毛病,在刺骨的寒风中,也并不怎么怕冷了。更怪气的,是他的皮肤,竟然是没有受到这恶劣的天气和环境的影响,反倒像是下了一趟江南,变得更加水嫩:这放在一个女孩子身上,自然令人欣喜若狂,放在他身上,就显得古怪了。



    村里唯一的一个堪称“天才”的文化人四爷爷却一语道破迷津:



    这已经是真人了——



    将自己练的如婴儿一般,这就是真人。也算是叩开了修行的门户:



    这世上并非只有道士才修行。



    这世上的道士不一定修行。



    修行的,也不一定是道士。



    修行是一个过程,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身份,一份度牒文书。谁能将自己练的如婴儿一般,从后天返还到先天,谁便是修行——四爷爷没有这样的道行,却也羡慕这样的道行,还颤巍巍的勉励了风尘八个字。字只是普通的大字,和一些民间的江湖书法大师比起来,也差得远,只能说周正、厚重。



    八个字,便是:



    大道之行,始于足下。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