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国的凝视(四)


本站公告

    好慌啊!

    皇帝的心思总是那么奇怪、那么突然,竟毫无预兆的对那宋将张镝起了招揽之心,这真是出乎留梦炎的意料之外。

    “这臣,臣恐怕不能”

    “还望留卿无负朕躬!”皇帝的圆盘大脸显得那么和颜悦色,仿佛是商量来着,但留梦炎知道这没得商量,再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拒绝这个“建议”。

    只是招降哪里是那么容易的,那些顽抗者都喜欢把前去招降的使节咔嚓一刀斩了,头颅挂到城门上,以显示自己的顽强不屈。文明人还要讲究个“不斩来使”,但残宋的这些书呆子们做事太不讲究,杀起使节来一个比一个狠。文天祥这么做过,陈文龙也这么做,就连陈宜中也曾杀过劝降者,在温州把几个以谢太后的名义前去劝降的官宦沉到了瓯江里。

    现在皇帝竟然想派他去做这么件风险巨大的事情,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吗?似乎新朝总喜欢派一些像他这样的故宋降臣去招纳抗拒的州县,成功了最好,不费一兵一卒。失败了也不过送一颗没用的人头而已,还省的养着他们白白浪费俸禄。

    “不不要啊!”留梦炎的心里在嘶吼,他可没有阵前招降敌将的胆子,否则也不会放着堂堂正正的宰相不做,跑来卑躬屈膝的跪在这里了。

    心里电光火石一般的一阵思索,竟灵光一闪,被他想起来一个人,或许可以将他从这致命的窘境中解脱出来。

    “臣,愿向陛下举荐一人,乃是招降这张镝的最佳人选!”

    “何人?”

    “浙江叶李,叶舜玉!”

    留梦炎确实好记性,几年前的那么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那么几个当时还无足轻重的人都被他清楚的记在心里。

    叶李,字舜玉,正是张镝在太学时的至交好友,当年一起上书弹劾权臣贾似道,又一起受赐恩科。只不过后来张镝离开临安,与康棣立志勤王救国,叶李选择留下来等候选官,三人就此分道。宋亡之后,张、康在东南沿海做出一番大事,叶李却黯然回到富阳老家耕读为生。

    叶李才华横溢,但在宋不过是个国子监生,既使后来与张镝、康棣同试恩科,赐同进士出身,释葛之后也只是个从九品的迪功郎。

    留梦炎是衢州人,叶李是富阳人,如果扯得远一点,还可以算得上是老乡呢。留梦炎出山降元的时候,曾经顺着衢江乘船路过富春江,屡次听接待的地方官颂扬叶李的大才,当时州县衙门和侍御史都在访求遗贤,争相荐举他出来做官,只不过都被叶李拒绝了。

    在留梦炎看来,这叶李简直是天上掉下来送给他的挡箭牌,实在没有比这人更合适的了。请皇帝下旨给叶李封官,再去招降那姓张的,假如叶李拒绝那就是欺君,是他不识抬举,罪不在自己。如果招降成功了,那么自己就相当于给新朝贡献了两位人才,大大的功劳。想到这里,真有一点小小的得意呢!

    忽必烈听留梦炎将张镝与叶李的渊源讲了一遍,果然同意所请,当即下令招叶李入朝,留梦炎自去拟旨不提。

    临安。

    董文炳上了请罪表章以后,就安排好各项防务,让福建路总管王积翁镇守福州,自己回到临安等候朝廷的处分。

    这一等足足等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大都与临安之间三千多里路,毕竟太远了,八百里加急要走五天,朝廷的决议再用圣旨传回就更需要时间。

    董文炳虽然照常处理着各种军政事务,但总是难以集中心力,就好比是等着那一只迟迟不肯落下的靴子。

    当传旨的官宦踏入临安行省衙门的时候,董文炳的内心忽然变得很平静,一下子觉得放松了许多。该来的总会来的,不论来的是什么,他都已准备好毫无怨言的接受,皇帝对他有知遇之恩,但他却辜负了皇帝的信任,打了这么大的败仗。他心甘情愿接受任何严厉的处罚,唯一所担心的是现在江南的局势,皇帝应该派谁做他的继任者,而他的继任者又该如何破解眼前的局面呢?

    但这份圣旨并不是董文炳想象的那样,皇帝没有革他职、问他的罪,甚至都没有提一句那场败仗,语气温和的对他做了勉励

    “文炳吾旧臣,忠勤朕所素知。平宋以来,怀徕安集之功,以卿为多。今残宋未宁,竖子盗兵,卒有不虞,便宜处置以闻。江南之事,尽以托卿。诏仍拜资德大夫、中书左丞”

    “吾皇圣明!”

    董文炳几乎要感动落泪,这天高地厚的浩荡皇恩呐!为臣的定要以死相报!

    与圣旨一同来的还有御赐的金虎符,赐给董文炳,也给了他全权负责江南军政、便宜行事的权力。圣旨中要求董文炳整训兵马,监视敌人的动向,随时可以向大都报送。并告诉他北方已经根据他的建议加紧打造船舰和火器,器械完成后便派兵南下,与他一同进剿残宋势力。

    本已心灰意冷,复又变得踌躇满志。董文炳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当今皇帝还在潜邸,亲切的称呼他为“董大”,每日与他们这些幕府近臣讨论天下大事,他们互认为良臣与明主。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已经把命交给这位明主。

    还记得当初自己带领部下四十六人从征大理,备尝艰辛后战胜敌人,最终还能骑马跟随的只剩下两个人,当时还是皇子的今上像对待兄弟一样紧紧抱住自己,那是多么值得回忆的峥嵘岁月!

    还记得当初与宋军在阳逻堡大战,自己带着弟弟文用、文忠和三百名敢死之士强渡长江,打的数千宋军溃不成军,那是多么酣畅淋漓的大战啊!

    一幕幕回忆涌上心头,董文炳暗暗立誓,一定不负皇帝陛下的重托,为完成陛下的宏图伟业至死方休。

    整训兵马,谨守城池,收拢新附军,招揽豪强大户,肃清地方匪患,追剿宋廷余孽。一定要把这飘摇不定的江南形势稳定下来!

    7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