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到董越派来的使者时,马应多少有些惊讶,看来随着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愿意归附自己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哪怕跟四世三公的袁氏相比,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董越选择自己而没有选择袁术,就是最好的证明。
没有犹豫,马应立即率兵前往陕县,准备收编董越。
才刚刚到达陕县,董越便打开城门,亲自出城相迎。
见陕县县城似乎刚刚遭受过攻打,城墙和城外的土地上都有不少血迹,马应忍不住问道:“董将军,为何此地有战斗过的痕迹?”
“主公切莫再称呼我为将军,我不过一新附之臣罢了。”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数日前,袁术军和段煨军从陕县经过,欲要招揽我,我未从,吕布和段煨便率兵攻城。若非忌惮主公领兵追来,他们不敢逗留太长时间,陕县恐怕已经失守。”
马应点了点头,问道:“为何不和段煨一起投奔袁术?袁术四世三公,坐拥大半个豫州,难道不是明主吗?”
董越拜倒道:“主公雄才大略,于内,平息凉州汉羌数百年之动乱于外,威服西域,立西域刺史府。如今又夺得八百里秦川,乃是真正的明主。董越虽不才,愿在主公帐下听用!”
马应笑道:“那我许你一校尉之职,你可愿意?”
董越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愿意,多谢主公提拔!”
他的态度让马应非常满意,就是实力差了一些,只是一名三流武将。当然,若他真的能够得到马应的认可,马应也不介意耗费一些白银点将他提升到二流。
拿下陕县之后,关中三辅之地其实已经很稳固了,若是再拿下武关,而后再修建潼关,更是可以称之为固若金汤!
只是,武关那边的战事似乎有些胶着,迟迟没能将之攻下。为此,马应都在考虑要不要助刘表一臂之力,将袁术赶出南阳。如此,驻守在武关的袁术军,自然也会退去。
不过,还未等他做出决定,河东郡却是送来了一封奏报
张绣突袭河东郡并不顺利,甚至还败了一场。在攻打平阳县的时候,因久攻不下,士气受挫,白波贼头目之一杨奉,忽然遣其部将徐晃主动出击,将张绣击败。
此战虽然没有折损太多人马,但张绣军士气低迷,外加粮草短缺,不得不退回了上郡。
收到奏报之后,马应想要从两路攻打河东郡。一路自然还是张绣,让他继续从并州上郡出发,翻越吕梁山,攻打河东郡北部。另一路则由马应亲自领兵,直接渡过黄河,攻打河东郡南部。他不相信白波贼还能挡得住。
可是,这个军事行动还未开始实施,就被李优给劝阻了。
李优道:“张绣新败,士气低迷,再次攻入河东郡也难以有所作为。而关中这路大军,想要攻入河东郡需要跨越黄河天险,郭太必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个不慎,很有可能遭致大败!”
听了李优的谏言,马应吓出了一身冷汗。倒不是被白波贼给吓到了,而是被自己的心态给吓到了。自己似乎有些膨胀了!
河东郡好打吗?并不好打,不仅有黄河天险,还有吕梁山、太岳山为屏障。而白波贼,实力也不算弱,先后攻破了太原、河内等郡,甚至多次参与中原大战,董卓当初派兵攻打他们,也未能胜利。
这样一股势力,绝不是一两个月能够攻灭的!
而马应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继续扩张吗?当然不是,现在最重要的乃是将三辅之地给消化掉!
其实不只是三辅之地,还有并州的上郡、朔方郡、五原郡和云中郡。这四个郡都是从南匈奴和休屠各胡手中夺回来的。再加上凉州北地郡,这才是完整的河套地区。
只是,并州那四郡的汉民不多,加起来也没有十万,和当初的河西一样,必须实行移民实边政策!
好在,对于这种事情马应也算是驾轻就熟,给他三四年的时间,足以让这四郡的人口充实起来。
只是,关中现在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了,却是不好再像以前一样吸关中的血。好在,南阳郡人口更加密集,再加上现在那里正处于战乱之中,非常适合募召流民!
“看来又要将招民令拿出来了,一番宣传之下,也不知道能从南阳郡招募到多少人口。南阳郡可是拥有两百多万人,乃汉朝第一大郡,只要有一半逃入关中,就足以将并州那四个郡充实!”
并州之地还好说,只需充实人口,就可以形成有效的统治,可关中三辅之地,却有些棘手马应发现,关中的世家豪族,似乎很排斥自己
这其实也是他自己造成的,当初在关中玩得太狠了,打土豪,分田地,将关中大半的世家豪族都给得罪了。
好在,因为董卓的剥削和打压,关中世家豪族的实力并不怎么样,至少还没有颠覆马应统治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马应打算分而化之,先拉拢一部分人,然后再使命打压另一部分人。总之,愿意顺从自己的,许他官爵厚禄不愿顺从自己的,要么自生自灭,要么强行迁往西域!
说实话,走到现在这一步,马应已经不是很惧怕世家了。当然,他也不会站在所有世家的对立面,他会给治下所有世家豪族一个转型的机会转型为功勋贵族。
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必然会涌出一大批功勋贵族,与马应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将领,无不如是。如果这些世家现在不投靠自己,以致错过了这个机会,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小。因为马应已经为他们准备了两大杀招。
第一大杀招,降低教育成本。有能力的话,马应甚至会考虑实行三年义务教育什么的。就算弄不成这件事,也会加大书籍的印刷量,直至普通农民都能买得起。如此,便能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第二大杀招,科举。待寒门涌出一大批人之后,马应便会废除现在的察举制度,为普通人也提供进身之阶。如此,便能打破世家对官吏的垄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家阶级将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士大夫阶级和功勋贵族阶级。
现在的世家子弟,大多都是士大夫,可士大夫并非世家子弟。与世家阶级相比,士大夫阶级最大的不同就是可流动性,他们并非固定的某些人或者某些人的后代,只要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田舍郎也能成为士大夫。而士大夫的儿孙若是不能考过科举,也会逐渐被排除在士大夫之列。
说白了,就是隋唐之后的文官体系。
与当下的官吏体系相比,这种文官体系更利于君主集权,至少不会出现四世三公这种严重威胁君权的东西。
除此之外,这样的体系也更利于国家的稳定,因为底层的民众有了进身的希望,在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也不会只想着造反,至少还有另外一个选择。
而功勋贵族阶级,则是和士大夫对立的一个团体。如果说士大夫是通过科举爬到金字塔上层的人,那功勋贵族就是通过军功爬上来的人。如果马应真能成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功勋贵族都会压制着士大夫。毕竟,每个新王朝建立之初,都会出现大量的功勋贵族。
想得有些远了。
马应晃了晃脑袋当务之急,是要在关中进行一次官吏选拔考试。
之所以急着操办这件事情,一是因为地盘扩大之后,确实需要大量的官吏二则是想要让关中的那些世家豪族表个态,要不要跟着自己一起干,以此来区分哪些世家需要优待,又有哪些世家需要打压。
在官吏选拔考试之前,关中不可能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马应打算先从凉州抽调一批官吏过来,先将管理体系的框架搭建起来。而李儒,暂时被他任命为中州别驾,为关中政务的总负责人。
所谓的中州,其实就是司隶,只不过给它改了个名字。其实就算马应不改,未来也会有人改,魏晋之后貌似就被改称为司州了。
在马应看来,司州远没有中州贴切好吧,其实他就是想要过一把改名的瘾。以前他不是很理解,王莽执政之后,为何要将全国大部分郡县的名字给改掉,现在似乎找到了那么一点感觉。
当下,中州只辖有三个郡,分别为京兆尹、扶风郡和冯翊郡。京兆尹作为都城长安所在,名字特殊点没什么问题,但右扶风和左冯翊,搞那么特殊干嘛,老老实叫郡不好吗?总之,我的地盘我做主!
因此,马应大手一挥,右扶风和左冯翊便成为了历史。
当然,如果未来夺得天下的人不是他,这些地名可能会被改回来
7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ww444等你来撩~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