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防跪在行刑台上仰头望着天空,任由雪花飘落在脸上化作水,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甚至都没有感受到疼痛就失去了意识。
而此时的司马懿正蹲在皇宫的一间柴房里压抑着愤怒无声的嚎哭,每日被欺凌,被毒打,这种生活让他觉得自己实在难以熬下去了,可是他必须要熬下去,他必须撑下去,必须要苟且的活着,他不甘心就这么默默的死在皇宫中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
他之所以决定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的原因是因为他听到了一个消息,皇帝要立刘成之子刘熠为皇太弟。
司马懿很喜欢打听消息,特别是朝中权贵们的消息,他还是太学生的时候就常注意这些,还让家中店铺的伙计留意市面上的消息,这对他判断局势有帮助,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这么做了。
据他所知,护国公刘成有四子三女,这个刘熠不是长子,不到三岁,是刘成跟华阳夫人所生,华阳夫人的来历很神秘,数年前民间从未有过她的传闻,她似乎也是突然出现在刘成身边的,让司马懿感觉很奇怪的是刘成为何不让他与大乔所生的长子刘裕做皇太弟,而让刘熠这个妾室所生的儿子做皇太弟呢?
司马懿觉得这是他的一个机会,他决定跟刘辩拼下去,看谁活得久,如果他能把刘辩拼到死去,等到皇太弟刘熠继位,那时他就有机会了,如今他只能隐忍、隐忍、再隐忍。
当刘辩颁诏宣布把刘成之子刘熠立为皇太弟的消息公布出来的时候,整个朝堂都惊呆了,在长安的不少宗室虽然表面上不能反对,但心里都有些不满。
论血缘,这些宗室与刘辩的血缘关系要比刘熠与刘辩的血缘关系亲得多,皇帝却选择了刘熠和不选择他们,也难怪他们心怀不满,但他们却不能表示不满,谁让刘成权倾朝野呢?
在朝会上,有几个老臣站出来表示了一下象征性的反对,他们认为皇帝还年轻,有太多的机会可以让妃子们诞下皇子,现在就立皇太弟是不是太早了一些?万一日后皇帝有了自己的皇子了,现在皇太弟刘熠该怎么办?难道要废了刘熠再立刘辩的亲生儿子?
跪坐在上面的刘辩听了几个老臣的反对理由,说道:“这几年诸卿不是一直说一国不能没有储君吗?朕既然现在没有皇子,朕就立一个宗室子弟为储君,这难道也不行?至于日后,日后的事情谁知道?日后有了皇子再说吧,这件事情就怎么定了!”
刘成站出来抱拳道:“陛下既然已下定决心,臣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小儿年纪尚小,还需留在母亲身边抚养长大,还请陛下体谅一二!”
刘辩点头笑道:“这是自然,代朕向华阳夫人问好!”
“是,陛下!”
刘辩问道:“诸卿还有何事吗?”
有议郎吴通站出来行礼道:“启奏陛下,如今大司马之子被立为皇太弟,而大司马却又仅仅只是公爵,儿子比生父的爵位都高,这似乎不大妥当,说出去也不好听啊!”
刘辩皱眉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回陛下,微臣认为当给大司马提升爵位,虽然高祖皇帝曾说非刘姓不能封王,但大司马却不在不能封王之列,大司马本是刘姓宗室。这几年来,我朝在大司马的治理下国力渐强,先击败西羌、又收服西域诸国,疏通丝路、击败袁绍、北灭鲜卑,经过这些文治武功逐步提升了朝廷的威望,使得诸侯不敢妄动,也不敢再随便忤逆朝廷,以大司马的功劳,封王已是绰绰有余!”
群臣顿时议论纷纷,朝堂上传出如蜜蜂嗡嗡的声音。
有人立即站出来附和道:“陛下,以大司马的功绩,当受封王爵!”
“臣附议!”
顿时哗啦跪下去一大片,就算有人不情不愿,此时也不能显得太过格格不入,也都紧跟着跪了下去。
刘辩此时已经无所谓了,王爵就王爵吧。一般都只封皇弟和皇子为王,封宗室为王的很少,如今的宗室藩王都是继承下来的。
刘辩道:“皇叔的功劳的确可以封王,既然诸卿都赞同,那么这个王爵总得有个名号吧?”
议郎邓通立马说道:“陛下,既然当今朝廷乃是由大司马主政,不如就封大司马为摄政王,以摄政为名封王爵,名正言顺!”
群臣又一起下拜:“臣等附议!”
“那好,就封大司马刘成为摄政王,总摄朝政!”刘辩抬手下达了旨意。
“陛下英明!”群臣又是一声高呼。
其他人都起来了,刘成没有起来,继续道:“臣谢主隆恩!”
刘辩笑着抬手:“摄政王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刘成起身,又对众臣道:“如今陛下已长大成人,本王一直想把朝廷军政大权交还给陛下,但陛下屡次以才能不足为由拒绝亲政,本王实在惶恐,经过与陛下数次商议,陛下终于做出了让步!现在,本王把跟陛下商议的几个决定向众臣做出公布,散朝之后再行文向天下颁布诏令宣告天下!”
“第一,决定把直接为皇帝和皇室而设立卫尉、少府、光禄勋、宗正寺这四个衙门交由陛下亲自掌管,皇宫之内的一切事务和官吏人事任免均由陛下负责,本王不得干涉”。
“第二,陛下也不得干涉皇宫之外的朝廷军政事务!”
“第三,朝廷每年给皇室的岁贡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缩减,若物价上涨,还必须按照物价上涨幅度提高岁贡”。
“第四,任何人不得侵犯皇室产业,但皇室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扩充田产和商铺的数量,维持现状!”
“第五,按照以往惯例,每月初一和十五召开朝会向皇帝禀报军政实施要务,从今以后改为每月月底最后一天由本王率文武百官向皇帝禀报本月施政军政要务,皇帝听政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六,为方便处理军政事务,把大司马府和护国公府进行合并,设立摄政王府处理一切军政要务!”
“第七,一切对外征战、讨伐不臣,皆由摄政王府做出决定,由皇帝颁布诏令通告天下!”
许多大臣早就知道了这些,刘成在朝堂上说出来只不过走一个过场。
众臣纷纷道:“陛下英明!”
刘辩露出笑容,抬手道:“就这么定了,择日为皇太弟举行册封大典,若无其他事务,那就退朝吧!”
“退朝!”
大臣们缓缓退出大殿,转身向宫外走去,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聚在一起低声议论。
刘成对走在身后侧的荀彧问道:“文若,你说若是这个消息传到关东,诸侯们会是何种反应?”
荀彧道:“主公,可以预见关东诸侯们肯定会强烈反对,但他们反对得再强烈,朝廷也不会听他们的。他们不会在乎朝廷的权利落在谁的手里,他们只会在呼他们自己是否得到了好处!”
刘成冷笑,说道:“文若说得对,他们只怕又会说本王比董卓还凶残,董卓当年都只是封侯、做丞相,如今我刘成却封王,他们肯定心里不平衡,准备好跟那帮诸侯们打嘴仗吧!”
“是,属下已经派人准备好了,诏令和相关文告一旦发出去,立即就有各地官员、学子在民间传扬主公的功绩,以事实和实打实的功绩说话总是比较有说服力!”
刘成笑道:“文若做事,本王放心!哈哈哈······”
诏令和相关的文告发布出去之后,果然是天下震动,朝廷直接控制区的百姓们都比较高兴,毕竟这些年来刘成主政给他们带来了切实的好处,只要刘成继续执政下去,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关东各诸侯们的反应有些不一样,曹操正在更吕布和张邈对峙,两方人马打了不少次仗了,曹操没有占太大的便宜,但吕布却又是一个不会治理地方的人,张邈想要治理又受到吕布的掣肘,百姓们的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本还算富庶的兖州这一年来都有些萧条了。
自己做了徐州牧的刘备自认是宗室后裔,对刘辩立了刘成之子刘熠为皇太弟大为不满,召集麾下官吏武将们说皇帝是受刘成逼迫所致,皇帝还被逼得封刘成为摄政王,这是刘成在为改朝换代做准备。
徐州上下一旁声讨刘成,民间许多士人纷纷上书反对朝廷的决策,反正徐州远离朝廷,他们就算把皇帝和刘成骂惨了,朝廷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淮南这边,袁术得到消息之后也召集属僚商议针对朝廷颁布的诏令该做出何等反应,这些属僚们争吵了好些天也没有争吵出一个结果来。
北边的公孙瓒和袁绍此时也正在紧张的对峙,双方都没有空闲管朝廷之事。
倒是一些宗室藩王和各地刘姓官员们的反应比较大,皇帝立了刘成的儿子为皇太弟,又封了刘成为摄政王,这对于他们的打击太大了,这些人认为他们好歹也是宗室中人,皇帝做出这样的决定还不是要问问他们这些人。
这些人纷纷上书劝阻刘辩收回成命,立储之事可以稍后再说,不必急于一时。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