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们来到这家门店前一看,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这家东瀛料理店一定很正宗”的错觉,然后进入店中,又会有侍者们齐声用东瀛省的方言喊“欢迎光临”,营造出来的纯正感就更令顾客满意了。
可实际上这家东营料理店的主厨,是苏州本地人,他只是在厨师专门学校远月茶寮料理学园深造过,没错,这就是位于东瀛省,但却名扬华国的著名料理学校,在华国大陆,可能也只有新东方烹饪学校能与之相提并论了,据说这两个学校还经常切磋交流,名曰:食戟。
这位主厨从远月学园毕业之后,就回到了故乡,开了一家东瀛料理店,经过数年的打拼,又根据本地人的口味,改造自己所擅长的东瀛料理,终于让这家门店的名声立了起来,生意很是兴隆,他也成了远月学园的优秀毕业生之一,还会接待母校过来实习的学生。
王德孚这一次总算体验了一下这个时代的电车,不过乘坐后的感觉并不是太好,因为它是最为廉价的公共交通,所以坐电车的人很多,电车上的座位又很少,因此大部分人都是站立着的,他又是在下班高峰坐电车的……
坐完电车之后,他只觉得比后世坐公交车都还要艰苦,他只能期待出租车赶紧流行起来,别只在帝都、魔都这样的大都市才能坐到,这样的话,他就不要在电车与人力车之间做选择了。
王德孚到达这家东瀛料理店的时候,凌静苏与杜书桓已经在包间中等待他了,他在侍者的服侍下脱去鞋子,然后走向凌静苏订的包间。
这是非常典型的东瀛居酒屋式的包间,空间不大,大概可以容纳四人,一盏昏黄的吊灯悬在那儿,散发出来的光芒,洒在整个包间,营造出了一种莫名的温馨感。
王德孚没有想到,包间中竟然有三个人,除了他认识的杜书桓、凌静苏之外,还有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子,穿着一身经典的女子学生装,看起来和凌静苏关系不错,正坐在凌静苏的身边,紧贴着,与凌静苏说话。
王德孚淡定地和自己认识的凌静苏、杜书桓打招呼,两人回应之后,也不用王德孚主动开口询问,却见那个面容清秀的女子,竟然直接向王德孚自我介绍起来,让一旁想要开口介绍她的凌静苏,都微微皱了皱眉头。
凌静苏显然觉得,这位名叫“丁梅”的女孩热情过头了,太不矜持,她都有些后悔带对方过来了。
原来丁梅是本地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酷爱文学,在《红蔷薇》杂志建立之初,看到它在招收编辑,便加入进去,兼职做编辑,她虽然能力有限,但胜在态度端正、做事勤劳,还很会处理人际关系,可以将老板兼总编的凌静苏马屁拍得很好。
而她的存在,也弥补了凌静苏过于高冷、不食人间烟火的这一点的不足,她是凌静苏的得力助手。
丁梅甚至还亲自带着之前那几期的《红蔷薇》,去她所在的师范大学推销,倒是凭借她的交际能力,卖出了不少,这便让凌静苏更加器重她了,只觉得她是真心想要将杂志办好的。
这一次凌静苏带丁梅过来,也是单纯地想要犒劳她,她和王德孚、杜书桓一样,都是《红蔷薇》的功臣。
只是凌静苏怎么都没想到,丁梅见到王德孚之后,就变得这样热情,刚刚她见杜书桓的时候,也没有这个样子啊,还很规矩地等凌静苏的介绍。
难不成丁梅知道了王德孚就是《情与性》的作者?
这样的猜测刚刚浮现,凌静苏又将其打消,可能这世上知道《情与性》真正作者的人,也就只有她和杜书桓,而且他俩都知道王德孚自己是不愿承认他创作了这部作品的,所以他们绝不会出去乱说,只让世人被“伊人女士”这个笔名所迷惑。
他们都很看重王德孚的才华,并不愿意因为这种事而惹恼了对方,只希望能够和对方保持良好的私人友谊。
王德孚反而没有在意丁梅的主动,可能在他曾经的那个时代,这样外向大方的女孩子有很多吧,一场聚餐上有她们的存在,总不用担心气氛变冷,他猜测凌静苏将这样的女孩带过来,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
毕竟不管是他,还是凌静苏,抑或是杜书桓,都不算那种特别善于交际的,放到后世,可能大家在一起聚餐,就是各自玩手机了,杜书桓绝对是拿手机看网文的那位,毕竟他那么爱看杂书。
王德孚心中暗赞凌静苏不愧是大家小姐,考虑得真够周到的,于是自然微笑着与丁梅打招呼,态度极为温和。
这仿佛给予了丁梅更大的鼓励似的,刚好她又坐在王德孚的正对面,于是她抓住良机,开始与王德孚闲聊。
依旧高冷的凌静苏,这会儿不知为何心里烦躁,本来稳坐钓鱼台的她,总觉得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抢走了……
还好这个时候杜书桓说话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看出了凌静苏的烦躁,又或者是单纯的饿了,便直接让侍者上菜,他也不和凌静苏客气,他吃东瀛料理永远只吃自助,绝不单点的。
反正这家东瀛料理店的自助并不算贵,每人三银元而已,四个人加起来不过十二银元。
实际上这只是杜书桓觉得不算贵,然而十二银元,却相当于平头百姓一个月的生活开销。
王德孚之前辛辛苦苦拿到手的稿费,也就二十银元,他暂时还请不起这样的大餐。
这只能说,杜书桓这样的富家公子哥,实在是有钱、任性。
王德孚还从来没有品尝过这个世界的日料,不,应该说是东瀛省料理,他不由期待起来。
毕竟人生在世,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