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美女,犁遍全球本皇任重道远(终章)


本站公告

    在击败贵霜军之后,大军继续向前推进,刘备收复失去的全部地盘。

    大华国援军还在源源不断输送,刘备的底气十足,挥军向南挺进,跨入贵霜国人境内。这是必须做的,刘备欠一屁股债,他要在贵霜人身上想办法,抢掠在所难免。

    曹操、刘备欠债多了,不光是大华帝国支援的军事力量,他们俩刚刚来到此地,这么多军队总要吃饭吧,粮草供应都是大华帝国提供,算不算钱?

    要想生存下去,曹操、刘备就要继续与贵霜军队打下去,劫夺贵霜人的财富,用以偿还债务。

    显然,大华帝国皇帝秦宜想发战争财,这不稀奇,后世米国都这么干。

    刘备的小舅子马超继续向西推进,在黑海的北部,也就是后世乌克兰东北部那一代,距离罗马还有点远,但已经接近罗马帝国势力边缘。

    马超想要扩充地盘,将来必然与罗马帝国发生纠葛,战争不可避免。

    但是,马超的实力比刘备还要弱根本不抗折腾。欺负一些小部族或许可以,与大国较量,不够人塞牙缝的。

    曹操、刘备年纪老了还有野心,更何况马超很年轻,自然野心勃勃。天地足够大,他马超如果不闯荡一番,对不起这番境遇。

    再加上马超从东部一路过来,压根就没有遇到所谓国家军队,都是一些散落的小部落,一击即溃,弱爆了,也从侧面助长了马超的野心。

    从简易地图上,马超也知道西方有个罗马帝国,这不是距离还远嘛,等将来扩充到那边,自己的实力也足够大,怕个鸟!

    无知者无畏,这怨不得马超。

    刘备借助大华帝国支援击败贵霜军,马超能不知道吗?当然知道。

    马超的军事力量有限,短时间很难打开局面,听到此消息眼前顿时一亮,自己也可以求助大华国帮助啊,立刻派人来找步鹫。

    有曹操和刘备先例,谈妥这件事很简单,马超有需求,大华帝国有钱赚,又可以释放负担,双方一拍即合。

    步鹫按照大华帝国给曹操和刘备的条件,答应给马超提供二十万奴军,当然,至少今年保证马超的粮食供应。

    马超将自己族人掠夺的金银财宝一股脑讲给大华帝国,算是定金,将来按照规定时间交付其他所欠金银。

    至此,已经达成三家买卖,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往大华帝国流入。

    大华帝国三十万奴军沿着西伯利亚向西挺进,其中十万奴军补充道刘备大军,另外二十万奴军属于马超所有。

    西伯利亚这条通道先是被鲜卑人在西逃过程中洗劫一番,后面又有北匈奴从这里路过,毫无疑问都是趟着血泊走过去的,最后还有人数不多的丁零人,少不了也要祸害一番。

    经过几次洗劫,在这个极寒之地,能生存下来的人真是不多了。

    既然已经是无人区,大华帝国应该达到目的。但是,秦宜不这样想,当初高句丽不也被灭亡了嘛,谁能想到能够死灰复燃?

    秦宜不希望在自己身后发生悲剧,想想那些悲剧历史,秦宜心中怒火万丈,六千万汉人被杀的只剩下几百万,这股仇恨无法消失,深深埋在心头。

    秦宜作为这块土地的统治者,他不可能像后来那些执政者那般愚昧。

    斩草要除根,脚底下这块土地一定要彻底干净。

    兄弟之间内斗是一回事,被外族欺凌又是一回事,悲剧不允许再发生,这就是秦宜的指导思想。

    大皇帝秦宜一声令下,让西进军队顺手将西伯利亚通道刮地皮搜索一遍,不留任何后患。

    好嘛,前有南匈奴骑兵和乌桓骑兵在前面开路,在他们身后这些西进奴兵像蝗虫一样搜索一切可疑地区。北部极寒地区地域虽然广阔,能适合生存的地方很有限,被三十万奴兵一番折腾,真的很干净了。

    整个计划都有完整配套措施,大军过后,建设兵团开进,在与曹操、刘备接壤的北部地区建立城堡,将这片地区划归建设兵团所有。

    西进,继续西进,南匈奴骑兵和乌桓骑兵一直打到后世莫斯科那一片。

    虽说乌桓骑兵以及南匈奴骑兵在前段时间消耗的很厉害,但是,他们的族人中不断有少年成长起来了,十四五岁的男孩都被补充到了骑兵队伍中。

    秦宜的策略必须贯彻下去,尽最大限度减少他们的人口基数。

    想想看,具备生育能力的男人都去了战场,族人只剩下女人,还能繁殖吗?

    过了这一代,这两个族群也就自然而然消亡,这便是秦宜战略之一。

    将来的事,乌桓骑兵以及南匈奴骑兵不会想,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而且乐此不彼。除了嗜血,更重要的是,他们喜欢放纵,男人嘛,天性喜欢播种,那些逃亡欧洲的北方民族,有多少人怀着他们种子?真的很多。

    虽说是混血,他们的基因必定延续野蛮。野蛮不野蛮无所谓,反正不会威胁东方,去欧洲祸害吧。

    闻听乌桓骑兵和南匈奴骑兵又来了,把鲜卑人吓得赶紧往南转移。

    鲜卑人真没有想到大华帝队追着他们屁股赶过来了,真的惹不起啊。

    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北匈奴人,他们手里可没有欧洲地图,更不知道在他们南部有一个强大帝国。

    鲜卑人和北匈奴人南下洗劫罗马人,罗马帝国会忍声吞气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鲜卑人和匈奴人与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从碎叶城往西,战火不断扩大,一直延续到欧洲。

    这场战争的主角,一方是亚洲种族,大部分是奴军,其中还有曹操、刘备、马超原有军队,数量有限而已。当然,鲜卑人、北匈奴也算亚洲人种。

    而他们的对手略微复杂一些,有中亚人种,也有东欧人种以及西欧人种。

    因为有奴军这一股生力军,曹操率先击败贵霜队主力,接下来的战争,胜利天平向曹操倾斜,贵霜国灭亡已经不可避免。

    那么,曹操的势力范围将会扩展到波斯国。

    所谓的波斯国,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波斯帝国,弱的没有可比性。

    刘备从里海北部向西扩展,进入到里海与黑海之间那片区域。

    谁都不喜欢极寒之地,刘备当然要南下,在略微温暖地区落脚,这样就不可避免威胁到波斯国。

    可以预见,波斯国就要倒霉了,因为刘备在北方威胁波斯,而曹操在消灭贵霜国之后,从东往西扩展必然也要威胁到波斯国,能好受吗?

    欧亚大陆中西部广大区域,遇到了历史上最黑暗时代,战争在蔓延

    马超获得大华帝国强力支持,实力变得很强大,挡在他前面那些部落就显得很弱令马超有足够能力横扫中东欧,一直打到罗马帝国境内,这才遭遇到罗马军队强力抵抗。

    罗马帝国非常愤怒,在他的北方有鲜卑骑兵以及匈奴骑兵,东北角又出现一股势力,令罗马军队不得不分兵对抗。或许是称霸惯了,认为只要帝国大军所到,那些外敌必定灰飞烟灭。

    显然,罗马人轻敌思想会给他们带来灾难。

    马超并不惧怕罗马军队,有大华帝国做后盾,利用奴兵与罗马军队消耗。一仗打下来之后,所消耗的奴兵很快得到补充,不信罗马军队用之不竭,看谁最后草鸡?

    罗马军队两面作战,这才发现那一面的对手都不好对付。

    马超一方正面硬拼,而鲜卑骑兵、匈奴骑兵则来去无踪,罗马军队刚刚在西面与骑兵较量,东面又被骑兵洗劫,致使罗马军队如救火队员,四处扑火。

    更要命的还在后面,鲜卑人与匈奴人竟然与身后的乌桓骑兵勾搭上了,双方做开买卖了。鲜卑骑兵和匈奴骑兵用抢来的财宝,与乌桓骑兵交换,获取战略物资,这才拉开了罗马帝国倒霉的序幕。

    刚开始,鲜卑人、匈奴人无根无萍,没有吃的就去抢,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毫无疑问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至少兵器损坏没有补充,怨不得他们采取游斗战术。

    现在好了,只要手里有金银财宝,可以与乌桓人身后的大华帝国交换,要什么有什么。

    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匈奴人,胆子越来越大,与罗马军队打了几场硬仗,重创敌军。

    毕竟罗马帝国非常强大,面对三股敌对势力没有畏惧,调兵遣将,发誓要消灭他们。

    罗马帝国很强大,这一点无可争辩。

    但是,强大的罗马帝国步兵在面对草原骑兵的时候,似乎并没有好招数对付他们,来去如风的骑兵总会给罗马军队一些惊喜,吃尽了苦头。

    东北方向那一股势力倒是步兵对战,数场大战下来,罗马帝队死伤无数,自己一方军队越打越少,反观对方,军队一直没有减少,罗马人吃不住劲了,这样的消耗,他们真的受不了。

    马超不可能永久与罗马帝队僵持,他需要财宝,在大量消耗罗马军队之后,趁罗马军队虚弱,重创敌军,挥兵长驱直入,洗劫罗马人。

    战争最遭殃的是当地居民,无论是草原人鲜卑族还是匈奴族,他们都不是善人,本性凶恶,草原人除了抢劫还有血腥,虽然马超那边不如草原人残暴,手段也好不到哪里去,恐惧在罗马控制区百姓中传播,人们纷纷向南方迁徙。

    罗马帝国的国力在快速消耗,所掌控的地盘在缩小。

    面对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兵,罗马军队头疼不已,哪怕兵力强盛,那也要追上他们啊

    更何况偌大的疆域如何防范,堵住西面挡不住东面,疲于应付,十几万军队被草原骑兵一点点吃掉,最终被鲜卑人和匈奴人吞掉大片罗马帝国土地。

    而在东北方向,马超大军凶猛如潮,强行推进,消耗掉罗马帝国三十万大军。如果加上西部所消耗的兵力,这一年罗马军队差不多损失掉五十万。

    罗马人真的苦逼了,这他妈从哪里来的强盗军队呀?

    罗马人当然不知道,他们这是与整个亚洲人种作战,用后世国家名称来算,足有十几个国家,八国联军算什么?

    东方人凶狠的名声传遍整个欧洲,罗马帝国逃难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渡海到了非洲,有些人去了爱琴海对岸,有些人则去了埃及,融入到阿拉伯世界。

    这场战争整整打了一年,没有停歇的迹象,一直持续到冬季才歇兵休战。

    历时一年战争,令罗马帝国的国力急剧下降,到了第二年春天战争再起的时候,罗马帝国从进攻态势,变成了防守一方,再也不敢出动出击。

    幸亏罗马帝国有足够纵深,也有足够潜力,这场战争没有几年打不完。这是欧洲人的灾难,类似于东方发生的悲剧,只不过在这里应该叫三胡乱欧。

    此时,恰恰是罗马帝国处于三世纪危机时期。塞维鲁王朝181年205年即将灭亡,在罗马政局混乱局面下,有可能在外力推动下提前灭亡。

    罗马帝国最强大时期足有六千万人口,但这不是仅仅指欧洲地区,而是指罗马帝国整个统治区域,这包含了整个爱琴海周边广大区域。

    其实在欧洲土地上的人口要少得多,能有一半人口就不错了。

    欧洲土地上打了一年战争,除了战场上死亡人数,再加上逃亡数量,欧洲地域人口急剧下降,造成罗马帝国衰败程度非常惊人。

    罗马人不甘心失败,一定会从爱琴海对岸抽调兵力,甚至从埃及获取支援,但是,这个时代的交通状况,想要让大批援军快速抵达,那是痴心妄想。

    罗马人很可能出现的状况,是援军分批抵达。

    那样的话,大概会被敌人一口口吃掉。

    这似乎是无解之题,罗马人不可能保证百万大军一起跨过海洋,登陆欧洲。

    反观马超一方,身后大华帝国援军一直向西输送亚洲援军,保证马超军队死多少,补充多少,以便维持优势兵力。

    与马超相比,曹操、刘备这边顺利的多,毕竟对手贵霜国并不是强大帝国,没法与罗马帝国相比。

    在大华帝国协调下,曹操终于和刘备协调行动,曹操在里海以东向南推进,刘备则在里海以西向南推进,将战火燃烧到波斯帝国故地。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国灭亡。

    而此时,正是新波斯帝国复兴的前夜。

    巴巴克原本是黑尔r的统治者,他在200年推翻了戈齐赫尔,成为了巴兹伦吉德人的统治者,而巴巴克的母亲是波西斯总督的女儿。巴巴克及他的长子沙普尔,要将他们的势力扩张到整个波西斯。

    但是,这一历史必将被外力打破,因为曹操来了,刘备来了

    无论是曹操、刘备,亦或是中部的马超以及西部草原人,他们都不会停止战争,因为,他们需要财宝,那就必须不断进攻,而后不断洗劫,以便或许足够财宝,偿还大华帝国债务。

    甚至,连匈奴人和鲜卑人都学会驾驭奴军参战,罗马帝国不倒霉才怪。

    只要战争还在继续,无论哪一方都需要大华帝国支持,这场游戏还会继续下去。

    大华帝国皇帝秦宜是导演者,他需要欧洲战争继续下去,因为他需要输出人口而换取财富,他需要大量的黄金、白银作为储备货币,发行纸币。引入资本推动社会变革,改变农业国现状。

    所以,秦宜不希望欧洲战争结束,只要战争不结束,这种交易必将持续下去。

    欧洲人种在急剧下降,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失去欧洲大陆的居住权。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欧洲人移居到非洲大陆,尽管那边环境不如欧洲。

    这是无奈之举,欧洲出现黄祸,他们扛不住啊

    总的来讲,欧洲本来就属于少数人种,经历这场灾难之后,他们在全时间所占比例进一步下降。

    东方出了个大华帝国皇帝,他要打断了欧洲人的脊梁。

    不错,历史从这里拐弯,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哪怕再过两千年,欧洲人也不会翻身,想造就辉煌,那是痴心妄想。

    这就是大华帝国皇帝秦宜的目的,别人或许不清楚,秦宜心中非常清楚,这是人种战争,白人必须是少数人种,那就让战争来解决问题。

    中亚、欧洲战乱不断,而此时,大华帝国全境迎来了和平,整个疆域都在大搞建设,中原水道纵横,将大河、大江连通,为国家建设提供高效运输通道。

    而在没有河道的地方,还要依靠陆路交通,公路必须四通八达。

    幸亏大华帝国有无尽的劳动力,建造交通设施不是太困难。

    哪怕是极北地区,也要有一条贯通主干道,一直通到欧洲。同时,还要为后代解决不可预见的麻烦,秦宜正在动用大批奴隶修筑一条南北方向的长城。这条长城从碎叶城往北方延伸,一直到北极。

    往南不需要了,那是世界屋脊。

    这个时代技术落后,没有轮胎,那就在避震方面下功夫。车辆避震不是很难的事情,这个时代虽然没有蒸汽机,大草原不缺马匹,数十匹马分列巨大车辆的两侧,靠畜力推动,速度也有四十公里每小时。

    为了有效利用马匹动力,公路一定距离之间设立驿站,到了下一站,车辆换上一批马继续前进,一站接着一站,行驶到远方。

    大皇帝秦宜这样做的目的很显然,他要解决疆域大,道路畅通问题,避免大华帝国的掌控力度弱化,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健全交通络。

    如此大的疆域,需要多少年才能够完成如此浩大工程?

    其实不难,大华帝国掌控太多的奴隶,人海战术呗,再按照主次之分,道路修建不是难事,一切尽在掌握中。

    可以说,是奴隶为大华帝国创造无穷无尽的财富,将大华帝国国民富裕程度提高到空前水平。

    大华帝国皇帝秦宜开设了皇家银行,将获得的黄金融化成金条,当然还有白银,而后靠这些储备发行纸币,铜钱退出历史舞台。

    话说,难道不怕有心人印制假币吗?

    这无需担忧,造纸技术掌控在秦宜手里,各种顶尖技术工种都是死囚担任,不可能扩散。那些本来要被砍头的囚犯,被大皇帝赦免,除了不自由,他们是幸运的。

    在这个农业社会,正在萌生出工业,尽管很幼稚,但发展非常迅猛。

    在大华帝国,哪怕最底层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土地,温饱不成问题。如果真的吃不上饭,可以申请救助,粮食不值钱,大华帝国皇帝决不允许有人饿死。

    谁都想富裕,所以,许多人离开土地,或进入城里成为工匠,或通过获取知识,改变命运,毕竟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剩下的看每个人的天分。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社会,许多人在改变命运,农民家庭的孩子,变成了工匠、变成了商人、变成了知识分子、甚至变成了官僚

    不可忽视的是屯田兵,也就是现在的建设兵团,他们支撑着帝国半壁江山,所创造的财富无法估算。

    几乎所有军队的粮草供给,以及中亚、欧洲战场上曹操、刘备、马超,甚至是草原骑兵,都出自建设兵团。同时,建设兵团也是大华帝国的中产阶级,因为他们与帝国皇帝有分成,甚至他们的后代可以继承。

    建设集团的规模有多大?

    非常庞大,占据大华帝国近五分之一的劳动力。

    建设兵团分布极广,从中原向外扩散,大草原、中南半岛、东北亚半岛,远东地区、天山南北,甚至延伸到西伯利亚。地理环境决定分布疏密,至少现在西伯利亚的人口密度要稀疏的多。重要的是繁衍,建设兵团在哪里落户,人口就会在那里繁衍生息,大华帝国的疆域就会持续下去。

    按照大华帝国皇帝秦宜的设想,在他有生之年,他要看到大华民族占据世界人口一半以上。

    建设兵团已经在向扶桑岛进发,哪里的战争结束了。

    当然,这场战争消耗掉大部分三韩成年人,可见残酷程度。

    近海诸岛战争已经进入尾声,无数岛屿已经成为大华帝国的领土。

    按照大华帝国皇帝秦宜的设想,他的小王子们都会拥有一座岛屿,成为帝国的郡国。

    大皇帝的夙愿正在无限接近,秦宜要把整个亚洲变成汉人现在叫华人的天下,最低限度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他的更大野心还要进军澳洲和北美洲。

    征讨澳洲需要大型船舶,至于北美洲更是如此,这个计划还需要若干年才会实施,毕竟技术进步可不是说说而已,需要时间积累。

    扶桑岛奴隶正在源源不断输送到战场,这是一股生力军,南海诸岛需要他们,中亚战争需要他们,欧洲战场也需要他们。

    以夷制夷是帝国的既定方针,未来澳洲也需要他们去征服,或许在将来还要去征服北美洲。

    大华帝国皇帝既有野心,也有智慧,他信奉战争能解决所有问题,又避免战争过度消耗华人,将以夷制夷这种古老思想发挥到极致。

    是啊,三韩人消耗的差不多了,未来扶桑人也会步他们的后尘,至于其他土著,早就开始消耗。

    秦宜不是曹操,他不喜欢屠城,那样很残暴。

    大华帝国皇帝的策略很温柔,并没有采取激进措施,完全遵循这个时代法则。

    大华帝国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据统计已经超过四千万整数大关。

    全国各行业欣欣向荣,教育、医疗、服务保障正在有效铺开,大华帝国丞相诸葛孔明鞠躬尽瘁,非常有效率地管理这个国家。

    官僚从来都是顽疾,大华帝国皇帝秦宜倡导,丞相诸葛孔明发挥聪明才智,正在有效地扼制,首次倡导异地做官、流动做官,一般官僚只能在一地任职五年。

    离任之后,必须经过严格审查。

    什么是监管部门的失职?任何漏之鱼,不管事件过去多少年,只要掀开盖子,都是监管部门的责任。

    可想而知,对于离任官僚审查,责任重大,监督部门必然往死里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用大皇帝的话说,我给你高官厚禄,你再贪腐,那就说不过去了,后面要有酷法等着你。自觉是神马东西?秦宜又不傻,不会不知道人类本性是什么玩意儿。

    治国即治吏,不能有效地管理官僚,这个国家早晚烂掉。

    人性是什么?从娘胎里出来,人就是自私的,贪婪的,而后再掌握足够的权力,你让他自觉克制自己的贪欲,这不是扯淡嘛!

    白天里,帝国皇帝秦宜同志不是很忙,有兴趣那就搞一点发明创造,关注一下企业发展以及皇家财富增长状况,剩下的就是关注域外战争。

    在大皇帝秦宜眼里,中亚以及西亚,差不多已经掌控在曹操和刘备两大势力手里,他们将成为大华帝国的屏障。

    在欧洲,罗马帝国已经被打的支离破碎,早晚完蛋。

    当然,尽管罗马帝国在欧洲败局已定,不能说罗马帝国消亡,人家在非洲有大片的占领区。试问,马超有能力渡海作战吗?更别说鲜卑人和匈奴人,他们只能在欧洲兴风作浪,仅此而已。

    欧洲战火还能持续几年,大皇帝秦宜不想操心,随他去吧。

    夜晚,大皇帝秦宜很忙,他要在另一个战场驰骋,征讨不服。

    扶桑战争结束,弥生时代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作为战利品被送到皇宫。当然,不仅仅是她,还有很多小国家的妃子、王后之类,只要模样不错都被送来了。

    发生在欧洲战场上的利益交换,美女也是资源,有许多优秀品种用作抵债,也被送到大华帝国。

    大华帝国皇帝秦宜始终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局限在战场上,应该是全方位的,其中就包括征服他们的元首,最好是女王了,非常具有象征意义。

    卑弥呼不是第一个,只不过她刚到不久而已。

    看着身下突兀有致,秦宜心想,这块地很肥沃,需要好好犁一犁。

    地好是一方面,还需要有好犁具,这方面秦宜自认为天下第一,能者多劳,秦宜很有信心犁好这块地。

    一根大犁很用功,很有力度,犁的很深,啧啧有声。

    犁地的过程中还有旁观者,不过,看肤色似乎不像中原人,金发、蓝眼珠、肤白的有些晃眼,而且各个身材突兀有致,洁白大长腿,非常吸引眼球。

    不错,她们是欧洲品种,千万人之中挑选出来的贡品。

    选拔这些人也不容易,有很多规矩,脸蛋儿漂亮是先决条件,其它限制也很多,比如,腿是不是直,肤色是不是细腻,毛发发达的不要,身有异味的必须排除在外。

    总之,要让大皇帝无可挑剔。

    至于那些淘汰下来的,也不是没有地方安排,美女嘛,资源有限,要好好利用。

    大华皇帝秦宜很有成就感,因为,从卑弥呼女王嘴里发出声音分析,似乎非常嗯,比如从开始的牙买跌到了后来的移库这本身说明了问题嘛。

    秦宜由衷地叹服,这块地真的很肥沃,很有犁的价值。

    嗯,要深耕还要细作

    尽管身边有若干个欧洲美女,秦宜似乎更愿意在女王身上下功夫。

    这也是恶趣味,征服一个女王,似乎比征服一名庄园主女人或者平民女子有意义的多。那么,在先后问题上,秦宜自然而然先从女王卑弥呼身上,嗯,深深犁。

    慢慢来嘛,夜深人静,时间有的是。

    秦宜不得不佩服手下们做事精益求精,这些欧洲美女绝对是精品,无论从那方面都挑不出缺憾。大长腿大胸胸迷人的脸蛋儿还有那令人迷恋的肤色,秦宜真的很鸡冻。

    犁地要深,秦宜精工细作

    这个世界很大,有无数美女,大皇帝秦宜觉着自己肩上担子很重。

    任重道远啊本皇帝要勇挑重担,要担负起历史责任,犁遍全世界。

    当然,犁遍全世界那是扯淡,至少秦宜不喜欢非洲人。

    秦宜相信,哪怕是非洲王妃,秦宜的犁具也不会扎下去

    不是所有欧洲女人都长有长毛,一些品种真的很不错,皮肤细腻而光滑,令大皇帝很嗨欧洲品种个头稍高一点,与娇小的卑弥呼比较,显得她们大长腿很特别,让秦宜禁不住反复把玩。

    你妹,犁地要专心,把玩大腿干嘛

    本书明天将全部结束,在此,衷心感谢各位读者,尤其是那些一直追随到底的书友,非常感谢!构思这本书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以为题材不错。现实很骨感,结果很不受待见,从此开始了漫长纠结,是结束还是继续,一直在彷徨之中。太监很伤人,尤其是在还有追书情况下,突然断更真的糟糕。但是,若坚持写下去,面对糟糕的成绩,写一本没有多少人看的书,心情可想而知。更别说在没有激情的情况下,能写出什么?当然,千古一肥的打赏,以及数量不多的月票也有激励因素,看到支持,至少心情要好一些。我想,这本书一定坚持下去,实在写不下去的话,哪怕把故事主线写完整也行。于是,这本简化版作品,终于要完本了。本书差一点七十万字,我真的很想达到七十万,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脑子干了,什么都没有。罢了,不差哪一点,就此结束吧。毕竟在没有兴趣情况下干一件事非常遭罪,不如早结束早开新书。一本书不可能得到所有人好感,如果那样的话,一定大火。一直以来有读者各种抱怨,我只能表示抱歉了,能力有限,写不出优秀作品,但愿下本书能有进步。感谢所有陪伴走到最后的书友,谢谢!!!

    7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