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带着6千残余骑兵从平邑战场朝着黄城的方向撤退,他们士气低下,无精打采的驱使着马前进。
这一战输的很冤,廉颇心中暗暗想到,他该做的都做到了,最后攻下平邑也只是差一线,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乐毅,打乱了他的部署。致使他攻城失败,损兵折将,只能怪他运气不好。
不过,后面的对战他也托大了,他自信的赵军骑兵竟然会在与燕军的作战中,处于下风,这是他不能容忍,也是他想不透的。廉颇对自己的武力也很有自信,却没想到燕军中三个小将就把他给拖住了,燕军的战力、统帅、将领、人数,都已不在赵军之下,该向大王求援了。
廉颇和6000残余赵骑回到黄城,一封求援信便发往了赵国国都邯郸。
另一边,姚枫率领10万燕军攻占平原之后,下令各军与民秋毫无犯,尽量做到不扰民、不杀民的要求,如有违反且被抓到,一律以砍头论处。但若发现有赵民暗通城外,则以刁民论处,格杀勿论。
人就是这么矛盾,很难做到中庸,且有可能会下自相矛盾的命令,但是这不也是从古至今一直都有的嘛,谁能保证这些平民之中就没有一些赵国的眼线呢。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姚枫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严格要求,只要能达到他百分之八十的要求就可以了。
但是平原城官吏的府邸,姚枫就毫不客气地占领了,对于赵国官吏,他可没有那么客气。
在占领平原之后,燕军接管各处,巩固城池,加固城防。
随后姚枫命魏缭并2万燕军守城,自己带田单、陈启、汤尐、踏顿进攻平原津。
因为廉颇带走了这一带赵国边境大部分的赵军,使得这里的赵军基本上没有,所以姚枫率领着八万燕军长驱直入,很快占领了平原津、高唐、灵丘、博陵,加上平原城,连下赵国四城。
收到廉颇的求援信之后,赵惠文王将上卿蔺相如、平原君赵胜、上大夫楼昌、平阳君赵豹召进宫来商讨。
“诸位,廉卿进攻燕国受阻,此刻已然败退,现在就驻扎在他攻占的黄城中驻守,等着我们的援军。”
众人听到赵惠文王的话都是吃了一惊,廉颇何许人也,万人敌、百胜将都不为过。没想到却在燕国手中吃了亏,竟然还向大王求援,说明在与燕国的对阵当中明显是吃了败仗!这在他们的眼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燕国,自册封燕国始,就一直为弱国,直到燕昭王时,才有了起色,燕昭王都是他们先王扶持上去才登基继位的。
蔺相如是在赵惠文王下令进攻燕国之后才收到的消息,他想劝说来着,可惜为时已晚。众人都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燕国,可如今燕国竟然趁着秦赵会盟、秦国攻楚,这种无国管他燕国的时候,趁机迅速覆灭齐国,待到他们发觉,却已为时已晚。这样的燕国,还能以从前的眼光来对待吗?显然是不能的。
而且,秦国资助赵国粮食,让赵国攻打燕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他秦国在利用赵国,攻打燕国,无论赵国与燕国,谁胜谁负,双方都会有损失,而且还会让双方结仇,这对他秦国来讲,都是有利的。
在沉寂了一会儿,众人都有了各自的想法。
平原君赵胜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王,既然廉颇将军求援,我们就该发兵救援,免得廉颇将军支持不住,被燕国击败反扑就不好了。”
蔺相如皱了皱眉,他觉得目前还是向燕国派遣使者为好,求和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赵国的主要兵力以及精锐都集中在西面,与秦国对峙。此时与燕国扩大战局,再增兵只会扩大战场,燕国东面、北面都没有敌人,等于说燕国只要防御他们赵国就行了。真正开战的话,燕国可以动用的兵力绝对要比赵国多,而且不知道现任的燕惠王是不是一个有魄力的君主,如果他借此机会向赵国发难,他们该当若何?
“臣附议,燕国蛮夷小国,靠近边陲,如今又是新得齐国,人心不附,却敢与我大赵开战,这就是在寻死,大王当一鼓作气,择一员大将,增兵廉颇将军,迅速击破燕军!”平阳军赵豹支持赵胜,开口说道。
见平阳君和平原君都是支持增兵,上大夫楼昌也是赞同。
“大王,我军士卒战力强大,岂是燕军所能比的,他们无非是占了人数上的优势,待我援军一到,一定可以杀得燕军丢盔弃甲,臣愿领兵增援廉颇将军。”
赵豹和赵胜见楼昌竟然主动提出带兵出征增援,心说你丫的太坏了,我们还没说自己带兵呢,你倒好,竟然抢在我们前面说了。
他们两个都认为,与燕国作战,是去捞功劳去的,这并不是一件苦差事。
见三个朝中大臣都倾向于增兵,赵惠文王望向了上卿蔺相如,渑池会盟、完璧归赵使得这位新晋的上卿威望剧增,他也想听听蔺相如的想法。
就在蔺相如准备回答赵惠文王的时候,一个太监打断了他们。
“大王,有传令兵传信,有急事相报。”
赵惠文王只好暂停了一下。
“宣。”
一个传令兵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见礼过后开始汇报。
“大王,燕王亲率十万兵马攻打我国,如今平原城、高唐、博陵、灵丘都已经被燕国攻占了!”
“什么?”赵惠文王听完传令兵的话,激动地拍着桌子站了起来。
PS:李牧:(?-公元前229年),我以李牧被赵王害死的时候是五十五岁,那么此时为公元前276年6月,李牧为八岁。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