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吃口河鲜,却连整个池塘的鱼虾鳌鳖蚌都自动跳到碗里,这...尼玛!
殷清风揉了揉眉间,尼玛!这是什么套路?
东晋之后,江南之地又经历了宋、齐、梁、陈、隋五个政权的变迁,当初南渡的北地世家要么败落要么北回故里,只有极少数的家族留在那里,许氏就是其中一支。
在江南立足两百余年后,许氏在江左,虽然不像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和张氏、吴兴的沈氏、周氏和姚氏、会稽的虞氏、魏氏、孔氏、谢氏和贺氏那么显赫,但也算是江左大族。
现在,许敬宗要来个全族投靠,这是什么鬼路数?
要知道,这个时代,一人投身为奴与全族投靠为奴,完全是两个概念。单身一个人还有机会卖主求荣,但一整族的投靠,除非到了动荡年代,否则,绝对要世代履行当初的诺言的。一旦背叛,就不是原先主人讨伐的事儿了,全天下的人都要站起来围而攻之的。
可,尼玛!谁听说过这个时代有全族投靠的例子吗?这许敬宗脑子瓦塔了吗?
说句最靠谱的话,只要他应下了许敬宗,从此许氏成员身上的每一缕布片都属于他的,每一个女性都可任由他...生杀大权可就全由他和他的后代掌控了!或者大唐王朝倒下,或者两族有一方死绝了为止,否则,许氏将永世为奴!
想以进为退套路小爷?不像啊~~~谁敢拿家族的事情当儿戏?
这么说来...是真的?
殷清风到底是出生与成长在现代,他想不明白这里面的关键点到底在哪里。不过,许敬宗已经臣服了,他大可开口询问。
殷清风问道:“你有什么权利代表你的族人?”
许敬宗依然趴在那里,恭敬的回答道:“敬宗为许氏当代的族长。”
这就难怪了。一族之长的确有这个权利。
那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为他一人的荣华富贵?要么是他太疯狂,否则敢不顾家族的前途?为许氏一族的未来谋算?可都世代为奴了,还有什么未来?
以他的精明,绝不会做赔本的买卖的。
“呵呵...”殷清风冷笑了几声,说道:“你许氏凭仗什么要入我府下?本公子又为何非要收下?”
许敬宗似乎早就有答案了,他说道:“汉晋以来,凡名震天下的世家,除了与众多世家联姻外,都有不少的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附庸家族。
郎君出身的殷氏在天下间的排名极弱,但现在有郎君出世,殷氏在郎君的带领下,位列一等世家只是朝夕之间的事。
许氏初祖为姜器之子,讳羌名缙云号高阳,乃少昊之师。春秋时为诸侯之一许国。许氏历经各朝各代,传承共计三千三百余年、一百一十五世。
永嘉之乱前,许氏鼎盛时,分支遍布北地各郡县,共建有五郡三堂。南渡后,敬宗出生的高阳郡得仁堂许氏立祠扬州吴郡杭州,传至敬宗一代也有八世。
现今,除高阳郡外,训诂堂在会稽郡已立祠五百余年。其余汝南郡、河南郡、太原郡星散,归为高阳郡。
许氏虽非天下豪族,但也诗书传家、时代官宦。
殷氏....”
“等等!”殷清风打断他。
擦!信息量太大,让小爷好好捋捋。
中国已知最早的姓氏有:姬、姜、妫、姒等“女”字边的姓氏。许氏初祖是姜器之子,自然是源出姜姓了。
至于他说“传承共计三千三百余年、一百一十五世。”嘛...是咋计算出来的?小爷可不信他们家的族谱能把商周之前的年代和辈分算计明白,多半是穿凿附会吧~~~
还有,许氏现在主要的郡望只有高阳郡和会稽郡,也就是说,除了会稽郡之外的许姓子弟都归许敬宗管?那可牛X了我的许哥!
高阳郡和会稽郡虽然分属两个郡望和堂号,但一笔写不出两个许,他们之间肯定有密切的往来。这么说来,只要小爷点下头,这许氏的力量都是小爷的了?
殷清风心动了!
他继续想到,“会稽郡好像是现代的苏州吧?小爷要谋划江山,江南那一块是重点之一。若是有许氏及其联姻家族的帮忙,那小爷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计划。
看来这孙子的确有价值收留啊~~~
不过...听听他还会说些什么。”
殷清风挥了下手,示意他继续说。
许敬宗得令后,继续说道:“殷氏出自帝喾嫡子殷契之后,以国名为氏,同样源远流长。
敬宗虽不得拜读贵族宗谱,但也知晓郎君出生于殷氏的陈郡堂。除陈郡外,殷氏还有汝南郡、琅琊郡、东海郡、雁门郡、弘农郡和冯翊郡等七郡七堂。其中,陈郡与东海郡为主要支脉。”
“咦~~~这孩子是特工?咋啥都知道?该不是蓄谋想弄死小爷吧?”
“咳~~”
殷清风问道:“你为何对殷氏如此熟悉?”
不由得他不尴尬。
除了知道自己那便宜的爷爷是殷峤外,殷清风对于刚才许敬宗说的那些关于殷氏的历史还真是一无所知。
怪不得李世民说他身为世家子却反过头来算计那些世家呢。当初还纳闷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自己是“文盲”啊~~~~
许敬宗回道:“南渡后,陈郡殷氏迁至健康城乌衣巷,与王氏、谢氏为邻,而东海郡则从郯邑迁至京口,京口为东晋时的东海郡治所。高阳许氏与东海殷氏多有往来,所以敬宗对殷氏多有了解。”
殷清风点点头,这个解释说得通。
“擦!乌衣巷?殷氏这么牛掰?那可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啊~~~
等等...他说“高阳许氏与东海殷氏多有往来”,该不是有姻亲关系吧?要是真有的话,一旦论起辈分,这孙子比小爷大上几辈可咋整?那小爷的不就犯了尴尬症了?
不过...好像也没关系。现在府里的管家,自己还不是得叫一声“叔祖”?”
殷清风道:“东海殷氏可曾北迁?”
许敬宗回道:“依然留在江左。”
殷清风又说道:“那你可知殷氏的现状?”
许敬宗回道:“殷氏在东晋时曾一度崛起,位列当时的一流世家大族之列,并与众多势力强横的家族联姻。
敬宗隐约记得:殷浩的妻子是陈郡袁氏,为袁耽之妹。殷康妻谢僧韶,为谢尚之女、殷仲堪妻琅琊王氏,为王临之女、殷仲文妻谯国桓氏,为桓温之女、殷景仁妻琅琊王氏,为王谧之女。
宋孝武帝贵妃为殷氏女、宋文帝太子刘劭妃殷氏女,始安王刘休仁妃殷氏女,殷元素妻琅琊王氏,为王僧朗之女、殷睿妻琅琊王氏,为王奂之女、殷钧妻永兴公主,为梁武帝之女。”
除此之外,殷浩、殷仲堪等人,擅于玄谈,精于玄学、儒学、佛学、医学,又是天师道世家....”
殷清风越听心里越麻木,这踏马的太牛了吧。男的娶王、谢、袁、桓、萧五族之女、女儿嫁入皇室...李世民他们家也没这么牛吧...
“...前隋天下一统后,郎君的曾祖僧首公徙居关中雍州鄠县。仕隋朝,任秘书丞,为殷氏京兆堂始祖。只可惜,京兆堂人丁不旺。
殷氏从渡江后,传至郎君这一代应该为第十一世。郎君的曾祖不害公有胞兄弟六人,但四人早亡。其中英童公为僧首公胞弟,过继给不占公为子嗣。
殷氏现在主要族人为郎君出身的僧首公一支、英童公的后人和郎君从高祖殷不佞后人。英童公的后人名讳闻礼,为殷氏族长继承了陈郡长平堂的名号,现任中书舍人。”
殷清风挠了挠头,“这厮刚才还说没看过殷氏的家谱,可..尼玛,不愧是当族长的,把别人家的家底都摸清楚了。
而且,自己这个“正宗”的殷氏子,却从外姓人口中知晓本族的历史,这算不算是莫大的讽刺?”
殷清风沉默了一会儿,站起来又围着许敬宗走来走去。
按理说,不管殷氏在长安分为几个堂号,理应都住在一起,没道理殷峤与殷闻礼分开居住,就是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变故。但是这话不能问许敬宗,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从许敬宗的阐述分析,许氏的能量还是不小的。他想要利用好这股力量,首先要控制好许敬宗,然后许敬宗对这些许氏族人还得有很好掌控力。
现在许敬宗领导的是多郡归一的高阳堂,人心未必整齐。不过嘛,还是老办法,要钱砸人就是了。那,剩下来就是要彻底收服许敬宗了。
殷清风用脚尖碰了碰许敬宗的胳膊,“许氏与殷氏你都介绍完了,也夸耀了一番小爷,但你还没有说出打动小爷的话。你说说吧,你敢以许氏高阳堂为代价,到底所求为何?”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