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论道比剑


本站公告

    时间眨眼过了五天,杨云逍体内的阴寒内劲已经清除了十之八九,再有一两次疗伤,就能完全祛除。

    此刻午时刚过,杨云清的小院有些格外热闹,嫡系几个兄弟,包括居住在杨府中的一些亲仆系小辈都汇聚于此,原因是杨家的两大剑道天才将进行一次比剑!

    这个想法是杨云清提出来的。原因是这几日来,两兄弟一起谈论剑法、武学,带杨云逍行动无碍之后,又进行了简单切磋,但二人在剑法一道上有许多分歧,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杨云清认为,剑道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为“人剑合一”,即手中有剑,心中有剑。在此阶段可以分为很多小的境界,大致是在追求剑、气、意、身,四者合而为一,做到剑由心发,随心而至。

    第二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若有人能达到这种,必然内力深厚,明白至高至深的武学奥妙,就可以气为剑,以草木为剑,以拳脚为剑。

    第三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此时不再执着于任何兵器和武学,直指武道本源。

    杨云清如此划分,确实有受到电影《英雄》的影响,但也是结合了对诸多武侠小说的感悟,他对前两重境界有自己的看法,但对最后一重境界,却异常的模糊。和平?秦始皇的天下可是用百万军队打下来的,是用战争来实现的,而且天下分分合合,又岂是那么容易说清的?

    但他依旧这样划分,却是由于一种推测:万法归宗。“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无生有,道生一,无极生太极。减去一些限制,它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广阔,更贴近“道”的本源。所以杨云清认为,此时心中再执着于“剑”便是落了下乘,“剑道”已不再是用剑之道,而是整个武道!

    当杨云逍听到这些时,不禁皱眉,沉思许久,说道:“你这等划分,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我对剑道的划分与你不同,却也属于你所说前两重境界之中,有所分属,亦有并行,暂且不说。只是这第三重境界……你见过吗?或者听闻过吗?”

    杨云清思考之后摇头,他这两年虽看过不少武学心得,但都是比较低层次,第三重境界不过是自己以前的阅读加猜测,可以说没有任何依据。

    “你都没有任何根据,何以认为它是正确的?你所说的‘剑道’与世人口中皆有不同,认为它包涵一切剑法的精髓和奥妙,这太虚无飘渺或者根本就不存在!在我看来,剑就是剑!无论以任何东西作剑,便都是剑,使出来的便是剑法。普通人常将‘剑法’和‘剑道’混淆,而在宗门之人的眼中,‘学剑之道”才是‘剑道’,具体使出来的便是剑法。”杨云逍说道。

    “那‘武道’呢?总不会是习武、练武之道吧?那些武帝总不该是虚假的吧?所以必然有‘武道’,也必然有‘剑道’!”杨云清大声反驳。

    “习武证道”是他此生所求,自然不相信,或者不愿相信那是虚无的。

    杨云逍见他情绪异常,便猜到了几分,本不忍心让他再受打击,但又觉得此时还是告诉他实情为好。“武道,便是习武、练武之道,武帝也只是比其他人更厉害,做到人所不能而已!就像人长大了要离家,他们实力足够,暂离这方天地而已。”

    他瞧见弟弟面露绝望和木然之色,随即问:“我们讨论剑道和武道,其根源却是在那‘道’字上,你且说说,那‘道’在你心中究竟是何物?”

    杨云清一听就反应过来,一切的确如二哥所说,思考片刻,说道:“‘道’包含着天地四时之变、万物生灭、人间变故的规律,它主导着一切,是所有事物的本源,或者说尽头。”

    “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东西?!”杨云逍只觉得荒谬无比,立时反驳,看见杨云清面带虔诚和向往的神色,出言相劝。“小弟,你口中所谓的‘道’是不存在的。习武也好,练剑也罢,就像是在一路登山,这条路也许有尽头,也许没有,我们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到达这条路的某一处,又何必去想它的尽头呢?我们只需看清前面几步不致走错,同时也走好脚下那一步即可。”

    “道”真的不存在吗?不!一定存在!杨云清坚信自己的看法,但也觉得二哥所说没错,自己是想得太远、想得太多了。武帝也许尚未走到尽头,更何况是我呢?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届时证明它的存在,远比现在瞎想、空说要有用得多。

    “二哥所言甚是,却不知二哥如何划分学剑之道呢?”杨云清转移了话题。

    杨云逍知道他心中依旧还执着于虚无的“道”,无奈暗叹一声,回答:“我将其大致分为三个大的境界,剑招、剑势和剑意。三者有重合,也有独立之处。之前你所说第一重境界就是‘剑、气、意、身’四者合一,着实吓我一跳。但听你说起第二重境界之后,发现却并非与我所想一致。”

    “先前你回答了我信中那三个问题,我便知你已然要超出剑招的层次。剑招境界者,能够精熟所学剑招,明白其中意理,知道其剑势取向,然后临敌时能够灵活运用,更深一层,则不再拘泥于所学剑法中死的招式,手中最简单的剑法也能运用得恰到好处。”

    杨云清一听,便知他得到了上乘剑法的精髓,由死招到活招,再到无招,已然得了《独孤九剑》的精义。“二哥是说无招境界吗?”

    “无招?”杨云逍面露疑惑之色。

    “是这样的,之前所说三个大的境界,在第一重境界中又分为三个中等境界,分别是利剑境界、重剑境界和木剑境界。利剑之境又分为死招、活招、破招和无招四个小境界。重剑境界则取‘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之意;木剑境界时,草木皆可为剑。再往上,则是‘手中无剑’的境界。”杨云清详加解释。

    见杨云逍沉思不语,又说道:“利剑之境讲究四者合一,后发先至,专心攻取敌人的破绽,有招就有破绽,无招便无破绽,是以无招更胜有招。重剑之时,以势压人……”

    杨云逍突然摆手,看着杨云清,说道:“出手便是剑招,何来无招?既有招那便有破绽。攻取敌人的破绽确实不失为精妙的剑理,但只有你抓得住的才是真的破绽。你第一重境界所说‘剑由心发,随心而至’,其实也不过是对剑的一种掌控程度而已,若真能做到,岂不天下无敌?至于你所说重剑境界,则更趋向于我所说‘剑势’境界,而你所说四者中的‘意’大多也是属于‘剑势’,真正的‘剑意’是不同的。”

    杨云清一听,就知是划分的标准不同造成的,就像面对一种建筑用材,一个以其密度划分,一个以其硬度划分,不具备可比性。不过,好的材料是具有某些性质的,剑法也是。“二哥所说,我却是有些不敢苟同。就以《青冥剑法》来说,乃是由《落水剑法》简化而来,若不能领悟剑意,如何能达到大成?!”

    “我知你所说,你所说的是创作者临摹落水之形,取落水之意是不是?”杨云逍见他点头,继续道:“那其实也是一种‘势’,而且仅是粗略涉及而已。一套二流剑法,怎么会有剑意?我虽不明白剑意,但也窥得一丝,那是一种不可言喻,却妙义无穷的境界,能言说和教传的,绝不是剑意,它只能靠自己领悟。”

    杨云清虽不赞同他的说法,但也没有在此过多纠缠,又从剑招开始讨论。二人有许多赞同之处,也有分歧之处,有的经讨论后达成一致,有的依旧坚持己见。

    杨云逍也颇为赞同杨云清“气剑合一”的说法,得知他在自创剑法,便告诫他小心,还传了他以速度见长的《疾风骤雨剑法》,乃是一门二流上等剑法。

    杨云逍也说起许多自己的见闻,武器、丹药同样分为四级,对应先天的被称为玄兵和灵丹,之下有上中下三品,期间有好坏之别,但无具体等级诧异。他说其实武学和功法也是如此,有大概一二三流之分,也没有具体上中下等之分,因为更得练武之人看重,才被细分出来。

    杨云清练了几日《疾风骤雨剑法》,便觉剑法大有长进,有了与杨云逍较量的想法,也不仅限于单纯的分个高下,更有验证剑理分歧的意思。杨云清之后又想到这种机会难得,不如多叫些人来观看,若他们也能有所得,也算是对家族做出一些贡献,于是便有了此刻这种热闹的景象。

    待众人齐聚,二人执剑礼之后,就执剑朝对方攻去。同自己的二哥比剑,杨云清丝毫不敢分神,他们之前便已简单切磋过,当时就觉得他的剑法境界要比自己高一些,极可能已经能达到他口中的“剑势”境界。

    众人一见二人使出的剑法,便再也挪不开眼神,只觉得精妙无比。他们的剑法轻快灵动,各种剑招在变换之间如行云流水,毫无半点勉强和生涩之感。

    杨云曦将自己代入其中,发现无论对上谁,都只能勉强疲于应付十几、二十招,过后就会败下阵来。杨云峰也在一边看着,他本以为杨云清已到了极高深的境界,没想到几日不见,又有了巨大突破,心中再也升不起与其较量的心思。他们仔细分析着场中二人的剑招,发现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招式,甚至每一个抖动,都会让自己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当真是妙到巅峰。

    杨云清、杨云逍二人将族中两套剑法使过两遍之后,似乎心有所感,手中剑法同时猛然一变。突然间好似疾风骤雨,又似大浪狂涛,凌厉无比,气势惊人。杨云清刺出一剑,犹如电光一闪,一放即收;杨云逍一剑斩下,如同孔雀开屏,留下一道剑幕!两剑相交的刹那,便响起一阵密集的金铁之音,几乎归于一声。

    又是上百招过后,杨云清见一剑笔直朝自己刺来,就连连挥剑去挡,却不料被轻松弹开,之后来势不减反增,惊骇莫名。眨眼之间,就看见剑尖已停在自己面前三寸。

    杨云清有些愣神,他并不看重胜负,也预感自己会失败。让他失神的,是杨云逍所使的最后一招。“穿云追月”,后半招应该收势才对……

    杨云逍看他眼中带着疑惑,说道:“你既知天上有月,也当知水中也有月才是。”

    杨云清一听,豁然开朗。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