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李隆基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回长安了。
通过这件事,李隆基对李林甫的善解人意和融会变通大为满意,觉得这同志顾大体识大局为领导着想,从此有了提拔李林甫的想法。
还有一次,李隆基听说河西节度使牛仙客治理边疆有方,就想把他调入中央担任六部尚书,却遭到了张九龄的反对,理由是牛仙客是小吏出身,没文化。李隆基想奖赏牛仙客,既然无法让他来中央当官,那就给他一些实封作为奖励吧,既是经济待遇,也是政治荣誉。没想到,却遭到了张九龄的反对,说实封是赏赐有功之臣的,小牛只是把本职工作做好了,不能算功勋,怎么可以给实封呢,赏赐些金钱丝帛就可以了。这让李隆基很不高兴,转而征询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说:牛仙客有宰相之才,当个尚书算什么,张九龄是书生之见,不识大体。李隆基一听有门,第二天上朝时便再次提出给牛仙客实封,没想到张九龄还是坚持说NO,这下把李隆基搞恼了,说难道什么事都必须依着你吗?岂有此理!到底谁才是皇帝!谁才是老大……君臣不欢而散。李隆基很郁闷,再次询问李林甫的看法,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才识和工作能力,何必又非要有文凭呢?天子想要用人才,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李隆基一听有道理,立刻赐爵牛仙客实封300户。
通过这件事,李隆基觉得还是李林甫活学活用,不那么死搬教条认文凭,由此开始疏远张九龄,第一次有了让李林甫取代张的意思。
那么这个牛仙客到底有没有才能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古代的粮食是个问题,一遇到灾荒,老百姓就吃不上饭了,丰年却卖不出好价钱,谷贱伤农,这个问题让牛仙客解决了,他的办法是“和籴法”,就是在丰收年景时向老百姓收购余粮,储备起来,等着荒年用,如此一来,解决了荒年的粮食供应,也避免了丰收年景时的谷贱伤农,可谓两全其美。天宝年间,全国储粮达一亿石之多,相当于全国粮食年产量的4倍多,唐朝再没有出现过灾荒年饿肚子的情况。可见没文凭的人也可以远胜于有文凭的人,牛仙客就是一代表,没文凭,有能力。
李隆基后来让这个牛仙客当了宰相。
就在这件事后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有个叫王元琰的蔚州刺史,由于贪污被抓了起来,他的老婆为了救夫君,居然硬着头皮去找前夫——中书侍郎严挺之,希望前夫可以看在一日夫妻百日恩的面子上,救后夫出去。严挺之还真是个重感情的人,当即就答应了前妻的不合理要求,给相关部门又是打招呼又是递条子,积极捞人。就在捞人成功的时候,李林甫发现了,举报到了李隆基那里,李隆基因此召集宰相开会,商议如何惩治严挺之。张九龄和严挺之是好友,严挺之当宰相就是他提议才党的,因此为严挺之辩护起来,说这有什么,不过是丈夫念妻子的旧情帮个小忙而已。李隆基一听就火了,联想到前些日子自己想封牛仙客为宰相他死活不同意,而他推荐的宰相竟是这样一个置国家法律于不顾的人,这不是结党营私吗?真太他奶奶的让人失望了!李隆基因此有了贬逐张九龄的想法。恰巧此时,武惠妃由于张九龄在立寿王为太子的问题上没帮忙,因此背了张九龄的大蝎子,里外两件事一结合,张九龄被免去了相职,被李林甫给取代了。
李隆基觉得,李林甫是一个适应新形势的有能力的人。
想当初,张九龄特别瞧不上李林甫,说李林甫“议事如醉汉脑语也,不足可信”,就是说李林甫脑残,说话像说醉话,不要把他当一回事。可恰恰就是这没文化的,干趴下了他这有文化的,再次证明了领导说谁有文化谁就有文化没有文化也有文化,领导说谁没文化谁就没文化有文化也没有文化,所以你必须懂得领导的文化是什么文化。
阿嚏!
李林甫由此开始了他的一把手生涯。58xs8.com